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20210526)

看完《反脆弱》有两天了,塔勒布的两本书一共花了半个多月的样子读完,有点慢了。就像在《非对称风险》中提到不少《反脆弱》的概念一样,《反脆弱》中也提到不少《黑天鹅》中的概念,然而近期不打算再读了。读久了有些疲倦,书中有些内容也感觉有些枯燥,网上对这本书的评价貌似褒贬不一,先读到这里吧,再看一点书评。惭愧的说,前面的读书笔记也有提到看书评然而不一定都看了,其实“读书+思考”才是最好的方式吧,一味地读新书也许会错过很多风景。

每天会在读书群里打卡,每月21天。有时候读书笔记就是把每天打卡的短评整合成了长评,真要是从头写,还真是很多都忘了。但读书很多时候就是这么一件神奇的事情,某一天你经历了什么事,或是读到别的文章,或是自己创作时,就会忽然想起一些片段。读书这件事,还是放轻松点好,不要让它成为负担。

“反脆弱”的概念是作者首次在书中提出的,他想找出“脆弱”的反义词,然而这个词不应该是“强大”之类的,因为这类词只代表了不会被困难打倒,而“反脆弱”还要从困难中受益才行,境界一下就提高了。之前看专门讲斯多葛哲学的书,也是在这本书里知道了早期斯多葛哲学派是“强韧”型,后期就变成了“反脆弱”型。

最近也正经历着不确定性极强的事情,且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方向均不是我能够决定的了,但是无论最终结果是哪个,也都是有利有弊,而永远不会是happy ending,于是我在日记中安慰自己,相信老天的安排,接受每一种命运。心中的天平略微倾斜,一直想要热衷于自己的工作,而不只是为了糊口打一份工,然而即使得偿所愿,烦恼和困难依旧不可避免,所以,要不断调节心态啊,不然痛苦的时候就太多了。


作者认为犯过罪的比没犯过罪的、犯过很多错误的比没犯过错的更可靠。这个观点无法苟同,也许作者认为没犯过罪的更加有猎奇心理,然而现实生活中何尝不见坏人变本加厉,直到令人发指呢?

人具有反脆弱性可以更强大,然而思想也会有反脆弱性,甚至你越是试图摆脱它们,陷得就越深。这点还是感触比较深的,所以也不要强制自己去改变什么思想,倒不如积极地改变行为。

书中说银行职员比出租车司机看起来稳定,但实质更有风险,比如遇到裁员。出租司机每天收入有波动,但每年都差不多,也不受外界影响。没有波动,就没有稳定,感觉是显示了副业的重要性,如果有一份体面的正职,再有一个自己没有裁员风险的副业就完整了。

给别人造成一点困惑,对自己好也是对别人好,一个每天6点准时回家的人,哪天迟了5分钟家人都觉得他怎么了。所以生活有点小波动小趣味都是挺有必要的。

干预和医源性损伤。让你相信你需要做手术的医生,往往会从中获利。但是告诉你无需手术的医生因为无法证明他自己的实力,所获利益常常不如前者。有一些名人,比如华盛顿和迈克尔杰克逊,他们也遭受过医源性损伤事件,他们的医生给他们的治疗反而加重了他们的病情。这确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知性的生活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书中也教给人们一个方法:淡化你所拥有的东西在你心中的地位。

书中提到的“杠铃策略”蛮喜欢的,作者提到有些人在过去10年一直做着非常安全的工作,然后又改行到了非常有风险的行业,如果成功的话,就是跨越到了另一个领域,但是不成功他又完全可以回到他的老本行,这种杠铃策略其实就是减少不利事件带来的痛苦,同时确保获得潜在收益。在生活上的应用作者也介绍了,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要么随他去,要么击垮他,不要只是停留于口头攻击。工作也是集中工作,再好好休息,作者很不推崇日本人低强度、无休止和乏味的工作,自己之前也做过这种工作,确实很消磨意志。总之就是远离黄金中间地带来达到驯服不确定性的作用。

选择权是反脆弱性的有利武器,它不关心平均结果,而只关心有利因素。比如奢侈品店并不在乎社会的平均消费水平,而只在乎有多少富人。生活中也经常能用到这个定律吧,比如交一个真正的朋友比交一堆玩伴重要的多。

轮子的发明到带轮子的旅行箱相隔了6000年,这确实很让人惊讶,人们总是忽略了简单的东西而去追求复杂,以便更好带来收益。

“找寻与错误如何能成为投资”,其实就是“试错法”的应用,它使我们越来越接近成功的方向,所以不要害怕犯错误,但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副现象”,当两件事情先后发生,不代表他们有因果联系,这好像是逻辑上的内容。

“绿色木材谬误”,《非对称风险》中提到的,在这里解开了谜题,原来就是这个成功的人,他没有搞清楚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他了解的东西对外行人来说更深不可测,看来人们真的很喜欢高深的东西。可现实又常常是“少即是多”。

要学习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做一个先知先觉者,而不能像埃庇米修斯墨守成规,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我们要驯化不确定性,而不是被不确定性驯服,这点倒是蛮受益的,就像你想在大街上唱歌,唯唯诺诺,反而遭人笑话,但如果你非常自信,可能别人反而会高看你。

生活中的骗局太多了,我们以为那些美丽的建筑比如金字塔等,因为他们非常具有几何学之美,我们倾向于相信是数学让我们建造出了这些美丽的事物,然而很多建筑大师根本不懂数学。


试错是一种自由,这个说法还是蛮喜欢的,作者在学校时也运用到了杠铃策略,只求通过考试,而把时间都花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上,因为他不期望从学校里得到任何东西,这个看所长林超的视频也提到过,这也适用于你真正知道了人生当中什么是你所感兴趣的,什么是你想要做的,就花主要的精力在那些事上,而其他必须要做对你来说又无多少益处的事情就低分飘过。

重要的是事件带来的影响,概率和平均数,其实很多时候都不能说明问题。

线性和非线性,作者画了好几个曲线图,表明对于反脆弱的物体有波动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脆弱的东西就相反了。

《非对称风险》中提到的“林迪效应”在这里有更清楚的解释,对于自然消亡的事物,比如说人的寿命,每增加一天预期寿命就会短一点,而对于不会消亡的事物,比如经典著作,经过时间的沉淀,流行的越久,预期寿命就更久。所以作者提醒人们要多读经典著作,未来包含在过去之中。

最后几十页在嘈杂的环境看完。不敢冒险的人作者认为只能算半个人,如果你不承担风险,做什么都不会使自己伟大,如果你承担风险,那么其他不承担风险的人带给你的侮辱只不过如同牲畜的吼叫,对你造成不了威胁。

第一部正式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给人带来的启示在3800年后依然有指导意义,他们照顾到了小概率风险,而这容易被忽略。

不要问别人的意见建议,而是询问他站在自己的角度会做什么,二者的结果很不相同。

一个有勇气的人能击败一个由懦夫组成的团体。

消除以牺牲他人利益来获取反脆弱性的行为,其余顺其自然就可以。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