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wift学习 # Swift中容易忽略的小知识

1、柯里化

把接受多个参数的方法进行一些变形,使其更加灵活的方法。函数式特点的重要表现。

举个例子,下面的函数简单地将输入的数字加 1:

func addOne(num: Int) -> Int {
    return num + 1
}
这个函数所表达的内容非常有限,如果我们之后还需要一个将输入数字加 2,或者加 3 的函数,可能不得不类似地去定义返回为 num + 2 或者 num + 3 的版本。有没有更通用的方法呢?我们其实可以定义一个通用的函数,它将接受需要与输入数字相加的数,并返回一个函数。返回的函数将接受输入数字本身,然后进行操作:

func addTo(adder: Int) -> Int -> Int {
    return {
        num in
        return num + adder
    }
}
有了 addTo,我们现在就能轻易写出像是 addOne 或者 addTwo 这样的函数了:

let addTwo = addTo(2)    // addTwo: Int -> Int
let result = addTwo(6)   // result = 8

柯里化是一种量产相似方法的好办法,可以通过柯里化一个方法模板来避免写出很多重复代码,也方便了今后维护。

2、将 PROTOCOL 的方法声明为 MUTATING

protocol Vehicle
{
    var numberOfWheels: Int {get}
    var color: UIColor {get set}

    mutating func changeColor()
}
万一协议使用者需要在对应方法中修改属性

3、sequence

实现一个反向序列

Swift 的 for...in 可以用在所有实现了 SequenceType 的类型上,而为了实现 SequenceType你首先需要实现一个 GeneratorType。比如一个实现了反向的 generatorsequence 可以这么写:

Swift4.0里面 GeneratorType 改成 Iterator, SequenceType 改成 Sequence

class ReverseGenerator: IteratorProtocol {
    typealias Element = T
    var array: [Element]
    var currentIndex = 0

    init(array: [Element]) {
        self.array = array
        currentIndex = array.count - 1 //反向
    }

    func next() -> Element? {
        if currentIndex < 0 {
            return nil
        }
        else {
            let element = array[currentIndex]
            currentIndex -= 1
            return element
        }
    }
}

class ReverseSequence: Sequence {
    typealias Element = T
    var array: [Element]
    init(array: [Element]) {
        self.array = array
    }
    typealias Iterator = ReverseGenerator

    func makeIterator() -> ReverseSequence.Iterator {
        return ReverseGenerator(array: array)
    }
}

let arr = [1,2,3,4,5,6]

for item in ReverseSequence(array: arr) {
    print(item)
}

4、 ?? 的实现、&& 、||的实现

/// ?? 的实现逻辑

infix operator ???

func ???(optional: T?, defaultValue: @autoclosure () -> T) -> T {
    switch optional {
    case .some(let value):
        print(value)
        return value
    case .none:
        return defaultValue()
    }
}
var demo: Demo?

let result = demo ??? Demo()

/// || 和 && 的实现逻辑

func &&&(leftValue: @autoclosure () -> Bool, rightValue: @autoclosure () -> Bool) -> Bool {
//    print(leftValue)
    if !leftValue() {
        return false
    } else if rightValue()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var demo: Demo?
let result = (demo == nil) &&& (3 > 2)

5、Optional Chaining , 可选链

 ()? 就是 Void?

 如果遇到没有返回值的闭包如何判断执行成功与否呢

 let playClosure = {(child: Child) -> ()? in child.pet?.toy?.play()}

 if let result: () = playClosure(xiaoming) {
    print("好开心~")
} else {
    print("没有玩具可以玩")
}

6、重载操作符、自定义操作符

重载已有操作符 : + - 
struct Vector2D {
    var x = 0.0
    var y = 2.0
}
func +(left: Vector2D, right: Vector2D) -> Vector2D {
    return Vector2D(x: left.x + right.x, y: left.y + right.y)
}

let v1 = Vector2D(x: 2, y: 3)
let v2 = Vector2D(x: 1, y: 3)

let v3 = v1 + v2
print(v3)

直接重载已有操作符,不会出现编译错误,因为系统已经声明,但是自定义操作符需要声明否则编译错误(把上面的 + 换成 +* 自定义操作符就编译出错)

