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的启示
散文天下 204 0打开APP
东篱后主 楼主
2014-09-01 03:06
序言
年少时,断续做了三年农民。大田里的活计,都已经干过了。回味起来,或许正因为苦与累,付出和收获,才使得一个人对土地有着那么深刻而真切的感情。
对大地上所有的植物,无论春花的美艳,还是秋叶的火红,不管是连天的碧草,还是云水中的松竹,虽然也同样喜欢和陶醉,但在骨子里,农田和稼禾,才是我最剖心挖肺的喜爱。所以,无论在哪里,每当看到满地的稼穑,畦里的青菜,山坡的果林,平展的田园,贫瘠的梯田,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亲切感。远的,望一望;近的,摸一摸。即使那庄稼特有的那种带着青涩和温湿的气味扑面而来时,也不禁深深地吸一口气;即使那刚刚耕耘过的褐色泥土,也往往会蹲下来,捧起一捧,去深深地嗅闻那肥田沃土里特有的土香。
农田,这地球上最宝贵的土地,最用之不尽的资源,给了我那么多的历练和陶醉,也给了我难以言表的诸多体味和感悟。有时,偶尔想起来,就如同像是回味那遥远久违的故乡,亲切中总是有些模模糊糊、断断续续。是啊,农田里所给与的,哪里能系统地一一总结和精准地提炼啊?
人与人之间的事情,有许多东西往往是不堪回首的。但与土地交往里的感受和启示,却是无言的厚重,是弥足珍贵的。哪怕它是一幕、一个片段、一个疲惫或孤寂中的闪念。
间苗
在农活中,比较轻松的是间苗。所以,一般是由妇女少年去做。但总要有长者、老手指导监督。因为各类农作物苗与苗之间的株距是不一样的。一般讲,根系和枝叶占空间大的,间距就大一些,例如玉米、棉花;反之就小一些,如谷子、芝麻。不仅如此,根据地力的肥沃或贫瘠,即使是同一种农作物,它的株距也是要适当变化的。而且,留苗时,还要留下茁壮的,拔去纤弱的。那就要不拘泥于过死的株距,可以适当伸缩尺度。初学时,老农按所需尺寸给我们每人折一根木棍,要我们比照它的长度,去界定留苗的株距。
我后来懂得,要取得高产,就要合理安排庄稼的行距和株距,即密度。一块地,庄稼的密度过密或过稀,都有违作物的特性和需要,有违地力和光照的合理分布。这和各类果树的株距也不同,道理是一样的。
推及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一块大田的庄稼,是一个群体。大家一起顶风沐雨,破土拔节,传花授粉,抗病抵灾,相互依存,同生共死。关系是重要的。但是,每一棵庄稼之间,又需要保持适度的距离,过远和过近都不行。它们又是个体的。
打杈定尖
有一些农作物,例如棉花吧。它需要“打杈”。也就是把非果枝(即“杈”)在刚长出时就及时掰去打掉,留下适当长短的果枝。这样,就避免了作物的“疯长”,避免了地力养分的浪费流失,避免了果实的衰落。同时,为了限定棉花的“蓬高”(即棉棵的总高度。棉棵越高,果枝的蓬层越多),就要“打顶”,把主干的“株尖”(主尖)从合理高度掰掉;还要把每一层果枝的长度合理界定,将“枝尖”掰掉。这些,就统称为“定尖”。一些蔬菜,例如茄子、西红柿也需要如此。
这其实是避免浪费地力,合理界定株产量,从而界定亩产量的一种人工干预。
集体经营时,这类细腻轻松地活计轮不到大男人,那都是妇女的活儿。在包田到户后,我家也种过一亩棉花。我和哥哥一起给棉田打杈定尖。由此我想,收获不是无限度的,这和我们追求获得的欲望一样,有所舍才会有所得,而且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地位等,去合理界定这“舍“和“得”的多少。即使“掰去”一些东西时很疼。棉花不懂这些,要靠人来帮它。而人,往往需要自己忍痛给自己”打杈定尖“。
锄草
“耕耘锄耪”,是概述农事劳作的常用词语。实际上,“耕”和“耘”,大多主要靠牲口或机械去做;而“锄”和“耪”,却是需要每人手里拿一把锄头的。在那不知道“除草剂”为何物的年月,给各类作物锄草,是农人侍弄庄稼最经常的活儿。
最历练人的,是夏末秋初,给玉米高粱锄草。这时,是正值“秋傻子”肆虐的时候,大道上都纹风不动,闷热蒸腾,人一钻到高过头顶、密密匝匝、毫不透风的地垄里,还没挥动锄头,汗水就像一条条奔流的小溪,顺着各个毛孔涌出,连气都喘不过来。再把腰弯成九十度,用力地锄掉杂草,松疏土地,这是很费力、很难坚持的。因而这也叫做“中耕”。不过这是在用锄头除草和耕田。用不了十分钟,衣服湿透,都贴在身上,人就如同从水里涝过一般了。除了热和累,还有更惨的。如果嫌热光着膀子,那玉米或高粱的叶子边缘,就如同一把把锋利的锯齿,把人的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划得伤痕累累。上千条的红色伤痕,就像一条条细细的利刃划过一样,横七竖八地爬满身体。再加上被含盐的汗水一蜇,灼痛难忍。但光着膀子干活的,不在少数。
在这酷热、劳累、痛楚中,我在切实地体味着“汗滴禾下土”和“粒粒皆辛苦”这浅白中的深刻。推土累、起圈累、收割累、挑担累,农活儿哪有不累的?但把各种痛苦集中在一起的,恐怕就不多了。在这单调沉闷的惨痛里,我对身边最好的伙伴说:我绝不一辈子当农民!他说:对!结果,我们那一群同龄人中,只有我们两个考学出来了。我做了不入品的官,他成了国企分公司的经理。锄过这样的草,就不再畏惧大地上的任何荆棘。
