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你来自哪里,去向哪里? 学习笔记

案例:

一个高二的男孩,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也好,尤其是在高一之前、初中、小学成绩特别优异的,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个人努力,有很多特长包括一些乐器、摄像。但是到了高二3+3选科后就出了问题,人上了没几天就开始出现了上不了学的问题。通过咨询发现,这个男孩子从小表现这么优秀,实际上更多的是一些外部原因,他一直期望自己表现真的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为家族争光,要让家里人有面子,更深的一层是他母亲有比较强的自尊心,她希望通过孩子的成就来改变自己内心的自卑,孩子在这样的一个压力下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因为他特别在意自己是不是没考第一,是不是给妈妈丢脸了?所以他在这样的压力下,就撑不下去了,出现了上面的问题。这里,我们就提到一个自卑的问题,其实就是自我、自尊的一些问题。


实验:

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出示照片前,对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说:这是一位科学家。然后让两组学生描述照片上人的相貌。

实验出示的照片

实验结果:第一组的学生描述这个人有一双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第二组的人描述这个人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你看,这个图片就是因为我们告知了他一个是罪犯,一个是科学家。


一、定势(心理定势)

1、心理定势就是人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和评价的一个心理准备状态。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准备状态,你对这个事物的评价和感知会变得不一样。比如刚才的实验,照片上的人是一个是十恶不赦的罪犯,或是一个高贡献的大科学家,你评价和感知出来的信息就不一样了。所以定势一旦形成,就能够决定和调整人的理智、情绪和意志,也会对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行为和态度,还有人的思维活动和行为产生影响。

2、定势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自身的经验和感知;

(2)动力作用的心理因素:内在的需要、情绪、价值观以及个人习惯、个人倾向、行为方式等;

(3)其他:个人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思维习惯以及行为趣味等。

3、定势影响人思考和解决问题

(1)积极作用: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快速解决问题;

(2)消极作用:用旧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妨碍新方法或简单方法的发现和运用。

实验:

要求被试用大小不同的容器量出一定量的水,用数字进行计算。实验分两组,实验组做1~8题,控制组做6~8题。

实验结果:实验组解1~8题时大多用B-A-2C的方法进行计算(间接法),而控制组解6~8题时,采用了简便的计算方法A-C或者A+C(直接法)。题目的内容是一样的,但发现他们做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实验结果说明实验组在解6~8题时,受到前面定势影响,只有17%的人不受这个影响采用了直接法。而控制组在解答6~8题的时候,100%的人用了A-C或者A+C这样一个直接方法。可见,我们常常用我们熟悉的方式,而不是最优的方式方式去解决一些问题。


二、动机

1、《疯老头贝儿多》的故事:一位老人贝多尔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2、德西实验Deci,1971年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

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

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实验结果:

(1)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

(2)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3、动机的含义

(1)动机定义:唤起与维持个体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特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由需要和诱因组成。

(2)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外部动机:通过寻找外在奖赏或诱因而获得的动机。对于学习本身并不感兴趣,对于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

4、布鲁纳Bruner认为内部动机由三种内驱力引起:

(1)好奇,是求知欲的一种;

(2)胜任的内驱力,是求成欲的一种;

(3)互惠的内驱力,即对和睦共处、协作活动的要求。

外部动机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如奖励、名次等)诱发出来并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

5、动机结论

(1)适度的奖励有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给予过度的奖励可能会去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2)外部动机一旦达到目的,动机会下降;

(3)可能对内部动机带来致命打击。

6、动机分类

实验:

给大家呈现一个图片,如果是让你根据这个图片去编一个故事,你会编出什么样的故事呢?也会看到说这个小男孩他在做什么呢?