声明定义 自定义操作符, 操作符设置在Swift3做了变更:常用于设置操作符计算优先级。

https://github.com/apple/swift-evolution/blob/master/proposals/0077-operator-precedence.md

precedencegroup MyPrecedence  {
    associativity: none
    higherThan: LogicalConjunctionPrecedence
}
infix operator +* : MyPrecedence

运算的优先级,越高的话越优先进行运算。Swift 中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是 150,加法和减法是 140,
higerThan用于设置优先级高低,

LogicalConjunctionPrecedence 常用逻辑运算优先级
还有  lowerThan

7、Swift REPL 交互式解释环境

也就是说每输入一句语句就立即执行和输出。这在很多解释型的语言中是很常见的,非常适合用来对语言的特性进行学习。

https://swifter.tips/swift-cli/

8、方法中嵌套方法

避免一些可能极少使用到的方法因为方法体太长而拆出去展开。

10、swift单例用 let是最简便有效的

11、Any、AnyObject

一个针对对象 一个针对所有 包括函数

12、随机数的生成

arc4random_uniform

创建一个 Range 的随机数的方法

func randomInRange(range: Range) -> Int {
    let count = range.endIndex - range.startIndex
    return Int(arc4random_uniform(UInt32(count)) + UInt32(range.startIndex))
}

for i in 0...100 {
    print(randomInRange(range: 0..<6))
}

13、typealias 和泛型

protocols do not allow generic parameters; use associated types instead

协议中是不可以使用泛型的,但是我们还可以在协议中约定一个typealias 要求必须实现,这样也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协议进行约束

protocol GeneratorType {
    associatedtype Generator
    func doSth(demo: String) -> Generator
}

class SomeBody: GeneratorType {
    typealias Generator = String
    func doSth(demo: String) -> String {
        print("do Sth")
        return "sth"
    }
}

14、条件编译

- armv7|armv7s|arm64都是ARM处理器的指令集
- i386|x86_64 是Mac处理器的指令集

i386是针对intel通用微处理器32位处理器 (模拟器)
x86_64是针对x86架构的64位处理器 (模拟器)

模拟器32位处理器测试需要i386架构,
模拟器64位处理器测试需要x86_64架构,
真机32位处理器需要armv7,或者armv7s架构,
真机64位处理器需要arm64架构。

以下判断依然可以使用,根据不同环境做判断
#if FREE_VERSION
print("do Sth")
#else
print("do Sth2")
#endif

在这里我们用 FREE_VERSION 这个编译符号来代表免费版本。为了使之有效,我们需要在项目的编译选项中进行设置,在项目的 Build Settings 中,找到 Swift Compiler - Custom Flags,并在其中的 Other Swift Flags 加上 -D FREE_VERSION 就可以了。

15、可变参数函数

可变参数函数写NSString format初始化
oc里面:
NSString *string =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
                @"Hello %@. Date: %@", name, date];

swift:

extension NSString {
    convenience init(format: NSString, _ args: CVarArg...) {
        self.init()
    }
}

NSString(format: "%@%@", "on", Demo())

16、reduce

reduce: 缩减操作,参数 一个变化的初始值 A、一个闭包函数,array中的对象每一个都会与变化的初始值 A一起执行一遍闭包方法,每次的闭包返回值作为变化后的 A ,进入下一个array对象的遍历,直到全部完成遍历

let numbers = [1, 2, 3, 4]
let numberSum = numbers.reduce(0, { x, y in
    x + y
})
// numberSum == 10

func sum(num: Int...) -> Int {
    return num.reduce(2, {$0 * $1})
}

sum(num: 3,4) // 24

func combinator(accumulator: Int, current: Int) -> Int {
   return accumulator + current
}
[1, 2, 3].reduce(0, combine: combinator)
// 执行步骤如下
combinator(0, 1) { return 0 + 1 } = 1
combinator(1, 2) { return 1 + 2 } = 3
combinator(3, 3) { return 3 + 3 } = 6
= 6

