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贤德:我的打工点滴记忆
文章改变命运
吴贤德,962年3月生,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民,1998年以来,凭着自己拼命好学的精神,业余时间背着从二手市场淘来的二手相机,业余时间精心钻研摄影技术,拍的图片不仅被《河南日报》、《大河报》、《郑州晚报》等报纸刊登,还先后被《半月谈》、《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报刊,以及《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等摄业专业报刊。
翻开吴贤德的个人简历得知,1978年,父亲去世后,正在初中三年级作为家庭老大的吴贤德,为了养活一个14岁弟弟和一11岁、一个8岁两个妹妹,当时只有17岁的我,不得不放下书包,回到生产队和母亲一块参加劳动,从此成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地道道农民。
回到农村,大队干部看在父亲在生产队、大队担任会计多年的情份上,让我在生产队担任民兵排长,一天,我到大队部开会无意中,发现大部的《青年民兵之家》阅览室,阅览室里的书架上堆满各类书报。开完会,从阅览室里借出了《中国青年报》、《河南农民报》、《农村青年》杂志等报刊。
1980年10月,一天晚上,当我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阅读完从大队青年民兵之家借出的《中国青年报》后心中突发奇想,把山区青年读书订难写成稿件寄给《中国青年报》,一个月后,让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我寄给《中国青年报》的“山区青年读书订报难”稿件,被《中国青年报》刊登了。
山区青年读书订报难稿件发表后,很快引起县委宣传部和县邮电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当年我不但被县委宣传部评为全县优秀通讯员,还被县邮电局从农村抽调到公社邮电所当上一名山村邮递员,在邮电所工作期间,尝到读书甜头的我,白天拼命工作,夜晚拼命学习。书读多了,写的多了,稿件见报也多了。
打工圆梦
1991年3月,为了圆我心中的“记者梦”,我盲目辞去公社邮电所工作,加入了打工者大军,来到江苏吴江市(县级市)在连续10多天找工作处处遭到碰壁后,我心里突然明白外面的世界并不是我想象中美好,我肚里会写几篇文章的知识实在是太少、太少,凭着在报上发表的几篇小文章根本找不到工作。
家乡工作没了,在吴江又找不到工作,总不能饿死在吴江,就在我一筹莫展和走投无路几乎陷入绝望之中,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在盛泽街头盲目转街时,发现街头修理自行车生意不错,于是便发挥山区邮递员会修自行车技术,在盛泽街头摆摊修理自行车成了一名修车匠。
17岁失去父亲的我,在农村劳动锻炼了吃苦,白天在街头修车,晚上躺在租住在当地村民养猪废弃的,几平米低矮潮湿的小房里,心里不知有多难受,放着家乡好好的工作不干,放着晚上家里暖乎乎舒适的被窝不躺,跑到几千里外人生地不熟的盛泽街头修自行车、躺猪圈,如果不是怕老乡听见笑话,真想放声大哭一场。
街头修自行车虽然苦点、脏点、累点,但每天收入还可以,每天收入一二百块钱不成问题,90年代,一天收入一两百,一个月下来三四千,应该算高收入了,可是好景不长,当年10月吴江创办国家卫生城市,盛泽街头禁止摆摊设点,要是被治安联防队抓住了东西没收罚款不说,抓到派出所里绝不没好果子吃。
据卖水果的几个被抓的河南老乡说,在派出所里联防队把牙都打掉,那个年代的盛泽镇联防队员,百分之八九十聘的都是外地打工的,不心狠手辣当地招聘单位根本不要,说好听点是联防队员,其实就是地痞流氓和打手,今天就是黑社会。
我是91年农历二月份去盛泽镇的,盛泽镇是全国纺织工业重镇,九十年代,盛泽镇百分之八十都是外地人,一天晚上,天下着大雪,我到在盛泽乡下干建筑队堂弟去,夜晚房东突然通知说,联防队马上查暂住证,没有办暂住证的抓紧走。
那时我刚到盛泽没来的及办暂住证,我和堂弟抱着被子,在村边找了个废弃养鸭棚睡了一夜,躺在又臭又潮湿冻的浑身发抖低矮的鸭棚里,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要多难受有多难受,想想这,想想那,折腾一夜没合眼,满腹辛酸无处诉说。
