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每年有那么多新人,为什么还出不了一个巨星?

如果要把最近的综艺按热度排行的话,《青春有你2》绝对位列榜首。

里面的109位小姐姐各有千秋,有不少选手让我惊喜,当然也有不少选手让我惊吓。

其实这样的选秀节目,已经办了好多季,而每一季都会选出几位优秀的选手组成一个团出道,长此以往这样的团,没有几十也有十几了。但是结果都是糊的差不多了,然后解散,团员各自单飞,有的选择渐渐隐退,有的选择继续在娱乐圈边缘地带艰难挣扎。

可惜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只是沦为了娱乐圈这座金字塔的基层。可是小清就很疑惑了,娱乐圈每年出道的新人再加上从前的老人,少说也有几千甚至几万人了,可为什么还出不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巨星呢?

首先,小清认为分析问题要从根本入手。

巨星的含义是什么?

答:巨星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力特别强的人。

那么巨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巨星的产生需要四个条件:

大量的资源投入

垄断性的渠道

个人的努力与实力

时代的机遇

四者缺一不可,总的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小清在下面的文章中会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为大家具体讲解。

天时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记忆和符号,80年代电子工业开始发展,林青霞、巩俐等实力影星红遍全国;90年代互联网崛起的、香港四大天王称霸娱乐圈;00年代电商、比特币进入大众生活,网络歌手进入大众视野;10年代人工智能、物联网迅速发展,韩流和小鲜肉相继霸屏。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娱乐圈也进行着一代又一代的更替。

但明星易出,巨星难出。这是因为明星什么时候都可以能出,但巨星却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从天时来看,就是要与中国的发展相呼应,而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分。

不信,你看80、90年代火的明星大部分都是港澳台的,而当时大陆真正家喻户晓,甚至走出国门的明星一个手指头都可以数出来。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香港台湾当时的经济比内地强!

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精神文明应该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上的,当时的香港、台湾就是最好的证明。

接下来小清就以香港为例,进行阐述。

60年代末期,香港已经从转口港成功转型为出口加工制造+贸易航运中心。

73年,香港解除外汇管制

74年开放黄金市场(黄金进出口自由)

77年建立商品期货市场

78年放开外国银行在港设分行条件,开放银行牌照

78-82年间彻底实现资本进出自由–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由港"

80年代90年代香港赶上了大陆改革开放的红利,大陆刚刚开发,上海和深圳都还未发展起来,很多的外企、金融企业都会去相对发达的香港落脚。

最终成就了香港的80、90年代的经济繁荣,也成就了香港娱乐圈的繁荣。

那么当时的中国内地呢?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开展,人们都忙着赚钱努力奋斗过好日子,这个领域涉及甚少。但是在中国人民艰苦努力下中国内地经济开始发展,人民的生活在稳步上升。

人类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后,就会开始寻找一些精神层面的追求。

可是当时的中国内地的娱乐产品短缺,这种短缺不是单纯的指作品数量,而是质量上的参差不齐,这样的影视作品自然是无法满足人民旺盛的精神需求,而当时香港电影不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让内地望尘莫及。

一个需要精神的需求,一个需要庞大的市场,一拍即合。

正因如此当时的香港娱乐圈一面拥有充足的资金,一面拥有庞大的市场想不成功都难。

行业的发达,吸引一大批人才进入,而这批人才又反作用于这个行业。

香港台湾仅在明星的数量上就远远超过了内地,而其中的佼佼者凭借公司资源的力捧和自己的努力成为巨星就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那么就有人问了,现在的中国内地已经差不多具备了当时香港的经济实力了,也拥有中国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娱乐产业更是井喷式发展,怎么还出不了巨星呢?

小清告诉你因为时代不同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1.互联网导致领域的细分化:

从前的港台明星往往影视歌三栖发展,而且都发展的很不错。可是,现在不同了。现在很多明星也是三栖甚至是多栖发展,效果不仅不好,还可能被骂。因为互联网的发展,领域逐渐细分化。各行各业,优秀的人可以在各种平台上展示自己。你会突然发现有才华的人太多了,抛去明星光环,可能明星在某一方面真不如一些素人。

没有金刚钻,去领瓷器活——找骂

不信,你看看现在比较出名的、有实力的明星。是不是都选择一个领域深耕,很少涉足其他领域的。而那些唱歌跳舞演戏都干的明星,往往那边都不行,火不久,火不大。

而单一性质的明星,想成为巨星,对实力的要求就更高了,巨星之路就更难走了。

2.互联网发展传播媒体多元化:

