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3

2021.1.25

很庆幸自己昨天把场次退货申请表提交了,另外系统也导了能导进去的层次明细,如果昨天没有做完要今天来做的话,我预计也要花上两个多小时来整理。如果上午花了两个多小时来做上次退货的事情,那么我上午做的这些事情都要推后了。今天上午的事情都是比较紧急的,虽然下午也能做,但是呢就可能会遇到一些其他的不利因素,自己不能完全掌控的事情,那样的话就有可能耽误自己的工作进度。由于昨天做了采购退货单,又提交了采购退货申请,今天上午我主要是把耐克的货款先申请,这是一件首要要做的事情,申请完之后我还要整理一些表音未付款,要有文件表格之类的明细要整理出来,第2个还有一些期货到货,虽然期货到货是下午做的,因为这些期货的货都是大货到货,需要我主管先看一下,这里当时也要整理出来。继续跟踪厦门的那张单子,因为周五的时候我没有收到。总部 it的回复,所以今天有发了QQ信息艾特了他,让他帮忙看一下,终于今天下午的时候已经搞定了。另外是要把不能饮用的残次明细,做一个申请不引用来源当着件事也是紧急的,所以这件事情我是放在第2件事情做的第1件事情我做的是耐克的货款申请第2件事情是申请不引用来源单。还有长期退货有超期的没有办法退的,那要退回店铺这。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突然想起来的一些要做的事情,就比如兄弟公司调货给我们之后要我们付款,但是这件事情今天没有找到一个计划之内的流程,我主管那边没有时间审,所以就还停留在我主管审核的这个阶段,明天他们要开预览会吧,估计也没有什么时间,但是这件事情还是要让他做,否则我就没有办法在预期内付款。还有一件事情是促销活动,因为23 24号两天有返利,之前申请的促销活动生效的这些促销活动都要进行反审,反审之后要改明细改日期,所以就反省了活动。上午的时候安排把这些反审的活动全部又重新提交。营运同事在稽核下半月的活动时,看有一档活动还是未生效的状态,问我是什么情况。20~22号这档活动有没有做?我说做了的,因为23号24号有返利活动,所以就在23号早上把这种活动反省了要改日期,我现在已经在把其他的活动都重新提交,改日期送审。我发现一面同事在问我类似的事情时候,我会有一些反感的情绪,我思考了一下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反感的情绪,我可能潜意识就认为对方要知道我这么做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或者我前世就认为对方应该知道我会这么做,或者是认为对方我跟他讲解了一遍之后他就会以后的每个时间段有返利活动,他都会知道有这样一个操作。当他问我的时候,我就觉得他是在怀疑我,而不是想着她是为自己的工作负责问清楚情况。所以我就会有一种反感的情绪,当我产生这种反感的情绪,当我想到了他是在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时,我突然又想起了几年前在合肥工作时我们会计核对我们的出差报销单,他当时就问了我这么一句,他说你会不会觉得。我核对你的出差发票是在为难你,我当时回答的是不会呀,那不是你的工作吗?那是你对工作负责的表现呢。他听完之后很开心,但是我真的当时没有办法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问我一句话,因为我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来进行的,并不是他认真仔细的核对了我的出差报销单,就是对我的一种不信任,这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就拿这件事情和云云同事问我促销活动20~22号有没有做的时候是一样的态度。但是几年前和几年后的我,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就觉得自己是不是越活越回去了还不如以前呢,为什么状态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所以当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就发现了自己的不对劲,我就发现了自己在对别人认真负责他的工作时,我产生了一种对她的敌意,这是我自己心里。不健康的一种想法,而且这种想法不利于自己做事情,所以当我意识到之后,我就觉得自己做错了,自己这种态度有问题,所以我就想着以后再遇到对方,因为他的工作职责。来跟我确认某一些事情的时候,我要把它想象成对方是在。为他自己的工作负责,而并不是在针对我。