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读《高效阅读》有感

   

图片发自App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一句句的至理名言,无不彰显着读书的重要性。在当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读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会读书的呢?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是不是会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一本书读完后没过多久就忘记了;或者是有时根本就读不完一本书,书签夹在书中,过好久也不见移动;亦或者是读书的速度很慢,从第一句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后慢慢的读,读完一本书,需要花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其实,像这样的读书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如果你在阅读中也有这样的困惑,那就看看刘主编的《高效阅读》吧,它会告诉你如何打破现在的局面,如何高效的阅读,训练受益终生的阅读力。

    《高效阅读》一书从阅读方法、阅读工具、读写结合、确定阅读书单等方面条分缕析地阐述高效阅读的路径。做任何事有了好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阅读也是这样。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也许我们倾尽一生,也未必能读完其中的万分之一。这时你也许会想,如果我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就好了,如果我能一目十行就好了,书中的快速阅读发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通过训练自己的“视野宽度”,由一字、一词拓展到一句;用竖式阅读提高扫描速度,快速获取重点及感兴趣的文字,提高瞬间记忆和信息留存度;用屏读法来适应电子屏幕的阅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适合快速阅读的。比如有些难度比较大的文章或需要深入品味的作品,这时就需要精细阅读,抓住重点阅读,“快读慢想”,用读书笔记来辅助阅读,依据某一主题进行精细阅读等。而对于不同类型的书籍,其阅读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文学类的作品,需透过文字了解作者构建的世界;实用类书籍,关键在于记住知识点,学以致用;用照镜子的方法读历史书,观照自己,加深思考,带来启发;抓大放小,读懂科普类书,做到“不求甚解”。看来,读书真的不是拿起一本书就读这么的简单,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我们阅读的效率。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阅读过程中借助一定的阅读工具会让我们的阅读更加有效深刻。三色便笺、三栏笔记法、结构化阅读、阅读思维导图,这些阅读工具就像一根根拐杖,帮助我们更好地攀登阅读这座高山。

      如果你认为阅读仅仅只是知识的输入的话,那你就错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收获甚微的原因。其实,真正的阅读是输入——吸收——输出的完整过程,而不少的人读书只是简单的认为把书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就算是完了。而作者认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这两点必须结合起来,也就是所谓的“读写不分家”。因此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将自己的阅读感悟、想法写下来,这既可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最终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除了写读后感外,写书评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输出方法,不过写书评的难度要比写读后感大,需要阅读者不仅要深入理解所读的书,还要知道作者及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其他作品,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对一本书进行评价,当然这对读者的阅读水平的提高会更加的有效。     

      读书的最高目标是学以致用,要想真正达到高效阅读还需要将作者传授的阅读方法、阅读工具运用在自己平时的阅读中,通过反复的训练,融汇贯通,将这些方法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融入到血液中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读《高效阅读》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