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丨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

这一章,我们换了一个看待自我的视角。我们不再从个体的角度上看,而是从关系的角度上看自我和自我发展。也许,你会有点疑惑,在关系的视角下,要怎么看自我呢?这一讲,我想说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角色。

角色影响我们的行为

角色这个词,最初来自戏剧,说的是演员扮演某种具有典型性格的剧中人物。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角色,不只是正派反派这样的角色,也不是警察囚徒或者经理主管这样的社会角色,而是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这种契约是很隐秘的,如果不留心,经常会看不到。

在一段关系里,你随时随地都在面临着一些行为的期待,因此你随时随地都在扮演着某个角色。

这个角色决定了你会怎么想、怎么感受、怎么说话、怎么行动。人生如戏,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扮演一个角色的时间太长,入戏太深,就把这个角色当做了唯一的自我。

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一个刚毕业的学弟请教我,他要不要加入一家心理类的公司。这家公司在国内发展得不错,但是他们是做身心灵运动的,无论是宣传策划,还是课程内容,都有些神神叨叨。我想了想就跟他说:“如果从挣钱的角度,也许可以去,但如果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不要了。他们挣钱的方式是通过兜售别处世界的幻想,来让我们逃离生活中真实的困难。”

真是很巧,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个记者问我,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类似身心灵的培训班,用很夸张的宣传来敛财,也有很多人受骗上当,你怎么看呢?我想了想说:“我不知道。”同样都是关于身心灵的,为什么我的说法会那么不一样呢?

这是因为在这两段关系中,我的角色和位置是不同的。

在第一段关系中,是学弟在问我职业规划,他期待我作为心理咨询的资深从业人员,给他一些个人发展的建议。我接受了这样的期待,自然就会强调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对于他,我很难说出“我不知道”,这不符合他对我的期待。

当那个记者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其实对我也是有一个角色期待的,她期待我扮演一个正统的、科学心理学代言人的角色。如果我接受了这个角色,那我要说的自然也是关于身心灵运动如何不靠谱。可是我想了想,我要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吗?好像并不是那么想。很神奇的是,当我知道自己不想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原来那些几乎冲口而出的话,忽然就没有了说的欲望。我会想:我真的了解身心灵运动吗?也许并没有那么了解。

所以你看,角色就是这样,它以一种不知不觉的方式规定了你的言行思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当别人跟你说一件事时,他对你是有角色期待的。这种角色期待提供了你行为的线索,让你不自觉地想去顺应这种期待。而这,常常就是影响我们的行为关键因素。

语言要求和角色期待的矛盾

我有一个来访者,她来见我,是觉得自己太没主见了,希望能够更多发表自己的看法。怎么没主见呢?她到公司已经一年了,公司开讨论会的时候,她经常不知道要说什么,有时候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要说了,结果领导就散会了。

本来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可是前段时间,她在公司里遇到一个大姐,大姐非常热心,跟她说了一大通职场规则人生道理以后,跟她说:“你啊,我觉得你什么都好,人也很聪明,就是太不愿表现自己了。人前还是要学会说话的。”她听了自然就说:“是是是,感谢大姐点拨。”过了几天这个大姐又来了,又是一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走之前又说:“你啊什么都好,就是太不愿意表现自己了。”她又说:“对对。”

慢慢的,她也觉得不太会表现自己是一个问题,就来咨询我。我说:“我觉得你挺成功的啊。”她奇怪地看我,问我哪里成功了。我说:“你成功地扮演了一个需要指导的职场新人的角色。如果你改好了,那大姐上哪里指点江山去呢?”她想了想说:“对对,那个大姐虽然这么说,可还是很喜欢我,每次都来跟我说话。我旁边有一个同事,人很能干,很会表现自己,大姐就非常不喜欢她,从来不跟她说话。”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语言上,大姐是希望她能够变得更成熟,更加善于表现自己。但是在关系中,在角色的期待上,大姐却把她固定在了一个“不会表现,需要指导”的职场新人的角色上。显然,她也接受了大姐对她的这个角色期待,甚至还享受大姐对她的照顾。她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个角色,让她很难做出改变。

这种语言要求和角色期待上的矛盾,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我经常碰到一些很焦虑的妈妈,一边说:“老师,我的孩子太没有自主性了,我就希望他能主动做事。”另一边呢,又帮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她没有意识到,在角色的期待里,她已经把孩子放到了一个“没有主动性”的位置,当然孩子也把她放到了一个“什么事都有我妈呢”这样的位置。这样,无论她在语言上怎么要求,孩子都很难发展出自主性。

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

讲到这里的时候,也许你要问,那我怎么才能调整我的角色呢?

我想说三点。

第一,在回应对方之前,你要先想想,他把你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而你真的想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吗?