17、map

map 方法接受一个闭包作为参数, 然后它会遍历整个 numbers 数组,并对数组中每一个元素执行闭包中定义的操作。 相当于对数组中的所有元素做了一个映射。

不同类型都分别实现了对应的map方法,下面是Optional中的实现

public func map(_ transform: (Wrapped) throws -> U) rethrows -> U?

let numbers = [1, 2, 3, 4]

let number_2 = numbers.map { (num) -> Int in
    num * 2
}

flatMap


相对于map,会自动过滤nil

对于二维数组,flatMap 依然会遍历数组的元素,并对这些元素执行闭包中定义的操作。 但唯一不同的是,它对最终的结果进行了所谓的 “降维” 操作。 本来原始数组是一个二维的, 但经过 flatMap 之后,它变成一维的了。

public func flatMap(_ transform: (Wrapped) throws -> U?) rethrows -> U?
public func flatMap(transform: (Self.Generator.Element) -> S) -> [S.Generator.Element]

let numbersCompound = [[1,2,3],[4,5,6]];
var res = numbersCompound.map { $0.map{ $0 + 2 } }
// [[3, 4, 5], [6, 7, 8]]
var flatRes = numbersCompound.flatMap { $0.map{ $0 + 2 } }
// [3, 4, 5, 6, 7, 8]

源码
extension Sequence {
//...
public func flatMap(
@noescape transform: (${GElement}) throws -> S
) rethrows -> [S.${GElement}] {
var result: [S.${GElement}] = []
for element in self {
result.append(contentsOf: try transform(element))
}
return result
}
//...
}
flatMap 首先会遍历这个数组的两个元素 [1,2,3] 和 [4,5,6], 因为这两个元素依然是数组, 所以我们可以对他们再进行 map 操作: $0.map{ $0 + 2 }。

这样, 内部的 $0.map{ $0 + 2 } 调用返回值类型还是数组, 它会返回 [3,4,5] 和 [6,7,8]。

然后, flatMap 接收到内部闭包的这两个返回结果, 进而调用 result.append(contentsOf:) 将它们的数组中的内容添加到结果集中,而不是数组本身。

那么我们最终的调用结果理所当然就应该是 [3, 4, 5, 6, 7, 8] 了。

filter

public func filter(_ isIncluded: (Substring.Element) throws -> Bool) rethrows -> String

过滤

18、找数组最大最小

let array = [10,-22,753,55,137,-1,-279,1034,77]

array.sorted().first
array.sorted().last

也可以用reduce计算

array.reduce(Int.max,min)

19、Swift中的app入口

swift工程中并没有 main.m文件提供明显的入口,但是在Appdelegate 有  @UIApplicationMain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对这个标签做任何修改,但是当我们如果想要使用 UIApplication 的子类而不是它本身的话,我们就需要对这部分内容 “做点手脚” 了。

刚才说到,其实 Swift 的 app 也是需要 main 函数的,只不过默认情况下是 @UIApplicationMain 帮助我们自动生成了而已。和 C 系语言的 main.c 或者 main.m 文件一样,Swift 项目也可以有一个名为 main.swift 特殊的文件。在这个文件中,我们不需要定义作用域,而可以直接书写代码。这个文件中的代码将作为 main 函数来执行。比如我们在删除 @UIApplicationMain 后,在项目中添加一个 main.swift 文件,然后加上这样的代码:

UIApplicationMain(CommandLine.argc, UnsafeMutableRawPointer(CommandLine.unsafeArgv).bindMemory(to: UnsafeMutablePointer.self, capacity: Int(CommandLine.argc)), NSStringFromClass(UIApplication.self), NSStringFromClass(AppDelegate.self))

现在编译运行,就不会再出现错误了。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将第三个参数替换成自己的 UIApplication 子类,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易地做一些控制整个应用行为的事情了。比如将 main.swift 的内容换成:

import UIKit

class MyApplication: UIApplication {
    override func sendEvent(event: UIEvent!) {
        super.sendEvent(event)
        print("Event sent: \(event)");
    }
}
//可以替换@UIApplicationMain
UIApplicationMain(CommandLine.argc, UnsafeMutableRawPointer(CommandLine.unsafeArgv).bindMemory(to: UnsafeMutablePointer.self, capacity: Int(CommandLine.argc)), NSStringFromClass(UIApplication.self), NSStringFromClass(AppDelegate.self))