盛泽镇街头不让修车了,还要找工作,从盛泽到吴江,从苏州到嘉兴,连续转半个月也没找到工作,有没有招工的?满大街到处贴的都是招工广告,可是人家招的都是开织布机和修机器的熟练工,并且都招年轻人,像我这样只会写几篇小文章的根本没人要。
车不能修了,工作又找到,衣袋里的钱也快没了,一个堂堂七尺男人,总不能让自己饿死,老乡们建议到离盛泽镇五六公里远,一个村子的村口路边闲置岗亭旁边修,我骑车跑去一看地方不错,第二天带着修车工具,把修车摊安在了这里。
从早上8点半支好摊子到晚上收摊,数了数当天收入,除去成本收入二十多元,一天,两天,三天……半个月,几乎天天如此,根本没有几个人修车,坐在闲马路边如坐针毡,随着天气转冷根本没生意,嘴唇和两只手被冷风吹的干裂的冒血珠。
咱们中国有句俗话说的好,不怕不挣钱,就怕货不全,为了增加经济收入,除修自行车外,再购买一台补鞋机补鞋,加台补鞋机,每天收入并没有多多少。看别人买甘蔗生意不错,买来去甘蔗削刀,跑到水果市场批发来甘蔗,就这样从开始一摊生意变三摊生意,收入也比以前好多了。
怕啥就来啥,生意刚好没几天,一天,我正在忙修鞋时,一辆警车开到摊位前停了下来,开始还当从车上下来几个人是来买甘蔗的,谁知这几人来到面前指着我说,岗亭周围不准摆摊,明天再在这里摆摊,我们发现把摊砸了……就这样又失业了。
再有一个多月就过春节了,两手空空拿什么回家?愁的白天夜晚坐卧不安,几天下来,人瘦了好斤,房东是个好心人,得知我天天闲着没事做,为我介绍了当地一个姓李搞装修的小包工头,从此我成了李工头手下一名小工。
要不是从小在农村练就了一身干体力活好身骨,这装修小工真干不下来,这位姓李的包工头心真狠,每天我的任务就是活水泥拌沙浆,早晨天亮赶到工地,他站在一旁指挥我,先把水泥沙浆活好,搬运瓷砖,浸泡瓷砖,几天下来,两手被水泥渍的满是裂纹往外冒血,晚上疼的钻心。
都说建筑老板和包工头没有几个好人,几乎个个都心黑手辣,对待农民工比旧社会地主老财“周扒皮”心都黑,农民工们把建筑工地包工头称之为当代“周扒皮”,建筑包工头心有多狠心有多黑,我算彻底领教了,以我跟着干活搞装修的姓李包工头亲身经历,我在他面前就是一个当牛做马卖苦力的,根本没把当人看。
看看每天都干的都是什么活,活水泥拌沙浆、搬瓷砖浸泡瓷砖是轻的,除了这些脏活外,看工地水泥、瓷砖、沙子快用完了,让我骑着人力三轮车立马去买,蹬着装着几千斤重水泥、瓷砖、沙子三轮车,没有一个人帮你一把,你知道累的是什么滋味吗?至今回想起来,头皮还直发麻。
猪圈精神
我这人是个死不服输的硬汉子,不管白天干活有多累多么辛苦,晚上只要拿出纸和笔都忘记的一干二净,仍然坚持在猪圈小房子里昏暗的灯光下读书写稿,常常一写就是大半夜,从不知疲倦,直到今天回想起来,也不知道那股拼命学习精神从哪来的,拼命读书和写稿为啥?后来我把那段拼命读书写稿精神,给起了个“吴江精神”和“猪圈精神”。
在吃住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为什么还有一股拼命精神?在盛泽农村租住猪圈的岁月里,苦头是吃了不少,但也获得了精神食粮,稿件经常出现在《吴江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苏州消费报》等报刊,有的还登上了《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华日报》等报刊。
你知道这些稿件在什么条件下写出来的吗?说出来真的让人难以相信,90年代,在盛泽租房相当难,盛泽有没有房子出租?有,当地人都愿意把房子租给夫妻两人住的,像我光杆一人租房子,人家根本不租,为什么?怕偷偷跑了要不到房租钱,把猪圈租出去,就是跑了也没有多少房租。
记得刚把猪圈棚租下来时,小房子里还有一股难闻的猪粪尿味,房东我们两人冲洗半天才打扫干净,打扫干净房东除给一张躺在上面东倒西歪,发出“咯吱咯吱”响木板床外,什么也没有了,好了年轻时学过木工活,从建筑工地找来几块废弃木板,用钉子钉个小饭桌,一个小櫈子,稿件就是在这样环境下写成的。今天的年轻人,包括我的孩子,几个孩能吃下这样苦。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1995年5月,《吴江报》在盛泽镇召开的优秀通讯员表彰会上,当时任吴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江报》社长吴延元得知我是来自河南固始县打工者,得知白天我在盛泽街头修理自行车,晚上不顾艰辛在租住小房里坚持写稿,当场安排随行的《吴江报》总编辑,为了帮助我在吴江尽快找到工作和通行方便,报社为我免费刊登求职启事,并为我办理报社特约通讯员证(证件至今仍在保存)。