我们相互之间的配合,只是为了让工作完成的更好,更好的为公司服务。所以自己的这种状态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是需要多提醒自己,多警觉这种想法的产生。另外今天在营运同事问我另外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浮现了一些有意思的想法,一位同事拿了一个货号来问我这个货号是不是控价款,当时我第一反应是着急当心为什么呢?我第一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把控价款的明细插进了促销活动,当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就放了大错了,第一一档促销活动就要扣我50块钱,他发到这个画给我时有好几家店铺,所以如果我一旦插错就要扣好多钱,第二如果每一家店铺都卖了这个货品,那少多少钱都得自己赔。我的第1个想法是这些,但是在我第1个想法浮出来之后,我又想到另一件事。我做每一档活动我都有匹配控价明细,既然我都匹配过了,那这个货号就不是控价明细,那我慌什么呢?当我想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心里就不慌了,反而有一种自信产生。所以在我帮他去核对这个货号是不是控价款明细的时候,我就有自信这个货号不是控价款,但虽然我知道这不是控价款,但是基于对对方负责,我要把查询的结果截图给他看,让他知道这不是控价款,所以我也就是这么做的。从这件事情我就观察到了自己的两种心态的转变,第1种心态的转变可能是由于以前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不自信,因为为什么呢?我即使做了活动,我后面很少有再一次把所有活动检查一遍的这个操作,这个操作是我近两个月以来才开始做的,不是说我之前没有检查,是我之前有检查,但并不是每一项都检查,所以呢,就会导致别人问我关于促销活动的一些事情时,我会不自信,我会有一种担心自己做错的这种反应。所以我的第1种反应就是以往留下来的惯性反应。而我的第2种反应是,这一个多月自己通过做完促销活动之后检查给我带来的自信的反应。没想到唉,就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自己都会有两种心态的转变,我想如果以后就按现在做促销活动的这种状态去做的话,自己会慢慢的用第2种状态,第2种反应替代掉第1种反应,做完促销活动当然边做也要边检查,都做完之后再返回去,所有的活动都在每一项检查一遍,确保自己做的所有活动都没有问题,100%的准确率。当以后自己都这么操作的话,那么我相信我会慢慢的越来越自信在这件事情上。所以在促销活动这一项工作内容上这么做是完全有必要的。

我今天有感受到自己一直在期望时间过快一点,上午是比较忙碌的,我把自己要做的事情一项一项列在了我的记录本上,做完一件我就勾一件,我想起一件事,一件我就写一件,当我把事情都列在了我的记录本上时,发现自己竟然有这么多要完成的工作。所以上午我就在完成这些工作有的是完成了自己能操作的那一部分,然后等待对方的其他部门的一些审核步骤。所以上午我就尽量的用快一点的速度去做我要做的事情,而下午的话我的事情相对就减少了,但是因为上午是右手使用的比较用力吧,所以我的右边的手部肌肉会有一些酸痛,下午我的工作速度也放慢了一些,因为实在没有办法提到上午的那种效率,手很酸,所以我就放慢了速度,但后来虽然我也一直在工作,但是我心里产生了一种对时间快点过去的那种想法,我就想着现在怎么才3:30呢,我真想现在就是5:30了就想时间过得快一点。可能你会觉得我是闲的慌,其实我并没有闲,相反我一直在工作,我一直在不停的做事情。而且我甚至休息也就是休息了下下间隔一下,一两分钟的样子,间隔是为了让我的手稍微休息一下,我担心它一直用会更难受。我甚至在四五点的时候我都还在工作,因为我临时又想起了其他的事情要把它安排起来,就比如有一款货品要进行回收,回收之前我要确认一下每家店铺的数量跟明细,所以我就想到这件事情今天可以开始做,然后我就给店铺名发邮件问他们货品明细,等他们确认数量明细给我之后,我又开始提交我们趣步的一个推产数量,提交完之后我接着就把这些单据做了,因为这些货品要做退仓,这样一个行为那么退场就是要把货品从总仓退出去我要把这些货品从店铺调进总参等总仓接了货之后我再提交退款申请表。这些事情完全就是提前好多天做的,但是既然现在可以做那就提前做,提前做总比卡着点做更好。这也是我主管教给我做事情的一种态度,他做事情如果没有办法要抢着点的,他就抢着点,因为有些东西不是他想要就能得到的,必须要有别人给到他来做的他就做,如果他能提前做的,他一定全部提前做。