这样每次发送事件 (比如点击按钮) 时,我们都可以监听到这个事件了。

21、DESIGNATED,CONVENIENCE 和 REQUIRED

DESIGNATED designated 指定初始化器

CONVENIENCE

REQUIRED

Swift 中不加修饰的 init 方法都需要在方法中保证所有非 Optional 的实例变量被赋值初始化

而在子类中也强制 (显式或者隐式地) 调用 super 版本的 designated 初始化,所以无论如何走何种路径,被初始化的对象总是可以完成完整的初始化的。

class ClassA {
    let numA: Int
    init(num: Int) {
        numA = num
    }
}

class ClassB: ClassA {
    let numB: Int

    override init(num: Int) {
        numB = num + 1
        super.init(num: num)
    }
}
在上面的示例代码中,注意在 init 里我们可以对 let 的实例常量进行赋值,这是初始化方法的重要特点。在 Swift 中 let 声明的值是常量,无法被写入赋值,这对于构建线程安全的 API 十分有用。而因为 Swift 的 init 只可能被调用一次,因此在 init 中我们可以为常量进行赋值,而不会引起任何线程安全的问题。

与 designated 初始化方法对应的是在 init 前加上 convenience 关键字的初始化方法。这类方法是 Swift 初始化方法中的 “二等公民”,只作为补充和提供使用上的方便。所有的 convenience 初始化方法都必须调用同一个类中的 designated 初始化完成设置,另外 convenience 的初始化方法是不能被子类重写或者是从子类中以 super 的方式被调用的。

1、初始化路径必须保证对象完全初始化,这可以通过调用本类型的 designated 初始化方法来得到保证;

2、子类的 designated 初始化方法必须调用父类的 designated 方法,以保证父类也完成初始化。

对于某些我们希望子类中一定实现的 designated 初始化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添加 required 关键字进行限制,强制子类对这个方法重写实现。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保证依赖于某个 designated 初始化方法的 convenience 一直可以被使用。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上面的 init(bigNum: Bool):如果我们希望这个初始化方法对于子类一定可用,那么应当将 init(num: Int) 声明为必须,这样我们在子类中调用 init(bigNum: Bool) 时就始终能够找到一条完全初始化的路径了:

class ClassA {
    let numA: Int
    required init(num: Int) {
        numA = num
    }

    convenience init(bigNum: Bool) {
        self.init(num: bigNum ? 10000 : 1)
    }
}

class ClassB: ClassA {
    let numB: Int

    required init(num: Int) {
        numB = num + 1
        super.init(num: num)
    }
}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其实不仅仅是对 designated 初始化方法,对于 convenience 的初始化方法,我们也可以加上 required 以确保子类对其进行实现。这在要求子类不直接使用父类中的 convenience 初始化方法时会非常有帮助。

22、Swift初始化返回nil

swift默认初始化器是没有返回值的

public init?(string: String)

可以使用这种初始化器

23、protocol组合

Any 相当于 protocol<> 无类型的协议

在swift 后续版本 如果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协议仅仅用于整合多个其他协议

protocol A { }

protocol B { }

protocol C: A, B {

}

可以直接用 typealias D = A & B

25、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外界框架是由 Swift 写的还是 Objective-C 写的,两者并没有太大区别

26、DYNAMIC

swift中的动态分发

27、protocol optional 可选接口

@objc
protocol C: A, B {
    @objc optional func dosth()
}

用 @objc 修饰的 protocol 就只能被 class 实现了,也就是说,对于 struct 和 enum 类型,我们是无法令它们所实现的接口中含有可选方法或者属性的。

28、autoreleasepool 自动释放池

这是一种必要的延迟释放的方式,因为我们有时候需要确保在方法内部初始化的生成的对象在被返回后别人还能使用,而不是立即被释放掉。

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到:

一般情况ARC管理内存不需要我们再进行内存管理操作,但是在个别特殊情况:

func loadBigData() {
    if let path = NSBundle.mainBundle()
        .pathForResource("big", ofType: "jpg") {

        for i in 1...10000 {
            autoreleasepool {
                let data = NSData.dataWithContentsOfFile(
                    path, options: nil, error: nil)

