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公知胡适杂谈

前些日子看诗词大会时,刚好看到一个专家做点评。谈到谐音,说古人含蓄委婉,是啊,想要别人留下不说,折根柳枝,来得文雅许多,确实是一种艺术。但这样的艺术一变形,一扭曲,又常常变成不能直面现实、不说实话的毒瘤。每到困难时这个毒瘤就格外显眼,所有人都想要除之而后快。五四时试过,建国后也试过,都没有成功。

同一个事情,盛世时是艺术,祸乱时则为毒瘤,是深深嵌入我文化基因的两面,要趋利避害,绝非一日之功。这次冠状病毒又引发了激烈的言论批评。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在我看来,做批评的佼佼者,非胡适鲁迅等人莫属。借此机会,想谈谈那一代公共言论家的轶事。

民国风在网络上热度很高,很多人喜欢将一些民国名人冠以国学大师的美名 。其实,民国风流人物众多,并非人人都可称国学大师,我觉得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主将还是不称为好。国学并非广义上的中国文化,特指和封建王朝一道日薄西山的传统文化,即为旧文化。胡适等人一生致力于打倒旧文化,推广新文化,在此角度上看,再称他为国学大师,是否反而是对他真正的事业不认可呢?

按今天的说法,胡适大多数时候是一个公共批评者,是公知。但他是一个有理想的公知,他的理想就是推广他的新文化,可谓终身不渝。我们今天看胡适,鲁迅等人,总觉得他们是高高在上的言论家,簇拥众多,写的东西影响很大,是投枪是匕首,无所不能。其实,这可能是个误会。如果他们自己当时也这么想的话,那就是傻到家了。

文字的力量毕竟有限,远远不如物质的影响直接。不说那时的读书人少,且未必是读书人就会受他影响。他说要反对旧文化,那些村里的乡绅会信他的么,别说当年,就是现在村里会吟诗作对、写大字的人还能赚到烟酒钱,你让他们别干了,他们肯定是不会听的。至于那些世俗中信奉实力说话的政治家,也许会说几句客套话,真信的基本没有。你用文字去讨伐他,可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很可能像方舟子那样会被打。

例如,胡适反旧文化,反封建迷信,提出要拆庙毁佛。 有次,他应邀去广州的中山大学讲学,但主政的陈济棠是个佛教徒,认为他说的那套是歪理邪说,等他到了广州才找了借口把活动给搅黄了,还把他赶了出去。这确实很没面子,好在广西的李白集团可能真信了他的邪,把他接了过去。也不知真假,胡适在文章中说,李宗仁把广西省里的庙全拆了,只给自己信佛的母亲留了一座。胡适在文中大大表扬了李、白一番,对陈也没法大加鞭挞,因为用处不大。

这样的日子叫做仰人鼻息,真不好过,因为胡适和他们思维方式压根就不同。他需要的是一个知己,一个和他一样具有逻辑思维,喜欢表达的人, 那两人在一起就可以聊上三天三夜。现在看来,新文化运动主将用的招数和现在的公知的招数大致差不多,一是把国外本来已经流行的概念拿过来,对大众进行启蒙。这一招大部分人都会用,用久了就不灵了。第二招就是对热点问题进行批评,这就需要点逻辑思维能力了,但如果没有对立面,只是痛打落水狗的话,也是不能长久的。最好对方也是一个和他一样“常有理”的辩论大师,大家你来我往,很精彩,才会有人看。良将易寻,一个势均力敌的敌人却不容易找。

现在看来,胡适等人的第一个“敌人”是辜鸿铭。辜鸿铭给人的印象是个老顽固,实际上是个不甘寂寞的家伙。他精通多国语言,对西方的了解不比胡博士少。可偏偏做了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他很喜欢卖弄,又会包装,在国内外名气都很大。这样一来,胡博士顽固的坚持新文化,辜先生顽固的坚持旧文化,你来我往,自是精彩纷呈,最后新文化传播的很成功,大家都知道了胡适,陈独秀,辜鸿铭提的人反倒少了。客观的说,新文化运动辜老先生有没有贡献呢,我认为有。至少,胡博士是知道的,有一次胡适在报上骂老辜,话说重了,老辜很生气,让胡适道歉,胡适还真做了。

无奈老辜年纪大了,没几年就挂了。一看大家都要事跟着失业,不知道是有意还是巧合,胡适鲁迅两个本来志同道合的人,居然分道扬镳了。两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各打一套工夫,看上去是在打架,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对方都不是自己的私敌,主要还是自己太寂寞,老是有话要说。鲁迅先生骂人很有一套,一个人把鲁迅小弟徐志摩和梁实秋都骂过,后来连胡适本人都抓过来痛骂,场面十分热闹,大家都还有点兴趣。

谁料天妒英才,没过几年,鲁大师也去世了,胡适这下真的感到寂寞了。自己资历越来越老,新文化信的人也还是那几个人。他一时没把持住,开始批评郑智,媚日言论频出,差点晚节不保。幸而蒋给他委任了个驻美大使,把他从泥潭拉了出来,总算得了善终。

如此一看,胡先生这些人仿佛也没那么传奇,但为何我们感觉受他影响很大呢?他影响的人未必很多,但至少影响了一个姓毛的青年。在后来,他几乎把新文化运动中提的那套全盘做了实践,连汉字拼音化都提上了日程。可以说,基本上完全肯定了胡适等人当年的事业。

胡适等人身上确实有值得人敬佩的地方。那就是至死不渝地投身于一件公共事业,不去凑那些热闹,不去碰自己也弄不明白的某些事。这看似简单,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民国公知胡适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