以前大家接触外界都是靠单一的传统媒体,那些媒体播什么,我们就看什么。而且传统媒体如果选明星去表演当然会选择形象好的,人气高的,实力强的。你越宣传他们越火,他们越火就越要宣传,这样大量的资源,大量的曝光度向他们倾斜,加上自身实力过硬,想不成巨星都难。而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除了传统媒体,其他媒体更是多不胜数,一定程度上分走了曝光度。

明星没有曝光度,就没有人认识,就算实力过硬,想成为巨星也难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春晚。

春晚大家都看过吧!小沈阳,大衣哥等等就是春晚捧红的,而且是一夜成名。以前明星挤破脑袋都想上春晚,这样可以让全国人民认识你,你就火了。可是现在呢?

3.互联网发展导致明星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缩短

星星为什么好看?

答:"离的远"

距离产生美

明星之所以让人觉得美,是因为有距离。从前人们了解明星都是靠媒体,渠道单一。媒体视角下的明星往往是光鲜亮丽的,绯闻什么的很少,一旦有了就会引发娱乐圈的地震。

而现在,各种媒体层出不穷,尤其是娱乐媒体。

人的本性是八卦,有市场就会有需求,就会有更多的人去当狗仔,挖明星私料。并且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明星在那里干一点事,就会被网友传到网上,弄得沸沸扬扬。以至于像现在这样过一段就有明星丑闻,观众都见怪不怪了。

从前没有望远镜,看着天上最亮的星星可以看一晚上。

现在望远镜越来越好,越来越高清。看天上的星星,可以看的更多,就会发现原来那颗星星没有自己想象的美丽。之后总会有个声音告诉自己,去看看旁边那个怎么样,而互联网就充当了望远镜的角色。

地利

讲完了天时,那么地利呢?

在地利方面,小清认为应该从市场产业链,公司,创作限制三方面来探讨。

市场产业链:

在天时那部分小清就说过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需求基本已得到满足,转而寻找精神层面的追求。但是当时的大陆这方面的产业链发展的并没有香港那样的好,所以在那段岁月,是属于港剧的岁月。那么现在的大陆呢?

接下来小清将现在大陆与当时香港的产业链进行对比,方便大家理解。

香港:

60-70年代是属于大制片厂的年代,像邵氏这样的大企业,拥有一批固定的编剧、导演、明星等演职人员和拍摄场地。从明星的培养、职员的招纳、拍摄的设备再到摄影棚的搭建,都一一包办,再这样一个成熟的流水线作业的条件下,极大提升了电影产出的数量与质量。

然而,到80年代,大制片厂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当时的人们发展出了相对灵活的卫星制制片方式,即不再直接控制麾下的人员进行创作,而是将他们分散出去,组成一个个小型的独立制片公司。大制片厂为其投资,成为它们的母公司,各家小型制片厂如同卫星一般环绕在母公司周围,母公司除了向其提供一定资金和拍摄场地,不会干预小公司创作的自由,小公司自负盈亏。如果盈利的话,需向母公司上交一部分利润,其余的,则留给自身员工分红并投入下一部电影创作。卫星制大大解放了员工们的手脚,激发了他们最大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身资源的能力,卫星制的制片方式也促成了上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的鼎盛。

大陆:

制片人:一部影片从策划到最后的放映,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工程,制片人需要全程跟进。前期策划找投资到找导演编剧,中期还要把控拍摄进度,防止有的导演胡来,后期还要考虑审查等等问题,制片是一个很考验能力的工作。但是现在很多的制片人根本不尊重创作规律,无底线地压榨导演、编剧、摄影、灯光、配乐、后期等影片的基础设施,一味地讨好明星,导致影片从一开始根基就不稳,更不谈很多制片人根本不懂电影,只追求快钱。

编剧:现在很多IP,很多网文作者转型成为编剧。但是做编剧不同与写网文,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需要考虑拍摄进度拍摄难度,心中得对视听语言有一杆秤。比如有个编剧想写一段很长很长的对话场景,他需要考虑演员的气质是不是适合这段话,拍摄用什么景别,最起码分镜头在心中是有一个概念的。但是现在很多编剧没有视听语言的概念,不懂分镜,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到拍摄时发现拍摄不了,没办法只能临时改,到最后就会充满了各种巧合、想当然的情节完全没有逻辑。

导演:现在真的是是个人就能当导演。就像那样大明星,认为自己演了那么久的戏,对于电影的制作有一定了解就想自己当导演。但是结果基本上都是被骂到不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做导演要对镜头、配乐、打光、配色都有了解,要有构图的概念。你连这些都不懂,怎么可能拍好片。