所以这个工作效率也是从我主管身上学到的,当然我自己也有这种习惯,可能也会受她一点影响,毕竟他这么优秀,我都是把他当榜样来的的,很多东西我都会学他,这一点我也受了他的影响。说到向他学习,我想到一些事情,他家的氛围应该是蛮好的,从他整个的状态来看,从她跟她家人的相处来看,我能感受到她家的氛围是比较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在以前我们都还是双休的时候,他会在周末的时候陪着他这些老人家打牌打麻将,而且她也基本不去哪里,就是陪着家里的这些老人家打麻将,从他说他们家的一些事情来看,我能感受到他们家家庭氛围的和谐。另外从他带菜一般都是他妈妈做菜,他不会做菜的,他是从她妈妈家带有个习惯,在他们家他妈妈给他烧了每一道菜,他带过来吃了,每天中午很准时的会向我主管询问反馈意见,就今天烧的这个菜好不好吃?好吃在哪里?不好吃在哪里?就有这样的一个氛围在里面,而且他妈也不是那种很计较的人,或者是说小心眼的人,或者说心很大的人,应该说,因为我主管说这道菜怎么样怎么样之后,他会很认真的听取我主管的意见,然后下一次就改良做的更好吃,这就是虚心接受别人提的意见,而不是那种我都做了,你吃了之后还不说谢谢,还说这有问题,那里不好吃就不是这种心态。这倒是跟我们家有点相反,因为在我们家以前是我奶奶做菜做饭,而我爸是有点挑剔的人,所以他会反馈说这个菜煮久了。或者说下一次吃到某一个菜味道不够,他会说出来,但是我奶奶的反应就是我都做给你吃了,你还挑3挑4就这种。其实他们两个态度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今天理解到了,第1种情况是我主管妈妈主动问我主管今天的菜口味怎么样,这是一种主动寻求反馈的行为,而我家是一种被动反馈的行为,就我奶奶不会问你今天做的菜好不好吃,而是我爸吃完之后主动给他一个反馈,因为他的反馈并不是我奶奶想要的,而且我奶奶也没有问他今天菜好不好吃,所以对于我奶奶。来说他并不需要这种反馈,他要的是你接受我给你做的饭菜,如果能说一句好吃,那我会很高兴,如果说不好吃,那我就会不开心。所以我今天终于弄懂了,我们家和我主管家对于做饭菜之后反馈的这个行为的截然不同就在于这。可能是我受了我们家庭环境的影响吧,就许同学如果评价或者给我反馈。我今天抹一道菜做的咸了一点或者味道没那么好,或者肉老了一点,怎么样的,我就会不开心,甚至我也会说他我都给你做了,你还嫌这嫌那不好吃,你少吃点好吃的,你多吃点或者你好会说话,一点这个菜今天好是好吃,可能就是稍微有点大或者是什么的先表扬再提意见,我可能会更接受我甚至都是跟他这样讲,我就觉得我自己的这种状态跟我奶奶的那个状态是一模一样的,但是自从跟我主管聊完之后,我会有一点点转变,就是会能接受一点,来自别人的反馈,而且因为我跟许同学提过意见,让他说话的时候稍微委婉一点,如果真的不好吃,你就先还是夸一下我,再跟我讲,我也能比较接受,所以他现在跟我讲这些事情都稍微委婉一点。但是就这两天吧,这两个星期我因为从家里带了熏肉过来,就炒了带给我主管他们吃,因为之前跟他们聊过这个吃菜要反馈的这个话题,所以我就主动问了我主管菜好不好吃,因为我想得到反馈也想用这种方式去对待我主管,他们第1次做的时候他们说太肥了,太油了,大蒜放小了没吃完,并且他们建议我下一次做个熏肉要多放点大蒜,要把油熬一下会更香更好吃,在他们给我反馈之后我就知道了,我这一次做这个熏肉的时候没有熬油是直接炒的,所以比较肥,切的也稍微大了点,我感觉一口11块能吃,但是因为我没有熬油,所以一口一个或者一块是有一点点不太适合的,所以听到他们的这种反馈,并且而且他们不仅给了反馈,还给了我提升的一些建议,我非常的接受,所以我这一次就今天又做了带过去又问了他们什么,感觉他们说今天的非常好吃,全部吃完了那我就知道了,所以从这个小行为来看。自己也从被动的不交流不问反馈转变成了主动问反馈,主动的向他们请教怎么做更好吃的一些方法,这也是一种思维上的转变,行为上的转变。不仅是这次做熏肉的这件事情,就今天我主管让我查一下工服的库存情况,店铺同事要买工服给了我几个货品明细,一开始我不太好怎么去找方法把这些明细弄出来,因为这些货品它有的是期货到货,有的是工服的折扣到货我就要先区分出来工服到货到了多少,现在有多少库存,所以我就要查采购到货的情况,采购到货的情况,要查工服的采购到货情况,查完采购到货的情况之后,我还要去批一下现在的库存情况要坐两个步骤如果没有这两个我就没有办法得到我主管需要的结果,一开始因为思路不清晰,一个一个货号查查采购的货,查完之后又没有办法得到库存,而且也没个明细,没个表什么的说一句嘴里说一句太宽泛人家不知道,所以后来当我想清楚了之后,我才把结果做出来,因为我要知道工服的期货到了多少工服现有的课程有多少,所以我发表整容出来之后发给我主管,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打算问我主管我这个表做的合不合适,他能不能用,然后后来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我说如果你看一下我发给你的那个工服情况表,这种情况你能用吗?