                NSThread.sleepForTimeInterval(0.5)
            }
        }
    }
}

短时间内的内存暴增,但是又并没有离开方法,内存并未释放,容易导致内存不足而崩溃,这个时候上面添加的 autoreleasepool 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每次循环后都会将需要释放的内容主动放入了自动释放池,但是也不需要太频繁,可以间隔10次之类的进行。

29、正则表达式


//MARK: - 正则匹配

struct MyRegex {

    let regex: NSRegularExpression?
    init(_ pattern: String) {
        regex = try? NSRegularExpression(pattern: pattern, options: .caseInsensitive)
    }

    func match(input: String) -> Bool {
        if let matches = regex?.matches(in: input, options: [], range: NSRange(location: 0, length: input.length)) {
            return matches.count > 0
        }

        return false
    }[]
}

infix operator =~

func =~ (str: String, pattern: String) -> Bool {

    return MyRegex(pattern).match(input: str)

}

//

 string =~ "^[0-9]$"

 8个常用正则表达式

 https://code.tutsplus.com/tutorials/8-regular-expressions-you-should-know--net-6149

 /^[a-z0-9_-]{3,16}$/  用户名

 /^[a-z0-9_-]{6,18}$/ 密码

 /^#?([a-f0-9]{6}|[a-f0-9]{3})$/  十六进制 比如色号

 /^([a-z0-9_\.-]+)@([\da-z\.-]+)\.([a-z\.]{2,6})$/  邮箱

 /^(https?:\/\/)?([\da-z\.-]+)\.([a-z\.]{2,6})([\/\w \.-]*)*\/?$/ url

30、Swift中的字典、数组变成值类型为什么不会带来更大的消耗

当这些值类型属性内容不发生变更的时候,进行赋值、传递操作只会移动指针,并不会重新分配内存地址,没有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的问题,这样的运行效率可以说极高。只有当值发生变更的时候才会重新分配地址。复制会将存储在其中的值类型一并进行复制,而对于其中的引用类型的话,则只复制一份引用。(比如struct中的类对象),struct复制的时候 内属性都发生地址复制,类对象这种引用类型则复制一份引用。

但以上都是针对小数据量 变更发生较少的时候。

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并且频繁操作 (增减) 其中元素时,选择 NSMutableArray 和 NSMutableDictionary 会更好

31、AnyClass

public typealias AnyClass = AnyObject.Type

(NSClassFromString("demo2.ViewController") as! UIViewController.Type).init()

32、Self 到底是什么

我们在看一些接口的定义时,可能会注意到出现了首字母大写的 Self 出现在类型的位置上:

protocol IntervalType {
    //...

    /// Return `rhs` clamped to `self`.  The bounds of the result, even
    /// if it is empty, are always within the bounds of `self`
    func clamp(intervalToClamp: Self) -> Self

    //...
}
比如上面这个 IntervalType 的接口定义了一个方法,接受实现该接口的自身的类型,并返回一个同样的类型。

这么定义是因为接口其实本身是没有自己的上下文类型信息的,在声明接口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最后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类型来实现这个接口,Swift 中也不能在接口中定义泛型进行限制。而在声明接口时,我们希望在接口中使用的类型就是实现这个接口本身的类型的话,就需要使用 Self 进行指代。

import Foundation

protocol Copyable {
    func mycopy() -> Self
}

class MyClass: Copyable {
    var num = 1

    func mycopy() -> Self {
        let result = type(of: self).init()
        (result as! MyClass).num = 3
        return result
    }
    //通过动态类型初始化对象必须有required init 方法
    required init() {  
    }
}

33、swift中的dynamicType 被废除 替代方案为type(of:)

34、属性观察

willSet 和 didSet。newValue oldValue

35、Swift中的KVO

Swift 中我们也是可以使用 KVO 的,但是仅限于在 NSObject 的子类中。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 KVO 是基于 KVC (Key-Value Coding) 以及动态派发技术实现的,而这些东西都是 Objective-C 运行时的概念。另外由于 Swift 为了效率,默认禁用了动态派发,因此想用 Swift 来实现 KVO,我们还需要做额外的工作,那就是将想要观测的对象标记为 dynamic。