明星:虽然优秀的演员有,但是现在的娱乐圈大多数都是流量演员。演技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小清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所以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电影的产量急剧攀升,然而大多数电影都存在着制作粗糙,手法陈旧,观点落后,影片题材狭隘,类型单一,缺乏专业水准和专业智慧等等的问题。在制片这一环上,我们输了。

发行放映:

香港:很多大制片厂拥有自己的电影院,如此的形成产供销垂直整合的制度,使制片厂的垄断从生产一直扩展到发行放映,维护并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大陆:我国从2002年正式实施院线制,东部绝大部分地区采取院线形式,但是还是有少部分地区采取的时原有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一省级发行公司一地市级发行公司一影院四级垂直网络发行方式。不过因为院线制的推行彻底结束了中国50多年以来按行政区域供片,按省、市、县逐级层层发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行放映模式,促进电影产业建立完善的运营模式。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沉重的历史包袱,目前我国电影发行放映体系的仍然存在重大弊端,主要有以下两点

院线数量少并且规模小

影院整体条件差

显而易见,在这一环上我们又输了。

这样看来,虽然我们拥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因为制片,放映等问题。电影质量烂是无法避免的,没有好的作品,那些好的演员有怎么能在大屏幕上绽放光彩呢?而且现在那些电影还总喜欢用没演技空有流量的流量明星。从这里看大陆出电影巨星难啊!

当然了,影视行业如此,歌唱行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鉴于篇幅原因,小清就不讲歌唱行业了。

公司:

如果你也追星,在你的追星之路上一定会听到追星少女们大喊"xxxx倒闭了"的声音,说不定你也会加入他们,和他们一起喊。

这是为什么呢?

答:因为这些公司太恶心了。

在这里小清就以哇唧唧哇为例为大家讲解吧!

哇唧唧哇的老总龙丹妮,热衷于搞选秀。时不时就搞一个选秀节目,选几个优秀的选手,签下来,然后利用他们刚刚选秀完的热度,大肆捞钱。热度耗光,不能捞钱之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龙丹妮:"我想带一人回哇唧唧哇,带回去,藏起来。"

这就导致了像肖战,郭子凡这样优秀的艺人,除了刚出道有点热度之外,其他大部分时间只能一直在娱乐圈边缘地带垂死挣扎。运气好,像肖战这样爆红,运气不好的,一辈子就是娱乐圈的无名小卒。

这不仅仅是哇唧唧哇这个经济公司一人的行为,而是很多经济公司的行为。

何老师就说过:"很多经济公司其实只想要签下一个小孩,但是他们会一股脑签一百个,但是只针对一个进行培养。而其余的99个小孩就一直耗下去,耗到对方不能忍受想要解约,一旦提出解约就要支付违约金。"

哎,虽然小清不混娱乐圈,看看这遭遇也挺为他们难过的。

但是娱乐圈每年进那么多新人,却出不了一个巨星。除了公司不作为外,还因为现在的中国大陆依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带体系的偶像培训机制,依旧在学习其他国家的培养机制。但是东施效颦,效果不怎么样。像是tfboys的公司时代峰峻就是效仿日本吉尼斯的培养机制。又或者是直接让其他公司帮忙培训,比如UNIQ就是中国公司推出,却由韩国公司培养。

就算你是一块璞玉,没有人打磨你,你还是无法发光,不是吗?

创作限制: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说其他国家的分级制度了。韩国的娱乐产业极其发达,电影也是出了名的,甚至都能拿奥斯卡。大家留心也可以发现,他们的创作题材真的很多,有许多电影看完,让人不禁毛骨悚然,脊背发凉。因为他们有分级制度,许多题材可以拍,但只能给小部分人看。而我们中国没有分级制度,为了大家的身心健康,只能限制或者禁止拍一些题材的电影电视,导致我们看的鬼片最后不是神经病的幻觉,就是人为制造。小清在这里,并没有认为这样的限制不好,毕竟电影是给大家看的。如果电影播一些不好的东西,导致观众受到不好的影响就不好了。小清只希望,我们能不能学习一些其他国家的分级制度,在照顾到观众的同时,影视行业也能再创辉煌。

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那么何谓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指人心的向背,但是小清认为人和应该指两方面:个人和人心

先说说个人吧!