可以用吗?他跟我说可以用挺好的,我已经发给零售,让他们自己去选工服了。这也是一个很小的行为的转变,但是就这种小小的转变,就让自己的思维完全的不一样,像我之前肯定是不会问反馈的,发了表了之后给我主管,他没有说话我就当成是他没有意见,我做的可以,但今天我是主动问了他,并且在他那里得到了正向的反馈,我内心是一种喜悦的心情。所以这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交流,让我自己也会产生一种自信,而且对以后自己做这类的事情也会充满信心和在思考上面的一些积极的作用。像我一开始拿着这件事的时候,还是按之前的一种工作习惯去找采购到货的到货单,但是呢,后来通过思考我要什么东西根据自己要的东西去导表,那样才是一个正确的做事方式,所以我就为自己今天的这一点点小小的改变开心。我真的是觉得自己这三年在这公司心态上的转变,比技术上的转变提升要多得多,就像这种小小的转变,小小的改变真的很多,而我也发现了自己这三年的成熟状态比之前工作的三年的成熟状态好了很多,我觉得这三年在这里能让自己在心智上思维上有这些成长,我也觉得挺值了。未来三年我可能会着重把它放在技术上的提升,之前并不是没有想过要在技术上提升,但是心里总觉得要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先改良,日后就技术上的提升会更容易一些,毕竟都是文字性的工作文字性的理解内容,你如果文字性的理解内容没有理解透,那技术上的事情你就更难的去把它做好,做的有提升,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挺不错的一个提升的想法。其实如果自己这些年没有一些思维上的转变,我可能真的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有那么多的小问题,那么多待改善。这也可能源于自己对自己这种情况有一点意识,只是说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去改善自己的这种状况也好,这几年自己有意识的去改变自己,在思维和心智上有都有所成熟,有所成长。我记得我第1次接触网课是鱼姐姐的生活逻辑课吧,当时就觉得虽然线上上课是第1次,但我觉得这门课我是真的上得去了,也替自己勇于敢于去线上交费学习的这样一种行为感到开心,正因为上了这一门生活逻辑课,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思想上面的思维上面的不足,而且也找到了改善的一些通道,并且学完那门课程之后也刻意的练习了一个月就那样我对自己的。思维,理解能力,做事方法,行为,都有一些更深的理解,以及能够观察到一点自己做事的方法和行为。像之前我是没有办法去观察到自己的这种行为的,因为都是行为先行思维在后,当我做了这件事情之后,我才去思考这件事情,具体这样做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更快的效率,我基本都没有,我都是按着惯性来做事情的,所以我经常出一些小错误,经常自己要贴钱,就感觉自己是带资来上班的我甚至还这样安慰自己,说为自己做错的事情负责。所以也是因为那一次参加了线上课之后,后面就接触了更多的线,上课也看了一些书,在这样的环境下改善了自己的情况,自己也得到了一些成长。我还蛮喜欢这样的,自己的就能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也愿意去学习这样的状态,这样的自己。但现在我觉得我更倾向的是,能够自己想办法想出来,或者是自己先思考自己能不能做出来,或者有没有必要去学这一门课程现在是会去筛选一些课程,以前是还没有到筛选的阶段,就是汉历课程就想学,但是呢,因为实际情况经济能力什么的没办法允许,就只能挑着选,而现在是自己会去筛选一些是否适合自己的课程。就比如有一个公众号推行了写作,还有一些职场上面的学习,这些课程都蛮吸引人的,我虽然关注了一年多,估计也有两年了,但是我从来都没有,虽然有冲动想要去报课程,但是总有那么一点点犹豫,总有那么一点点不想下手想法,我就一直没有下手就一直处于观望的状态,后来我也想清楚了,那些写作课更多的是讲一些技巧,而我心里隐隐的没有去报名,是觉得这是我后来发现的啊,一开始我是没有发现的,只是觉得有些犹豫,在报名的时候后来我是发现了这其实并不是我所看重的,我所看重的是要有内容,没有内容再多的技巧都于事无补,所以这才是我迟迟没有下手的原因。