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167天,8.1泰伯三让天下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67天

原文阅读: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讲解:

孔子说:周人先祖古公亶(dǎn)父的长子泰伯,那可以称得上是具有最高品德的人了,三次以天下相让给自己的三弟季历,

但老百姓却因不知道这件事而没有称颂他。

启发思考:

        对于“民无得而称焉”的理解,也有学者翻译为“老百姓都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言辞来赞美他了。”不过,这里我还是采用了杨逢彬在《论语新著新译》中的解释。

          本章讲的泰伯三让天下的故事发生在先周。长子泰伯(也作太伯)和次子仲雍,知道父亲古公亶父想传位给小弟季历。但当时是嫡长子继承制,古公亶父既不愿违背氏族的规矩,又为自己不能按心意传位而终日忧闷。太伯和仲雍为了顺从父亲的意愿,假托下山采药而从岐山出走,二人入吴山不返,季历就被改立为太子。周人的长子继承制就是从泰伯这儿被打破的,这位长兄主动把王位让给了三弟季历。

        不久,古公亶父因病去世。泰伯、仲雍赶回来奔丧时,季历定要把王位让给泰伯,泰伯坚辞不受。后来,泰伯见避让不行,带着弟弟仲雍和西吴的族人远走高飞,举族南迁,最后到达苏无锡梅里地区。后来,泰伯他们在东吴之地重建国家,国号“句吴”。“句吴”国逐渐发展壮大,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强大的吴国。

      大约在公元前1193年,季历被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杀害,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要泰伯回中原继位,泰伯再次让位于昌,这就是让后人肃然起敬的第三让。

        我们知道,古代禅让是传贤不传子,体现的是原始民主制的精神。泰伯让弟,是兄弟相让,不是让贤,但不管怎么让,总比兄弟争政自相残杀好多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权位你争我夺,各种争斗剧不断上演。

        孔子对泰伯让弟极尽赞美。为什么呢?孔子认为,泰伯让天下体现的是自己高风亮节;更重要的是泰伯让出了周朝的八百年江山,让出了人民的几百年福祉。因为泰伯的让,才有了后来的文王、武王,人民得以从水深火热的商纣暴政中解脱出来。天下太平、百姓安康正是孔子的理想和追求,泰伯的高瞻远瞩、舍己为天下,所以孔子盛赞他“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作为政治制度,禅让制虽然看着很理想,但现实中有极大的局限性,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演化过程中,“让”的精神可以被宣扬,但很难具备操作性。

        不过,让,作为个人的修养和境界,作为人生的智慧,作为社会公德的标准,今天也依然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生活中,让路、让座,给别人让出物质空间;礼让、谦让,给别人让出精神空间。孔子自己践行“温、良、恭、俭、让”,这样的以礼让为主流价值,是中华文化长期稳定的一个重要内涵。

        时至今日,人无时无刻不在竞争和选择之中,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现状,正当竞争是一种美德,有利于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性。为了更好地解决竞争带来的矛盾冲突,需要同时培养礼让不争的美德,在竞争过度的时候需要用“让”的思维方式来调节。这样,才可能达到平衡、秩序、和谐、安居乐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167天,8.1泰伯三让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