如果遇到需要监听没有标记dynamic的属性时,只能开子类复写属性

self.addObserver(self, forKeyPath: "str", options: .new, context: nil)

override func observeValue(forKeyPath keyPath: String?, of object: Any?, change: [NSKeyValueChangeKey : Any]?, context: UnsafeMutableRawPointer?) {
        print(keyPath)
    }

36、局部 scope

让代码更清晰,模块化

do {
    //do sth
}

do {
    //do sth
}

37、判等

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内容上的相等 而不是内存地址上的相等

swift在内存地址上的相等用 ===

swift中用的是 == ,通过重写 == ,基本的类型都实现了对应的 == 

对象实现 Equatable 协议,同时在外部重写对应的 == 方法,因为我们需要在任意地方都可以使用对应的比较
class TodoItem {
    let uuid: String
    var title: String

    init(uuid: String, title: String) {
        self.uuid = uuid
        self.title = title
    }
}
extension TodoItem: Equatable {
}

func ==(lhs: TodoItem, rhs: TodoItem) -> Bool {
    return lhs.uuid == rhs.uuid
}

oc中用的是isEqual,通过重写isEqual的方式来进行对象的比较

38、判等还需要考虑的一点,hash值,比较两个对象是否内存地址也一样

所以在重写哈希方法时候所采用的策略,与判等的时候是类似的:对于非 NSObject 的类,我们需要遵守 Hashable 并根据 == 操作符的内容给出哈希算法;而对于 NSObject 子类,需要根据是否需要在 Objective-C 中访问而选择合适的重写方式,去实现 Hashable 的 hashValue 或者直接重写 NSObject 的 -hash 方法。

也就是说,在 Objective-C 中,对于 NSObject 的子类来说,其实 NSDictionary 的安全性是通过人为来保障的。对于那些重写了判等但是没有重写对应的哈希方法的子类,编译器并不能给出实质性的帮助。而在 Swift 中,如果你使用非 NSObject 的类型和原生的 Dictionary,并试图将这个类型作为字典的 key 的话,编译器将直接抛出错误。从这方面来说,如果我们尽量使用 Swift 的话,安全性将得到大大增加。

39、避免多重Optional

// Never do this!
func methodThrowsWhenPassingNegative1(number: Int) throws -> Int? {
    if number < 0 {
        throw Error.Negative
    }
    if number == 0 {
        return nil
    }
    return number
}

if let num = try? methodThrowsWhenPassingNegative1(0) {
    print(type(of:num))
} else {
    print("failed")
}
// 输出:
// Optional
// 其实里面包装的是一个 nil

40、断言

断言的另一个优点是它是一个开发时的特性,只有在 Debug 编译的时候有效,而在运行时是不被编译执行的,因此断言并不会消耗运行时的性能。这些特点使得断言成为面向程序员的在调试开发阶段非常合适的调试判断,而在代码发布的时候,我们也不需要刻意去将这些断言手动清理掉,非常方便。

虽然默认情况下只在 Release 的情况下断言才会被禁用,但是有时候我们可能出于某些目的希望断言在调试开发时也暂时停止工作,或者是在发布版本中也继续有效。我们可以通过显式地添加编译标记达到这个目的。在对应 target 的 Build Settings 中,我们在 Swift Compiler - Custom Flags 中的 Other Swift Flags 中添加 -assert-config Debug 来强制启用断言,或者 -assert-config Release 来强制禁用断言。当然,除非有充足的理由,否则并不建议做这样的改动。如果我们需要在 Release 发布时在无法继续时将程序强行终止的话,应该选择使用 fatalError。

41、playground 延时执行

https://swifter.tips/playground-delay/

42、swift中的 swizzle

尽量还是少在swift中使用runtime

initialize()
load()
这俩个方法都不可以在swift中使用了

所以如果后续需要执行swizzle交换 需要把初始化方法在Appdelegate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 中手动调用