有时候我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会跟我说:“老师遇到你真是太好了,我总算是有救了。”他热切期盼的眼神是很受用的。这时候我就要想,我能做他的拯救者吗?如果我承担了这个角色,那他会不会觉得改变他是我的责任,所以自己就变得更无能了呢?所以我就会这样回应:“我可当不了拯救者,但我很愿意跟你一道来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当我这么说的时候,我就把解决问题的责任又给了他。

第二,如果你和别人相处时,已经有一些不舒服了,那你就要思考,是不是我的位置或者角色有问题了。

通常这种位置角色的错位,是我们没有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试图去替别人负责。有一个朋友,我们叫她小A。前段时间小A来找我,说她跟大学的好朋友闹翻了,问我该怎么办。

这是这么回事呢?小A毕业已经工作好几年了,有一个好朋友,研究生刚毕业,正在找工作,问她应该留在北京还是回家乡的城市找。小A想了想说,当然应该留在北京了。还很热情地说,你可以先住我租的地方,慢慢找工作,等工作找好了再来找房子。

结果那个朋友找工作并不顺利,两人就开始有摩擦。看起来都是一些小事,但更深层的原因,是那个朋友对小A有怨气。朋友想:“当时是你建议我留在北京的,现在工作不好找,都是你的错。”

小A当然没法承担这个角色。可是她的回应却是,抱怨朋友不能干,抱怨她不好好找工作,不能吃苦。当小A这么抱怨的时候,她已经把决定朋友命运的角色放到了自己身上。言下之意:责任还是我的,只是你自己没做好,才会这样。这就是一种角色错位,让两个人的矛盾,越陷越深。

第三,如果你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你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当然前提是,你要真诚地相信他有你所期待的那一面。

期待的力量是很大的。

上节课,我们讲到的美国传奇教师——马尔瓦·科林斯( Marva Collins),通过相信孩子们能行,就把一些街头混混变成了好学生。

前段时间我跟女儿去电影院看了一个动画片,叫《大坏狐狸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狐狸从鸡舍里偷了三个鸡蛋,本意是要等小鸡孵出来以后吃了它们,结果那三个小鸡一出生,就跑到狐狸跟前喊“妈妈”。“妈妈”这种巨大的角色期待让狐狸根本没法吃它们。后来,狐狸就真的承担起来保护它们的角色,变成了它们的妈妈。这就是角色期待的神奇力量。

最后,我想谈谈角色和自我发展的关系。我们经常说,人有很多面,要发现未知的自己。这是什么意思呢?从关系的角度,你就能理解。因为你能在关系中扮演很多角色,所以你的自我就有了很多的可能性。

什么是个性呢?其实就是我们在关系中习惯扮演的角色。角色既是限制,也是改变的方法。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固定在某个角色中,那么这个角色规定的言行举止就会变成你的个性。久而久之,我们就忘了自己还有的其他可能性。而我们的自我,也很难有进一步的改变和发展。而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尝试很多不同的角色,发现自我的更多面,自我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结一下,今天的课我们讲了关系中的角色。讲到了角色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以及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其实,所有关系的沟通,都是一个隐性的角色分配过程。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要怎么识别不同的角色呢?


今日得到

1、 角色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我们在关系中的角色,影响着我们的言行。

2、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第一,回应对方之前,先想明白对方把你放到什么样的角色和位置上,这个角色你是否接受;第二,跟别人相处感觉不舒服时,要考虑是否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搞错了;第三,如果你对一个人有期待,要像你期待他的样子对待他,前提是你要真诚的相信他,有你所期待的那一面。

3、期待的力量是很大的,人有很多面,在关系中扮演多种角色,所以人的自我就有很多的可能性。

4、个性就是我们在关系中习惯扮演的角色。角色既是限制,也是改变的方法。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固定在某个角色中,那么这个角色规定的言行举止就会变成个性。久而久之,就忘了自己还有的其他可能性。

5.所有关系的沟通,都是一个隐性的角色分配过程。


思考与行动

最后,布置一个作业:我想请你观察,在一段日常的关系中,你在扮演怎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怎么规定了你的言行?如果你要换个角色,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在共修群中我扮演的角色是组长/教练/大姐大/“带头大哥”。这个角色规定了我的言行:以身做则、督促、提醒、维护群规与群氛围、答疑解惑、为其它伙伴做好服务……这样角色,已经让我不舒服有一段时间了。最近我时常在想,我能做别人的拯救者和教练吗?这是我来践行群的目的吗?这是我喜欢的角色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明明是平行世界与平行关系里的人,想要改变的意愿也明明是伙伴自己的责任呀,我们只是碰巧结伴同行而已。如果我接受了这样的角色期待,一直去扮演这样的角色,是不是反而与每个人要改变的意愿事与愿违呢?

当意识到这些之后,我换了角色,把教练角色换成了陪练角色(我们互为陪练),把组长角度换成了伙伴角色。既然是陪练,就没有指导他人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而别人只是恰巧陪伴我们走一程的那些人,起到的作用充其量只是让我们能走得更远而已;既然是伙伴而不是组长或“执法人员”,那么就没有义务与责任去纠错,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到责任、为自己的违规买单——可能是经济上的买单(乐捐),又可能是自信与自尊损失的买单——因为,每一次找理由与灰色地带行走,要付的代价是自己给自己在暗地里不断扣分的过程……当想明白这些后,我做了一系列言行上的改变。当有之前角度的自化会反应时,我就问我自己:你是主角还是教练?你是别人的陪练还是别人是你的陪练?正确答案当然是:我是主角,别人是我的陪练;伙伴是自己的主角,我是陪伴者。

我希望像法国作家加缪所说的一样:“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对,走在我的身边,我们做终身成长的朋友与伙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23丨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