小男孩的照片

1、动机分为高成就动机和低成就动机

(1)高成就动机:这个小男孩:刚学完了小提琴课程,他对他的进步感到开心,而且开始相信他所有的进步将证明他所做出的牺牲是值得的。他要成为一个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小提琴家,他不得不放弃大部分的社会活动来每天练习,尽管他知道如果继承父亲的事业可能会挣更多钱,但他更愿意成为一名小提琴家,并用他的音乐给人们带去快乐。就为了练习他放弃大部分的社会活动。他坚持个人的承诺,不管是要付出什么,坚持持续努力,不管自己就做了多少牺牲了,都会去坚持。

(2)低成就动机:这个小男孩拿着他哥哥的小提琴并希望演奏它,但他认为不值得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习。他为他哥哥感到遗憾,因为他放弃了很多快乐的事情,只是练习练习再练习,要是有一天他能成为一个一流的音乐家就太棒了。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现实就是枯燥的练习,没有乐趣,甚至也就是在一个小城市的乐队里演奏乐器的人。

2、成就动机理论,提出者阿特金森Atkinson,1964年

(1)定义: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2)在人的成就需要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以为重要的或者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3)在学习生活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4)力求成功趋向(Ts):成功需要(Ms)、成功概率(Ps)、成功的诱因价值(Is),其中,Ps+Is=1, Ts=Ms*Ps*Is;

避免失败趋向(Taf):避免失败的需要(Maf)、失败概率(Paf)、失败诱因价值(Iaf),其中,Paf+Iaf=1, Taf=Maf*Paf*Iaf。

成就动机Ta=Ts-Taf=Math=(Ms * Ps * Is)-(Maf * Pf * If)

(5)1957年做了个期望-价值实验:把80名大学生分为4个组,每组20人。

同一任务:1组成绩最好者给奖励;2组前5名有奖励,3组前10名有奖励,4组前15名有奖励。那他们这个0.第三组它是奖励前10名,第四组就是前15名。大家想一下奖励的人数不一样,对他们的动机会不会有影响?

实验结果:倒U型的趋势倾向。可见中等程度的压力,中等程度的焦虑,大家的业绩或者行为结果都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动机很多时候不是越高越好,为了成功成功而没有特别去关注学习内容本身的时候,其实你的行为表现不一定那么好。

期望-价值实验

(6)有动机一定成功吗?

#高成就动机者:失败后动机提高(希望做的更好),成功后动机降低(证明能力,无需继续);

#低成就动机者:失败后动机降低(失去兴趣),成功后动机提高(希望维持)。

4、动机与效果

(1)耶基斯多德森曲线:该曲线是一种钟型曲线,由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Robert M. Yerkes)和约翰·迪灵汉·多德森(John Dillingham Dodson)于1908年在研究动机和学习绩效的关系的时候提出,他们发现达到最高作业水平的动机强度为动机的最佳水平。

A 耶基斯多德森法则

动机水平

B效率水平

效率水平

(2)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实验: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个体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三、期待——罗森塔尔期待效应(Rosenthal Effect)或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1、罗森塔尔在1968年做的实验: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8个月后,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1)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2)期待效应:同一个行为,我们的对待方式不同,别人自然分得出在您眼中他是好还是不好(积极的暗示或消极的暗示),其所作所为符合赋予他的“身份”,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

应用:父母对孩子失望,会让他越来越表现不好;对待他一直有希望,他就会表现好。


四、文化与个人自尊

1、自尊是一个人对自我概念的评价,其实质是,你是否喜欢自己?你是否认可自己?

2、自尊相对来说是相对稳定的,不受情境变化的影响;

3、自尊受不同文化(个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

4、个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强调个体的独特性,而集体主义国家中的人们把自己看成是更大文化群体中的一员;

5、不同文化的人,其自我满足和感觉良好的原因是不同的;

6、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个体主义文化当中,更多地强调个人独特的价值和个人成就时自我感觉良好;

7、对集体主义的文化来说,自我满足感更多地来自于你在群体当中做得怎么样,跟他人的关系怎么样,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在产生归属感、找到自己恰当位置时,会感觉良好;

8、让美国大学生把自己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对跟同伴相比,他们会讲自己有多么优秀,自己跟别人比,是多么占优势;

9、让集体主义文化的学生来讲,却没有这种偏差。一般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但在美国文化中,这种平庸感可能被看做低自尊。但在其他国家,这样的评价被认为是健康的。

10、Rosenburg自尊量表的设计体现的是看重个人成就和为个人成功而自豪的理念;

11、研究结果:被调查者的自尊分数随着其接触个体主义文化的程度而变化,被调查者的家庭在移民加拿大三代以后,这些亚裔加拿大人的自尊分数与欧裔加拿大人已无差别。

自尊分数

你可能感兴趣的:(9 你来自哪里,去向哪里? 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