最后 swizzle如下

extension UIViewController {
    static func initializeMethod() {
        DispatchQueue.once(token: "initializeMethod") {
            let originalSEL = #selector(UIViewController.viewWillAppear(_:))
            let newSEL = #selector(UIViewController.MyViewWillAppear(_:))

            let originalMethod = class_getInstanceMethod(self, originalSEL)
            let newMethod = class_getInstanceMethod(self, newSEL)

            let addResult = class_addMethod(self, originalSEL, method_getImplementation(newMethod!), method_getTypeEncoding(newMethod!))
            if addResult {
                class_replaceMethod(self, newSEL, method_getImplementation(originalMethod!), method_getTypeEncoding(originalMethod!))
            } else {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originalMethod!, newMethod!)

            }

        }
    }

    @objc func MyViewWillAppear(_ animated: Bool) {
        print("测试swizzle")
        MyViewWillAppear(animated)
    }
}

43、Swift失去了 dispatch_once

在swift中不再支持 dispatch_once
给Dispatch 添加 once的扩展

extension DispatchQueue {
    private static var _tokens = [String]()
    public class func once(token: String, completion: () -> ()) {
        objc_sync_enter(self)
        defer {
            objc_sync_exit(self)
        }
        if _tokens.contains(token) {
            return
        } else {
            _tokens.append(token)
            completion()
        }

    }
}

44、lazy 和map filtter等方法合用

let data = 1...3
lazy var result = data.lazy.map { $0 + 1 }

45、swift中的math

46、swift调用 C 动态库

暂时只能通过OC来调用,bridge文件桥接

47、Mirror swift中的反射

尽量减少生产环境对Mirror的使用,毕竟本身他在Apple的实现里不是很丰富,也可能会被后期swift改版给改动

48、输出格式化

String(format: "%.2f", 1.2222)  输出:1.22

49、swift中的options

oc中的多个option直接用 | 符号链接:
UIViewAnimationOptionCurveEaseIn | UIViewAnimationOptionAllowUserInteraction
为空则 nil
swift中options为数组
[.CurveEaseIn, .AllowUserInteraction],为空的时候即 [] 空数组

50、判断数据类型

比如我们存储一些数据后希望可以精确还原对应的数据类型,可以通过下面方式获取数据类型

print(String(cString: NSNumber(value: 1.22).objCType))

存储时使用 objCType 获取类型,然后将数字本身和类型的字符串一起存储。在读取时就可以通过匹配类型字符串和类型的编码,确定数字本来所属的类型,从而直接得到像 Int 或者 Double 这样的类型明确的量

OC中有@encode

51、特殊编译符号

在 Swift 中,编译器为我们准备了几个很有用的编译符号,用来处理类似这样的需求,它们分别是:

符号  类型  描述
#file   String  包含这个符号的文件的路径
#line   Int 符号出现处的行号
#column Int 符号出现处的列
#function   String  包含这个符号的方法名字

printLog(message: "测试")

func printLog(message: T, file: String = #file, method: String = #function, line: Int = #line) {
    print("\((file as NSString).lastPathComponent)[\(line)], \(method): \(message)")
}

52、将C函数映射为Swift函数

@_silgen_name("test") func test_swift(a: Int32) {
    print("")
}

53、swift中的sizeOf

print(MemoryLayout.size(ofValue: data))

54、swift中的合理便捷安全的资源管理方式

例如图片的管理,当图片变更或者发生图片名称替换的时候,全局去找对应的图片 很是恶心

把图片资源的字符串名称通过 有rawvalue的enum管理起来  

三方库 R.swift

55、playground 如何与项目协作

56、swift中的锁

func myMethod(anObj: AnyObject!) {
    objc_sync_enter(anObj)

    // 在 enter 和 exit 之间 anObj 不会被其他线程改变

    objc_sync_exit(anObj)
}

57、Apple 为了 iOS 平台的安全性考虑,是不允许动态链接非系统的框架的。

虽然和 Apple 的框架的后缀名一样是 .framework,使用方式也类似,但是这些第三方框架都是实实在在的静态库,每个 app 需要在编译的时候进行独立地链接。