个人当然指的就是明星个人,个人想要成为巨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能力是一个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那么作为一个巨星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

答: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交际能力,抗压能力

学习能力: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哥哥张国荣生出来演技就那么好吗?当然不是了,天赋固然有,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学习。比如张国荣在拍《霸王别姬》时,为了演好程蝶衣,在开拍前六个月就早早来到北京学戏。在学戏的日子里,哥哥每天上午都会在片场练4个小时。然后回酒店接着练,就连大家一起吃饭,他都在想动作,有时候想到什么,他就悄悄地向京剧老师比划着问:"老师,你看我的动作,是不是这样?"就是因为这样的善于学习,勤奋努力的哥哥,才有了程蝶衣这个为戏痴狂的经典角色。试问现在有几个演员还做的到像哥哥一样的敬业呢?

交际能力:

娱乐圈,娱乐圈,它就是一个圈,里面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能混出头的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如果你没有强大的交际能力,又没有足以豪横的背景,混出头指日难待。当然了,交际能力好,不是指你见分使舵,四处讨好。而应该像《楚辞》中的渔夫说的那样:"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个世界本就黑多于白,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你所能做的仅仅只是在这污浊的世界里生存着,努力守护自己心中的白而已。

工作能力:

如何成为一个行业的佼佼者?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其中最重要,被提及最多的就是个人的工作能力了。

比如你想成为一个演员,那么你就必须具有出色的演技,甚至能够和角色共情,融入这个角色,感受这个角色。如果你只会瞪眼,抠图,念数字,观众只会跟你说拜拜。

而成为一个歌手,你除了需要精湛的歌技,还需要一定的创作能力。现在中国歌坛已经走进了创作的时代,已经不是靠翻唱几首日文歌就能火了。听众和观众的审美情趣虽然有过曲折的历程,总体还是在进步的。大众会更认同那些用心创作,诚意满满的作品,尽管他们可能是草根阶层。如果你只会唱却不会作,那你很有可能成为流星,一闪而过。而又唱又作的人,才会成为恒星。

抗压能力:

大家在网上也会经常看到某某明星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新闻,而他们自杀的大部分原因是网络暴力。

是的,现在我们进入了网络时代,而且是网络无实名制时代,骂人尤其是恶意骂人违德不违法。这就导致了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受了气,不敢回击,就只能在网上充英雄。

而明星就经常充当了这群键盘侠的出气筒。比如在《甄嬛传》中饰演安陵容的演员陶昕仅仅只是因为将安陵容这个角色演的太好了,就被网友各种骂到想退圈。

你在那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必将遭受那万番辱骂。

那些当红明星那个不被骂过,大家都是人被骂都会难过。但是他们之所以拥有现在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在被骂时,没有选择哭哭啼啼的抱怨,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用作品证明自己,让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高攀不起。如果你抗压能力不够好,恐怕无法熬过黑暗,迎来万丈荣光。

承受的了多大的赞美,就经得起多大的诋毁。

运气:

在娱乐圈中总有这样几位的明星,明明实力足够,其他方面也没有问题,但是就是红不了,这可能就是运气的问题。比如当年的小燕子一角,本来琼瑶心中最佳人选不是赵薇,而是台湾女星李婷宜。但是当时的李婷宜因为要演另一部戏,而拒绝了琼瑶的邀请,所以琼瑶才去北电找赵薇扮演小燕子一角。"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这话没错。小清不能确定李婷宜演了小燕子是否能像赵薇一样出名,但是如果没有小燕子一角,赵薇很可能就不是现在的赵薇。

运气永远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个人的能力。——俞敏洪

运气固然重要,但是个人的能力才是成功的关键。当初琼瑶为什么会选择赵薇,除了因为李婷宜的弃演,更因为赵薇是当时北电表演系的第一!!!

运气靠的了一时,靠不了一世,珍惜每一次的机会,踏实努力前进才是真。

除了这些外,小清认为艺德也是很重要的。你就算再红,演的再好,唱的再动听,没有德也白搭。作为公众人物,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大众提供优秀的作品,为大众树立好榜样。可惜,现在的明星不要说德,连艺都要没了。

说完了个人,就要说人心了。所谓人心向背就是看观众喜不喜欢你,路人缘好不好。小清认为想要拥有路人缘,你只需要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拿出好的作品,言行举止得体,人品可靠就可以了。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已经告诉我们。君子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像璞玉一样打磨出来的。这个放在这里也同理,巨星也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像璞玉一样打磨出来的。而按照现在的条件,出巨星是有点困难的,但是这不代表不可能。

小清还是希望有一天,中国能出一位甚至是好几位属于自己的巨星。让更多的外国人喜欢我们中国的明星,在喜欢我们的明星的同时,喜欢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不应只是让国人自己欣赏,而应该让更多的人欣赏。

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远不及与众人狂欢。

而明星就充当了这个传播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娱乐圈每年有那么多新人,为什么还出不了一个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