创业郑州
一天,正在马路边摆摊修自行车时,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手拿《吴江报》来到修车摊找到我,自我介绍说,他是北京某纺织报驻华东工作站站长,问我愿意不意当记者?如果愿意第二天按照他给我名片上的地址去找他。我的“记者梦”终于圆了。
1998年9月,回固始老家收割完稻子,大脑突发奇想,人总不能在外飘荡一辈子,老了干不动了怎么办?靠什么生活?决定把土坯老房子拆掉,新建几间楼房,老了干不动工作回老家耕田种地养老,于是打电话辞去了苏州工作,留在老家把新房子建了起来。
1999年,房子建好,过完春节,苏州工作也丢了,总不能让青春年华付流水,凭着在苏州报社工作站工作多年经验,我把自己的工作地,从苏州转向郑州,有了盲目去苏州找不到工作经验,从公社邮电所里找来一堆《河南日报》、《河南农村报》、《郑州晚报》等郑州出版报纸,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河南农村报》有个“帮帮忙”栏目,这个栏目可以免费为读者刊登各类信息。
求职信息在河南农村报“帮帮忙”栏目刊登后,在老家等信息的我,先后接到十几个招聘单位电话,通过筛选,选定了郑州一家培训中心办公室工作。1999年5月,我背着装满衣物的行李箱来到郑州。在培训中心工作期间,我仍然坚持不改初心,白天上班,晚上在京广北路租住的小房里看书写稿。稿件不断被《河南日报》、《郑州晚报》、《大河报》等报刊采用。
街头卖报
2001年3月,过完春节,我和妻子从固始老家来到郑州,当时我在郑州一家培训中心上班,妻子由于年前盲目辞去幼儿园老师工作,来到郑州半个月,几乎跑遍郑州街头大小招聘单位也没找到工作。
一天,我和妻子在街头寻找招聘单位时,发现街头一报摊前,围了一群购买报纸读者,感觉在街卖报纸生意不错,回到租房里和妻子商量,决定在郑州街头摆地摊卖报纸,说干就干,第二天从解放路大河报一发行点批发一捆报纸,就这样妻子在街头当起了卖报童。
妻子是个很能吃苦和能干的人,每天为了在街头能找个报纸好卖的地方,总是早晨天麻麻亮就起床,骑着自行车去发行站批发报纸,连早饭都顾不上吃,蹲在街头马路边,一边把成捆报纸一份份分好,一边扯着嗓子在街头大声叫卖。
那时郑州街头卖报纸人虽然不少,但生意都不错,平均一天下来,收入一二百块钱不成问题,5月份,看妻子在街头卖报纸收入不错,我也辞掉了培训中心工作,加入了在街头卖报纸行列,起早贪黑和妻子一块在街头卖报纸。
“天天看报纸,能知天下事”是我为妻子在街头卖报编的一句广告语,没想到郑州街头不少卖报摊,从我们电喇叭里听到后,也把这句精典卖报广告词,录制到自己电喇叭里播放,满大街卖报摊电喇叭里,都能听到:“天天看报纸,能知天下事”。
重拾旧业
2002年3月,一位朋友在人才市场打电话告诉我,人才市场北京某报河南记者站在招聘记者,放下电话,我立即骑车赶到人才市场,负责招聘工作记者站长听完我的介绍后,当场告诉我说,你就不用参加笔试被录取了,就这样重新拿起笔杆子,再次加入新闻记者行列。
人在进步中成长,这次加入新闻记者队伍,心中萌生一个大胆想法,那就是为了更加体现新闻的真实性,从家里偷偷拿走全家人省吃俭用妻子积攒的300块钱,骑车跑到二手照相器材市场,买了一台二手佳能相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摄影技术。
为了学习摄影技术,一边买来大量摄影技术书籍仔细阅读外,业余时间,就背着相机骑上自行车穿越郑州大街小巷“扫街”,边拍边摸索摄影经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成功之门永远向坚持不懈者敞开,为了学习摄影技术,2002年至今已经用坏四五台从二手相机市场淘来的相机,包括现在手中用的尼康相机,也是二手相机市场淘来的。
吴贤德,河南固始县人,自由撰稿人。视觉中国、东方IC、人民图片、光明图片……旅游中国特约摄影师,固始县总工会外出务工人员总会联合会驻郑州农民工维权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