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

决策树既可以用来做分类【分类树】,又可以做回归【回归树】。
决策树由三个部分构成:
根节点:第一个选择点
非叶子节点和分支:中间过程
叶子节点:最终的决策结果
过程:利用给定的训练集构造一棵树,根据构造的树,把测试集从上到下走一遍
所以关键是如何选择特征来构造决策树
三种方法:ID3【按照信息增益计算】、C4.5【按照信息增益比计算】、CART【按照CINI系数计算】
分类树
例子:


image.png

1)ID3
衡量标准:熵【表示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指标】,熵值越大,不确定性越高

当时,等于0 ,达到最小,完全没有不确定性;
当时,等于1,达到最大,不确定性最大。
另外选择节点的最终标准是信息增益【表示特征X使得类Y的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熵的下降程度】】,将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根节点,以此类推。
第一轮:
原始数据的熵值:
yes:9个,no:5个

如果按outlook分类:
sunny:yes有2个,no有3个,即取得sunny的概率为5/14
sunny类的熵值:
overcast:yes有4个,no有0个,即取得overcast的概率为4/14
overcast类的熵值:0
rainy:yes有3个,no有2个,即取得rainy的概率为5/14
rainy类的熵值:
综上,按outlook分类的熵值为【此处计算的实际是条件熵】

信息增益为0.940-0.693=0.247
同理
如果按temperature分类:
hot类:取hot的概率是4/14
熵值为:
mild类:取mild的概率是6/14
熵值为:
cool类:取cool的概率是4/14
熵值为:
综上,按temperature分类的熵值为

信息增益为0.940-0.911=0.029
按humidity分类:
normal类:取normal的概率是7/14
熵值为:
high类:取high的概率是7/14
熵值为:
综上,按humidity分类的熵值为

信息增益为0.940-0.7885=0.1515
按windy分类:
True类:取True的概率是6/14
熵值为:
False类:取False的概率是8/14
熵值为:
综上,按windy分类的熵值为

信息增益为0.940-0.892=0.048
根据信息增益比最大的原则,选择特征outlook为根节点。
现在的决策树长这样:

绘图1.jpg

由上图可知,当outlook等于overcast,可以得出肯定会去打球的结论,不需要再切分,下面对sunny和rainy继续切分
第二轮:
sunny类:当前样本的熵值等于
按temperature分类:熵为0.4,信息增益0.571
按humidity分类:熵为0,信息增益0.971
按windy分类:熵为0.811,信息增益0.16
选择特征humidity为节点
rainy类:当前样本的熵值等于当前样本的熵值等于
按temperature分类:熵为0.9508,信息增益0.0202
按humidity分类:熵为0.9508,信息增益0.0202
按windy分类:熵为0,信息增益0.971
选择特征windy为节点
现在的决策树长这样:
绘图1.jpg

最终生成5个叶子节点
但是ID3算法会偏向于取值较多的特征:当特征取值较多时,分类结果的纯度较高,不确定性越低,熵值越低,信息增益比越大。
2)C4.5【信息增益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信息增益比指标
image.png

信息增益比等于信息增益除以自身的熵值,相当于乘了一个惩罚项,当该特征取值较多时,不确定性较高,熵值较大,它的倒数较小,信息增益比较小,被选择为节点的可能性降低。
但是,反之,当特征取值较少时,不确定性较低,熵值较低,它的倒数较高,信息增益比较大,被选择的可能性较高,因此C4.5偏向于选择特征取值较少的为节点。
上述例子如果用C4.5作为衡量标准,结果如下:
第一轮:
按outlook分类:信息增益比为

按temperature分类:信息增益比为

按humidity分类:信息增益比为

按windy分类:信息增益比为

按照薪资增益比最大原则,选择特征windy为根节点【果然选了取值较少的那个】
第二轮:
windy为true的分支:
按outlook分类的信息增益比为0.423,temperature的为0.143,humidity的为0.082,所以选择outlook为节点
windy为false的分支:
按outlook分类的信息增益比为0.299,temperature的为0.078,humidity的为0.311,
所以选择humidity为节点
此时的决策树为【但愿没算错】
绘图1.jpg

最左边和最右边的节点可以同理继续切分
3)CART【GINI系数】
image.png

以outlook和temperature为例
微信图片_20190220142714.jpg

微信图片_20190220142725.jpg

计算得出outlook的最佳切分点为{{rainy},{sunny,overcast}},GINI系数为0.457;
temperature的最佳切分点为{{mild},{hot,cool}},GINI系数为0.458
我所理解的应该是根据每个特征的最佳切分点对应的GINI系数,选择系数最小的作为节点以及切分点。
回归树
这一块在学习的时候是我觉得不太容易理解的,这里参考了https://blog.csdn.net/weixin_36586536/article/details/80468426和https://blog.csdn.net/Albert201605/article/details/81865261博主的内容
image.png

这个类似于CART算法,
首先遍历所有特征,对每一个特征的每个切分点,得到两个分支各自的标签值,计算两个分支各自的离差平方和,将这两块离差平方和之和作为这个切分点的离差平方和,将最小的离差平方和所对应的切分点为该特征的最佳切分点,以此类推,得到第一层的根节点,然后对每个分支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得到最终的决策树,叶子节点输出的是该分支标签值的平均值,当有新的特征输入时,从上到下走一遍决策树,输出相应叶子节点的标签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决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