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小婶在家庭群里转发了一条抖音短视频,视频内容是一个约摸四五岁的小男孩,正在赛道上参加平衡车比赛,因为不小心弄掉了一只鞋,男孩情绪崩溃哭着要回去捡鞋。
这时,一位年轻的男教练上来拽着男孩呵斥让他下车,男孩哭喊着:“我要去捡鞋子”,教练完全不听男孩解释:“下车”,随即把小男孩拽到一边,男孩继续要冲出去捡鞋子,教练吼道:“站好,别哭了,你要哭是不是...”手指指着小孩的脸,一副再哭就要收拾他的架势,受到吓唬的男孩愣了两秒憋住哭声答道:“不哭了”。
“马上收”,“我要捡...”男孩还沉浸在捡鞋子的情绪中试图往外冲,“不要动,站好,别说,听我说,我问你,没有鞋子能不能跑...没有鞋子能不能跑?”。
男孩不听问话继续哭着解释“我的鞋子不小心掉了,磨到我了...”,“我问你没有鞋子能不能跑?”,僵持了几秒后,孩子妥协道:“能跑”。“那为什么不跑?现在是在比赛......”
(一)
视频配文:体育精神——教练教育孩子不管有没有鞋子在赛道上就必须完成比赛。
视频注解:这是社会需要的教育,家长却不能接受的方式,怎么培养坚强、勇敢的孩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类似的视频,有什么感受?
也许大部分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都是支持赞许的,就像过去总有人拿日本教育孩子的那套理论来贬斥我们中国的教育都是“慈母多败儿”。
可我看下来,却是从头到尾浑身不舒服,没看出半点教育的影子,到只看出成人对儿童的恃强凌弱。
这位教练从头到尾没听男孩一句解释,从头到尾只在表达他的是非观提他的要求,这哪里是体育精神,分明就是简单粗暴披上了教育的外衣。
(二)
什么是教育?是成人把自己自以为对的的价值观强加到孩子身上,不管他们幼小的内心到底能不能理不理解,接不接受,只管我们自以为是的这些都是为他好?
那不是为他好,那不过是父母自己感动自己,为给自己交差,为能在训斥孩子时居高临下理直气壮的说出:“我都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还是这么个不成器的白眼狼”。
真正的教育是爱与尊重,是引导,没有尊重作为前提的教育都是扯淡。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这里重复最多的就是自我,认同自我属性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非依附于我们的物品,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尊重才能开始。
正如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然,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三)
视频中所说的教育显然就是试图用外力来迫使男孩坚强勇敢,我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了多半是“空心人”,外表看上去坚强勇敢,实际内心却是虚弱无助的。
如果视频里的不是孩子是个成年人,或者是十五六岁的大孩子,这样教育他我完全赞同,毕竟社会不相信巨婴。
但这明明就是一个心智还很幼稚,根本听不懂你说的比赛比捡鞋子重要的小孩子,你这拿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他,还美其名曰这是锻炼他的意志力,那我只能说你是完全没有领会啥叫实事求是,还停留在搞大跃进的年代,以为只要口号喊得响泥巴也能变成金。
这就等同于要求还没长牙的婴儿和大人一样吃饭嚼肉,等同于让成年人和孩子一样爱上幼稚的玩具,这能科学吗?
答案是不科学,过分强调精神和过分强调物质一样,都是一种极端和偏见。
有人可能要跳出来说,那个谁谁谁从小就是家长苛刻教育,最后成才了。
我只能说,你不能在一场大冰雹过后看到还有几个果子好好挂在树上就说冰雹对果子是有益的吧。
那些揠苗助长的教育最终多多少少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疤,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时不时就复发一下,不好的影响可能会伴随一生。
(四)
当下社会里每一位父母都是焦虑心急的,之前看到一篇漫画小故事,一棵小树和它的管理者,小树本来很惬意,每天伸着懒腰长枝丫,管理者却总是不断地来修剪它,把它的枝丫全部剪掉,训斥它:“你看你身边的树都长得这么高你本来就种得晚,再不让自己快一点长高,你就分不到多少阳光,上面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一步慢步步慢,你不全力的往上爬,你就会永远被他们压在树林的底端,你现在要集中资源向上长!别再往旁边长这些没用的枝丫,它们对你没有益处!就算你恨我我也都是为你好!”被不断减去枝丫的小树没几年就开始萎靡枯竭。
管理者不知道为什么它精心修剪的小树会枯萎,医生告诉她因为它身上的创口太多又受伤太频繁了,这么一丁点树叶,光合作用汲取的营养不足以修复身上的伤口,小树已经基本坏死了。管理者不知所措,”为什么?我砍掉它多余的树枝树叶是为了让它专心向上生长啊!如果它不赶紧长高一点,旁边的树都长高了,它能占的阳光就会越来越少了啊!”
“......可,这本来就是一株喜阴的植物啊!”
(五)
这个故事再次警示我们,每一个孩子除了是我们的孩子,他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还是他自己。每个孩子也一样,他们有各自的天性和天赋,开花结果也有各自的时节,有的早有的晚,做父母的只有顺从孩子的天性,耐心等待你的小树苗开花结果而不是去和别人比,更不能一上来就拿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这样才能让孩子把天赋发展成才华,他们才能够在世界上幸福开心地生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在《男孩的养育书》中提到:
你必须放弃任何想让你的孩子“成气候”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他自然发展是最重要的。
虽然在你孩子的生命中你扮演着重要的养育角色,可是你不是你孩子人生发展的主宰,自然发展本身才是关键。
(六)
作为操心的老父母,我们都恨不能把最好的给孩子,那到底什么才是我们能给予孩子人生路上最好的礼物呢?年糕妈妈李丹阳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和其他关系不同,为人父母这件事,当你踏上第一步的时候,就要为说“再见”的那一天做准备。
当孩子独自上路、去寻找自我的时候,我们无法控制他的旅程,唯一能做的,只是交给他一个行李。
这个行李里面该装的是什么呢?
我想,说再见时,自驱力是我们唯一能给孩子的行李。
(七)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在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不但竹子需要扎根,人的成长更需要打好基础扎好根。
养育孩子亦是如此,愿我们每个家长都能放下焦虑,耐心等待你的小树苗熬过那最初的“三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