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计算机网络

文章目录

  • 计算机网络的历史
  • OSI/RM 协议
  • TCP/IP协议
  • IP地址

计算机网络的历史

  1. 50-60年代 内部通讯功能(连接的是同一台主机,只能主机和终端之间通信,终端和终端之间的通讯只能依靠主机来传输)
  2. 60-70年代 主机和主机之间能通讯
  3. 70年代-80年代中 标准化(ARPANET协议:)
  4. 90年代 国际化网络的诞生(OSI模型,TCP/IP协议)

OSI/RM 协议

  1. 物理层 :传输2进制信息,
  1. 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从数据链路层接收信息,按规定的的格式传输出去,
  2. 向数据链路层提供信息(将比特流变成数据链路层可以理解的信息)
  1. 数据链路层:将上层数据封装成为帧(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

传输管理:
流量控制:

  1. 网络层:路由寻址和广播(数据传输)
  1. 路由的选择中断,
  2. 控制分组传输系统的操作,
  3. 控制流量,
  4. 建立和撤销网络,
  5. 根据传输层的要求来选择服务器
  1. 传输层:负责建立一个可靠的端到端的链接,包括数据核对和初步整理。

功能:

  1. 建立,维护和撤销传输链接--------端到端的链接
  2. 控制流量,差错传输(使高层收到的数据几乎误差错传输)
  3. 选择合适的网络层服务以实现其功能
  4. 提供数据的编号排序拼接以及重同步功能
  1.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拆除会话,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对话控制机构
  2. 表示层:表示数据形式,完成对数据的转化(压缩解压缩)
  3. 应用层: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支持
    数据发送(从上到下,物理层)数据接收(自下而上,直到发送端)
    对等会话原理:发送端和接收端只有在对等层才能进行通信,不同层次传输的数据格式不一样:(
  1. 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以报文方式传输,
  2. 传输层以报文或者报文分段方式传输
  3. 网络层以分组的方式传输
  4. 数据链路层以帧的方式传输
  5. 物理层以比特流的传输
    发送端没经过一层都要在原数据上进行协议封装,即最前面加装一个本层所使用协议的协议头;接收端每经过一层都要对数据进行协议进行解封装,即去掉原数据最前面的上层协议头)
    测试----计算机网络_第1张图片

TCP/IP协议

测试----计算机网络_第2张图片

  1. 网络接口层:在物理连接(网线和电脑连接)之间,实现逻辑链路的连接(拨号连接),
  1. 网卡(接口卡):具有物理地址,MAC地址
  2. SLIP协议(在串行链路上面封装IP数据报,用于拨号连接 但是没有差错校验机制)
  3. ppp协议:用于在串行和并行线路上面的拨号连接,解决SILP 存在的问题。
  4. ARP 协议: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ip–>mac(机器的身份证)
  5. RARP协议:反向地址解析 mac—> Ip
    数据报: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的基本单元,携带了要从计算机传输到目的的计算机的信息
    数据包:是TCP/IP协议中通信传输中的数据单位,单个信息被划分成为多个数据块,这些数据块被称为包
    路由:路由器从一个接口上接收到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并发送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
  1. 互联层: 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路由寻址,传递数据报。
  1. IP协议:无连接不可靠的协议,主机之间的寻址。(不保证数据的有效到达)
  2. ICMP协议:报告错误,控制消息 ping(无连接的协议)
  1. 传输层:建立应用间的端到端连接。

协议:

  1. 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三次握手)数度慢
  2. UDP协议(用户数据协议):无连接(不可靠) 速度快
    端口号:用来区分应用层的协议 0-65535
  1. 应用层 : 负责应用层和用户之间的通讯
  1. FIP:文件传输协议
  2. HTTP:超文本协议
  3. DNS:域名系统协议
  4. TElnet:域名协议
  5. IMAP:Internet邮件访问协议
  6. POP3:邮局协议

IP地址

32位,分成四组,每组八位,用句号隔开,每组大小范围0-255
网络层+主机位
测试----计算机网络_第3张图片
测试----计算机网络_第4张图片
测试----计算机网络_第5张图片
逻辑计算:与或非
计算:如何判断两个地址在同一个子网当中

  1. 将 IP地址和子网掩码转化成为二进制
  2. 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按位进行与操作
  3. 得出子网号码,判断是不是相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php,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