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块链的一点小反思

再过几天,2018就要结束了,今早出门,风就像刀子一样刮得人脸疼,这个冬天感觉冷得厉害。

上一次经历这种寒冬,应该是08年的那场南方雪灾,无数人滞留在车站,在哆哆嗦嗦中过完了一人的春节。也同样在那一年的11月,中本聪躲在世界上某一台电脑后面,按下回车键,给世人挖了一个名叫“区块链”的大坑。

这位曾经被誉为有望超越互联网的科技新贵,究竟是不是一场虚假繁荣的乌托邦之梦?

1

这几年不管是从事何种行业,人们都应该或多或少听说过一个词“比特币”,区块链的故事是从比特币开始的,与财富有关。

自诞生之日起,比特币价格就像坐了超级火箭一样蹿升,从起初的每个比特币还不到1分人民币,到后来价格一度突破了12万元人民币,巨大的价格落差刺激着人们的投资欲望,除彩票外“一夜暴富”的梦想有了新的实现途径,无数国人趋之若骛义无反顾的跳进了虚拟货币这个大坑。

可是他们似乎忘了,“在一个主权国家的信用货币体系里,只有政府和央行是真正的上帝。”

当人们还沉浸在币圈继续高歌猛进的幻想中,忽然间整个虚拟货币的行情停滞了,然后是猝不及防的跌跌不止。整个2018年都在上演着一轮一轮的币圈大佬出逃大戏。李笑来、徐明星、薛蛮子、宝二爷、朱潘、孙宇晨,一脉相承,割完就跑,最乱的还有币圈机构项目间互相博弈欺骗,割来割去反被割。人们对这个行业的信心渐渐被消耗殆尽,从曾经的资本追逐到现在的泡沫破灭,币圈凉凉了。

一个风口熄灭,总有另一个风口升起,大批企业开始瞄上区块链技术自身做文章,加之没有国家干预风险,链圈又被人们捧上了新高度。

2

小米雷军曾说过:“人是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的,这样会很累,而且会被山上随时滚落的石头给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顶,随便踢块石头下去。”这句话后来被无数人奉为商业成功学圭臬:“只要站对风口,猪都能飞。”

于是好多人疯狂的寻找风口,靠谱的不靠谱的一拥而上,有资本的没资本的都想分一杯羹。结果就是猪太多,风口快被堵死了。

雷军前面那句话,简单一点就是,起飞的猪是少数,大部分在路上就被摔死了。

从最初的”花式挖矿“到现在的”行业场景all in 区块链“,纯技术的发展似乎格外的缓慢昂贵。技术嘛,从最初基础架构,建立合适通证经济模型,与具体场景结合试错验证其合理性等等,还有最艰难的改变大众认知。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当你向大众解释何为区块链时,不必再回答它到底是否真的有用。

我真正接触区块链的时间不长,但也有不少疑惑。

区块链最前沿的科技特点应该是它的去中心化,但是管理这种分布式账本的去中心化系统是相当难处理的,维护昂贵,成本高昂,更别说数以亿计的节点存储与扩展问题。一个中心化的数据库无疑比它更快更便利,不论是现实成本还是扩展升级,那为什么一直要强调“in区块链“呢?

关于入口,区块链一直强调私钥的概念,我理解为私钥就是只有一人知道的账号,账号丢失遗忘则一无所有,那有趣的是要如何保证私钥永不丢失遗忘以及不被他人知晓,这个特点是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性,说句不好听的,私以为信息还是要有个备份才好。

有不少公司表示只要数据上链即可保障真实性,那如果上链前的信息就是假的呢?上网买了某地的有机蔬菜,信息溯源也许能展现产地,运输过程,那如何证明它是有机的?商家提供的源头信息确确实实是真的?甚至证明运送物品就是它?

其实现实中很多企业只是对自家的IT技术进行了升级更新,却成天宣传”应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真实“的噱头,生怕别人不知道公司”all in 区块链“了,实际却对真正的区块链技术一无所知。

3

我相信区块链的发展前景是好的,但现在有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不从根本技术抓起,目前区块链系统是根本担负不起接入客户的能量与容量消耗的,而这种技术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人才缺少成本高昂,感觉会有好多猪死在半路上。

第二,在各大公司鼓吹”区块链 all in 行业场景“的应用热潮下,某些场景真的需要区块链技术来加持吗?技术发展的本质是让生活更加便捷美好,强行让区块链入场是否有违初心,有待考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区块链的一点小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