《雪绒花的庆典》:一派乡村景象

图片来自豆瓣

这是我的第一本花城出版社的“蓝色东欧”。其实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一系列。想来当时购买应该是买完什么书系统推荐的吧。封面设计装帧还有名字都很抓我的心,查查豆瓣分数8.8(虽然评分的人不是很多),又是最近自己喜欢看的短篇集,就下了单。

翻开这本书的总序,才知道原来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东欧电影、诗歌也是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存在于他们的青春年少,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的艺术启蒙和人生启蒙。

在这之前我却都没有思考过父母那一代他们怎么看世界。

作者博胡米尔·赫拉巴尔在一九八四年提及这部小说的创作:“在我的人生暮年,我回到了童年时的故乡,谦卑地在林区生活,与当地村民和环境融为一体。在那里我自然而然地汲取从生活中涌现的创作母液。”


作者博胡米尔·赫拉巴尔。图片来自网络

他回到科尔斯克林区书,勾勒描摹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派林区农村景象,现实与夸张,幽默与无奈的景象。

这些鲜活的人物和动物交错出现,在自己的故事里做主角,在别人的故事里擦身而过。在科技并不发达,娱乐并不丰富的七十年代,他们过着自己的快活、有着自己的悲伤:

在“我”时常烦恼着如何断绝来访者的时。偶然在月夜下见到了衣着考究,即便翻越残木也优雅无比的贝尼科娃夫人。使“我”幡然醒悟,每一个来访者对“我”而言,比“我”自己更有价值,每一个人带来外界的信息,让“我”能在文字里告诉人们有意义的东西。贝尼科娃夫人带给“我”的不只有此,还有像极了天使般的灿烂的笑靥。

谦卑、简朴的卡格尔先生喜欢用脚丈量世界,而他的世界就是科尔斯克林区,他愿意把足迹踏遍科尔斯克的每一条巷子,每一条小径和每一段公路。除此之外,他最热爱的就是电影了。他熟知附近影院正在上映什么电影,他甚至可以在脑海中播完一整部电影,在该感动的地方感动,在该笑的地方开心。在养老院仰望天花板的时候,他足够储量的丰富的内容,一定可以慰藉他不再能自由行走的心。

露倩卡和巴芙琳卡开始的时候是多么幸福的一对小猫。主人是宠溺他们的,会像所有猫奴那样,工作到一半也要和主子碰碰头,也要互相表达那满心的欢喜。只可惜他们的主人走了,却把他们留在餐馆。只可惜餐馆的新主人,并不希望店中有猫在溜达。于是他们的六只小猫没有熬过冬天,于是他们只能透过被冰花覆盖的窗玻璃,窥视以前的世界。

这些是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三个故事,但他文字的魔力蔓延在整本书中。那些杀猪盛宴会让人淌口水,那些酣畅痛饮会让人畅快,那些可爱的人物似乎也生活在我们身边。

你可能感兴趣的:(《雪绒花的庆典》:一派乡村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