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作,你还有其他可能性


今日读《行动变现力》,里面有一个观点最近感受颇深——“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生根发芽。我们必须多播种,因为不可能一切都尽如人意。我们能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粒种子上。”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主动放弃了自己业余精进,不是因为变懒,是我想试一试真的像老板讲的,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工作上,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当然本身自己对工作都是全身心的投入,老板所谓的全部注意力无非是加班晚上回去再想想团队管理上的事情啊,业务还能不能在再精进上啊。


我就讲我做了之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自己的体验感上,虽然每天很忙很充实,但工作了10小时,回到家再想工作脑子真的要炸了。负面的东西琐碎还会将你萦绕,没有创造性的思考,全是徒劳,还多了份煎熬

第二就是相当于自断“其他成长可能性”,把自己逼到了墙角。如果工作能帮我带来更高质量的人脉或者不一样的视角还好,这也可以是一种汲取养分的途径,但是这两样都没有,而且自己还要向外给予能量,这是种纯消耗模式,自然也不长久。同时,我的成长和思考框架,更多的也就局限在工作的那一亩三分地,不见天日的感觉。


第三最最最恶心的是,你的老板看到你这么努力的工作,觉得一定是他画的大饼起作用了,以为他给的前景和希望都是别人趋之若鹜的,觉得你离不开他,离不开他的公司,肆无忌惮的恶心你。


突然想起笑来老师的书里的一句话“被蠢货鄙视为蠢货的境况,你认真感受一下。” 嗯,我深切的感受到了。



    于是,做出了调整,找回自己节奏,工作之余的精进与链接不能停,自我成长是可以扎根内心深处的底气与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读稻盛和夫老先生的《干法》这本书,他单方面强调让年轻人倾注所有注意力在工作上,我不能完全赞同的原因。首先年轻人本身对工作态度不端正肯定是要先自行调整,要有把一件事情做好、做精致的决心,而不是吃喝玩乐,浑浑噩噩。态度、方法有了之后,当平台和工作或者人局限甚至打压你的时候,你必须要有主观意识去划清界线,拓展更多的可能性。


给自己多播种一些种子,人人处处有惊喜。例如,自己加入笑来老师的定投践行群,在提升场外赚钱能力的同时,额外收获了睡后收入,同时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优秀战友。参与笑来写作训练营,参与到共创,与厉害的人一起工作,学习新技能,每天被滋养的是自己。这是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给我力量的世界。

祝福看到文字的你,所有的播种都会有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除了工作,你还有其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