浇地
给庄稼浇水,是农活里的美差。不累,还相对自由。只要把沦沟看好了,畦垄不跑水,铲开一个口子,就可以坐等这个畦的水满了。但男劳力,一般是安排在晚上的,白天是妇女,傍晚换班。那时候年少,原本就胆小,再加上整天从老农的嘴里听那些每每被说成是“真事”的鬼故事,胆量就更小了。钻进浓密深邃的庄稼地,拿着时亮时断的手电,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旷野里,漫漫长夜,万籁俱寂,只听见渠水的轻吟,蝼蛄的低鸣。想想这里的地头是坟茔,那里的树丛吊死过人,再加上偶尔一两声的猫头鹰怪叫,心跳声轰然,汗毛都竖起来了。但不能逃跑。
农田里的活儿,不全是劳累。正是这黑夜的孤寂,才无意中给了我历练胆气的机会。或者说,“无奈”才变换成了“无畏”。自此,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才敢于去走遍那世间的任何孤独夜路。它还常常让我想到那个“破釜沉舟”的故事。
间作
农人对土地的索要,是竭尽可能的。除了适度密植、更换品种、滋养水土、精耕细作、防虫治害之外,人们还进行不同农作物的“间作”。例如,在棉田里间种绿豆,在玉米垅里间种黄豆。
这是根据这两类作物所占空间和根植的特点,进行了变相的不同作物之间的密植。这就如森林里的植物有高有低,充分利用空间,分享阳光一样。只不过,一个是自然选择,一个是人工安排。
我想,间作方能高产。那么,包容同异,甚至忍受身边的良莠清浊,才能做大事。就像那句话,“水至清则无鱼”。
起圈
那个年代,化肥是很少、也舍不得多用的。常见的是洒点儿当地化肥厂产的氢氨。地力的保持和后续,主要是靠生产队和家家户户都有的圈肥。把养猪和厕所共用的圈坑里,那沤得又黑又臭又稀又烂,粪便、柴草、泥土混杂的有机肥,用铁锨和铁叉扔出来,就要穿着雨鞋,先踩着一块儿木板,用水桶把臭水泥汤淘出来,然后,再一个人从下面往上一锨锨一叉叉地扔,另一个人装上车,一车车推出院子。十立方以下的圈,是一天必须“起”完的。恶臭和肮脏,不久,就会变成大地的碧绿和香甜。
肮脏有时候确却是滋养。人喜欢鲜桃而苍蝇却追逐腐烂。世间离不开肮脏,脏东西也可以转换。最臭最脏的有机肥才好生产出最鲜美香甜的蔬菜瓜果、最饱满醇厚的粮食。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有肮脏东西,我们既躲不开,也制止和杜绝不了它们的滋生。该看开的就理应看开,该忍受的就必须忍受。有时候,恶心甚至还不能说。
水肥
农田在不断地产出,也在不断地渴求着水肥的滋养。返青后的小麦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拔节、抽穗、灌浆,至少需要浇上四遍透水。秋收后的农田,要全力施肥,深耕、曝晒、保墒,维续地力,以待来年的作物所需。
摸爬滚打在这沃土里的人们,在遍洒四季汗水、付出牛马般劳动的同时,也在经受着饥饿干渴这最基本生存条件的历练。那年月的农民,什么东西吃到嘴里都是美食,都会狼吞虎咽。最粗糙简单的饭菜从家里的柴灶上送到地头儿,都会被像饿狼似的人们几下子塞进肚里。一次吃四五个可手的大饼子,六七个硬面的大馒头,就着两段自家腌制的洗去白毛的老咸菜,如风卷残席。这是司空见惯,非常普遍的。有时加班、延时,饿了,别说西红柿,摘一个茄子,用手一抹,拔一颗大葱,把皮一剥,来个茄子就大葱,就是美味儿。把手张开,像利剑一样插进地上长的大白菜心儿里,抓出一把白嫩的菜心儿,放进嘴里就是没放调料的快餐。甚至,撇下一枚嫰玉米,吃得满嘴角白沫。至于趴在地上,像牲口一样去喝沦沟里漂浮着枯草败叶、滚动着落水昆虫的浇地井水,那更是寻常又寻常的事情。
这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付出的,是那样的惨重和丰厚;需要的,却是如此的简单和可怜。说什么“民以食为天”,落实到那个年代的农民身上,作为大地主人的“民食”,甚至不及土地的滋养被看重。试想,在此后的生涯里,还有不好吃的饭菜吗?
种子
一粒粮食,被选作种子,是幸运的。它是自然界所有果实的目的。是生命的延续和再生。虽然它没有资格选择自己的身份:是高粱就是高粱 ,是玉米就是玉米;也没有权力决定自己的境遇:种在贫瘠或肥沃,受什么样的对待。但是,一个生命,能够回归自然、回归大地,能够活着,而且能活到成熟善终,那它就庆幸,就知足,就努力。他知道哀叹无益,便随风舞动,便拔节轻歌,便笑脸向阳。它懂得不能依赖外力,就像玉米高粱一样活得昂首挺立,像耐寒的小麦和耐旱的豆杂一样坚韧滋生,像棉花谷子一样装扮自己的雪白金黄。
我们作为万物之灵,当然比地上的植物有更大范围的选择,更多空间的自主。我常常蹲在路经的地头,看着那刚刚冒出嫩芽的小苗,也会想象它们的生途和结果。我敬重这些不言不语的生命,从它们身上,在它们生存的农田里,我学到许多生命和生存的哲理。我们理应比它们活得更清楚、更笃定、更美好。
结言
在发达国家,工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