生成framework
https://swifter.tips/code-framework/

58、枚举写链表,嵌套枚举

 indirect enum LinkedList {
        case Empty
        case Node(Element, LinkedList)

        func value() {
            switch self {
            case .Node(let element, let node):
                print(element)
                print("-")
                print(node.value())
            case .Empty:
                print("end")

            default:
                print("-")
            }
        }
    }

print(LinkedList.Node(1, LinkedList.Node(2, LinkedList.Node(3, LinkedList.Empty))).value())

59、运行时关联属性

    var music: String? {
        get {
            return objc_getAssociatedObject(self, &key) as? String
        }
        set {
            objc_setAssociatedObject(self, &key, newValue, .OBJC_ASSOCIATION_RETAIN)
        }
    }

60、尾递归 经过实验好像并没有用 依然栈溢出

普通递归:

func sum(n: UInt) -> UInt {
    if n == 0 {
        return 0
    }
    return n + sum(n: n - 1)
}

print(sum(n: 1000000))

运行崩溃,原因是栈溢出

这是因为每次对于 sum 的递归调用都需要在调用栈上保存当前状态,否则我们就无法计算最后的 n + sum(n - 1)。当 n 足够大,调用栈足够深的时候,栈空间将被耗尽而导致错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栈溢出了。

尾递归就是让函数里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一个函数调用的形式,这个调用的返回值将直接被当前函数返回,从而避免在栈上保存状态。这样一来程序就可以更新最后的栈帧,而不是新建一个,来避免栈溢出的发生。在 Swift 2.0 中,编译器现在支持嵌套方法的递归调用了 (Swift 1.x 中如果你尝试递归调用一个嵌套函数的话会出现编译错误),因此 sum 函数的尾递归版本可以写为:

func tailSum(n: UInt) -> UInt {
    func sumInternal(n: UInt, current: UInt) -> UInt {
        if n == 0 {
            return current
        } else {
            return sumInternal(n - 1, current: current + n)
        }
    }

    return sumInternal(n, current: 0)
}

tailSum(1000000)

但是如果你在项目中直接尝试运行这段代码的话还是会报错,因为在 Debug 模式下 Swift 编译器并不会对尾递归进行优化。我们可以在 scheme 设置中将 Run 的配置从 Debug 改为 Release,这段代码就能正确运行了。

61、枚举遍历

枚举实现 CaseIterable  协议

print(Test.allCases)

62、Swift判断安全区域(用于适配所有的无Home键屏幕)

static func safeAreaTop() -> CGFloat {
    if #available(iOS 11.0, *) {
        //iOS 12.0以后的非刘海手机top为 20.0
        if (UIApplication.shared.delegate as? AppDelegate)?.window?.safeAreaInsets.bottom == 0 {
            return 20.0
        }
        return (UIApplication.shared.delegate as? AppDelegate)?.window?.safeAreaInsets.top ?? 20.0
    }
    return 20.0
}

static func safeAreaBottom() -> CGFloat {
    if #available(iOS 11.0, *) {
        return (UIApplication.shared.delegate as? AppDelegate)?.window?.safeAreaInsets.bottom ?? 0
    }
    return 0
}

static func hasSafeArea() -> Bool {
    if #available(iOS 11.0, *) {
        return (UIApplication.shared.delegate as? AppDelegate)?.window?.safeAreaInsets.bottom ?? CGFloat(0) > CGFloat(0)
    } else { return false }
}

static func toolBarHeight() -> CGFloat {
    return 49 + safeAreaBottom()
}

static func navigationHeight() -> CGFloat {
    return 44 + safeAreaTop()
}

63、单元测试 target 的访问级别

当你的应用程序包含单元测试 target 时,为了测试,测试模块需要访问应用程序模块中的代码。默认情况下只有 open 或 public 级别的实体才可以被其他模块访问。然而,如果在导入应用程序模块的语句前使用 @testable特性,然后在允许测试的编译设置(Build Options -> Enable Testability)下编译这个应用程序模块,单元测试目标就可以访问应用程序模块中所有内部级别的实体。

参考

Swift Tips
Swift 博客
Swift - evolution
http://swift.gg/archives/
原文链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 Swift学习 # Swift中容易忽略的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