另外一个职场课我也没有下手,我总觉得他们这些职场课可能会跟我的那个生活逻辑课有一些类似,但肯定会更全面,但是我觉得就我这个工人已经工作了这么多年了,这些课程可能更多的是针对于职场新进的小白或者是面临着升值这种压力的人他们去学的,就我目前这个工作以及我们公司的一个实际情况,我觉得暂时会不需要我去学这个课程,或者说不太适合我,所以呢我就没有去报名。我就对这两个课程非常的印象深刻,因为这两个课程是我关注最久十一最久的两个课程,到目前为止我都很开心,自己没有下手没有报名。还有一个公众号推行了鱼苗写作课的VIP,他是说这样的VIP有自己单独的项目就是写作,当时他这里不是成交技术啊,就是有一些其他的附加值,刚开始我为错过了这一场VIP通道去加入这个写作群,我还后悔,因为当时第1次发布是1000块,后来第2次发布是1600,涨了600块,我犹豫了再三还是没有报名,因为什么呢?我现在是在语音写作自己做,而他做的是写作教学还有一些其它附加值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我觉得我现在语音写作也是可以。我为什么还要去报一个其他的写作课,难道是为了人家的附加值吗?那我先把自己的语音写作做好了不行吗?那样不也有一个提升吗?最起码说话流利度逻辑思维表达能力,这不都可以学吗?如果我现在可以锻炼这三个技能,我为什么要贪多呢?我为什么不先把这三个技能好好学下来呢?所以我想到了目前自己在做的事情又对比一下,没有报名的这件事情,我心里的那种不平衡感就消失了一大半,甚至是很多很多,后来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了,就想着先把自己这件事情做好了,也不要去贪多,就现在能锻锻炼三个技能,这已经是非常多的了,所以为什么还要去遗憾没有报上其他的课程呢?

虽然上面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很小的事情,可能这些小的事情在单键发生的时候并不觉得它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是当这些小的事情汇总在一起发生在我身上的转变时,我就觉得它的力量真的非常的大。这可能就是他们说的积小成多的一个原因,当一件小事自己发生了转变,又一件小事发生了转变,那么很多很多的小事都发生了转变的时候,无形之中把自己身上的一些以往的不那么良好的习惯,慢慢的就给我转变过来了,或者说不那么优秀的思维方式,就慢慢的就给我提上来了。所以我一定不会去想,看我身上发生的每一件小事,以及我的每一个小小的思维上的转变行为上的转变。

也许跟别人比起来,我身上发生了这些小小的转变,可能人家10来岁20岁左右就已经成长成为优秀的品质了,但是我为什么要跟别人,别的别人什么时候成长的更优秀,关我什么事呢,所以不要去跟别人比,看到自己成长进步就可以了,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一样,如果要人比人,那不真的是比死人了。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只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就好了,然后去判断一下别人身上的一些优点,可以拿过来的就拿过来放在自己身上使用。

今天虽然手很酸很疲惫,但是我回来还是自己做了饭,当然我做饭会考虑今天做什么菜,可以让我的手省力一点,可以方便一点,简便一点。所以今天晚上的菜我是在路上,下了地铁之后临时想出来的,蒸了腊肉腊肉炒腐竹,腊肉蒸一下就熟了,只要把油熬一下,你很快会熟腐竹用水烫过了就是半熟的成品,这两个菜炒在一起,再加上昨天剩的两个大蒜,那是又美味又省力,所以我今天晚上炒了一个腊肉炒腐竹,另外炒了一个包菜炒蛋,因为腊肉炒腐竹相当于有一点荤,那就炒一个比较素一点的,也不是全素又带点蛋,包菜也是比较容易熟的,但就不用说了,也很容易受把这两个菜结合在一起炒自己也不会那么辛苦,所以我今天晚上的第2个菜就是包菜炒蛋。两个菜总共用了一个小时二十几分钟。包括蒸菜,烫菜,炒菜这些步骤反正今晚的菜非常的满意,而且自己也不算很辛苦,但是自己守吧,我总觉得还是要进行疏通一下,我感觉太酸了,可能还有淤血,就是不活化咯咯咯的响关节这里肌肉那边又很酸,我可能是这些天用肉手用过量了,所以导致这样酸痛当时未来的这些天我估计自己都不会那么闲可能这个手还得算一阵,也只能是尽量的提醒自己做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让右手得到一下消息,这样自己就不用那么酸痛。

奶奶预计明天出院,听说他明天可能出院又想吃饺子,我妈今天就去街上买了三斤饺子皮,三斤肉,又买了胡萝卜,买了玉米,买了猪肚,买了猪脚就等着他明天回来做给他吃,熬汤给她喝。奶奶现在真的是老了,就像个老小孩一样,撒娇耍脾气,耍性子,今天想吃饺子,姑姑去给他买饺子,发现饺子店不开门,给他买了碗米面回去说不吃不好吃要吃饺子,后来又出门去给他找饺子买饺子给他吃,买了饺子回来就说今天这饺子不好吃,有什么味不吃,反正就是各种小性子要依着她。然后听说饺子不好吃,姑姑他们就在远程说回去给他做,那谁做呢肯定是我妈做呗,小吴他们在深圳又没办法做,但是呢,他们又会说要做什么吃做什么吃,其实我对这种行为有点不感冒,当然他们关心他妈妈是很正常的,是我觉得这种行为好像在遥控我妈似的,可能是我一个人这么想吧,也许他们不那么想,可能我妈对我奶奶尽孝是应该的,这我也不反对,只是我觉得我姑他们没有办法回来为了理解但是我就是不太喜欢他们那种远程遥控死的回来给他做什么吃做什么吃的,就说的好像我妈不会做似的。我是不太喜欢他们这种说话方式的,也许他们没有这个心,可能是我自己想多了,但是我觉得这种虽然他们没有这个心这种边界感他们也没有。家最大的问题就是都没有边界感,这就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我的好像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我要做的就是你要做的,你要做的就是我要做的就很混乱,没有小家的概念,所以我其实也不太喜欢这种没有边界的,像我这种人又比较懦弱,一不留神就被人家侵犯了边界不自知,所以我还是有一些抵抗跟他们生活的太近,或者对他们说的这话很敏感所以我一个反应就是不搭话不接话,保持距离。我现在心里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些想法,就我故意不按他我们家常规的这种操作方式来做,就比如我一个月回去一次这种频繁性的回去,我就不需要每次回去都买东西给奶奶吃,那如果哪一次没奶他们知道了,就在群里提醒我说回去要给奶奶买点吃的奶,年纪这么大了,什么什么的先孝敬她,我就想象这样一个场景,然后他们这样说我,我就把自己的情绪全部发泄出来,就跟他们对着干一次。就我会有这样的一些想法,就会有这样的一些情绪就想着在心里去跟他们干,其实是因为我实际没有跟他们干成,甚至是自己时间没干跟他们这么干,所以我就在心里想想,其实这种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到,所以才在心里想象,如果实际做到了,心里就不会想那么多了,这其实自己心里想也就是在自我耗能的一种方式,对自己其实挺不利的,而且这种事情想多了自己的心情啊都会受到影响,就我自己在想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其实是在自我消耗的,我其实并不开心。我其实是希望自己可以正常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呢,我也要注意自己的措辞,但是因为我长期没有表达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想法,我可能在一开始表达的时候言辞可能会比较犀利,会比较伤人比较有刺的这种感觉。所以我其实是一直都没有这样做过,如果这样做了之后,我相信我整个人的状态会更好。所以真的如果有这样子的机会,我希望自己可以把握表达出自己的真正的想法,其实他们一点不了解我。他们以为我是那种乖乖女,很顺从,其实我表面上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也有不顺从的一面也有很叛逆的一面。只是那叛逆的一面没有被表现出来,他们就以为我只有很顺从的一面。其实这顺从的表面是因为我懦弱,外在的体现,我叛逆的那一面,我争我的其他面没有全部被表达出来,所以我的整个状态其实不是很好,而且有时候很多会想象这些场景,自己去跟人家干架,自己去跟别人吵架,这种状态就是因为自己的一些情绪没有被得到正常的表达,所以就会在心里演戏。其实就像我那个朋友跟我讲的,我就是不不不太勇敢,不太敢为自己勇敢不太敢做一些事情,都活了20多年了,都这么委曲求全,过了这么多年了,他说你为了难道还要委曲求全,这几十年过去了,你真的可以为自己做点什么了,有他那天跟我说的这些话的时候,我还挺刺痛的。这些事情我从来都不敢面对的,这些自己懦弱呀,委曲求全的这些里面,我都从来不敢正视,也从来不敢把这些词词说出来,但那天被。朋友讲出来之后,我真的很刺痛。但是就当天他跟我讲完之后,我好像就对这些词也没有那么反感了。甚至我都有点敢承认自己这些面,也希望自己能够勇敢的为自己活接下来的这些年,我也希望自己慢慢的改变懦弱委曲求全的这些消极面,我希望自己能勇敢一点,为自己站出来,为自己争取的行为多一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