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典文学《心》:夏目漱石用温柔的笔触,深刻解剖人性之难以捉摸

夏目漱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日本近代的文豪、国民作家,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可以与鲁迅先生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比肩。

而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也深受夏目漱石的影响。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读了许多夏目漱石的作品,1914年夏目的新作《虞美人草》在《朝日新闻》上连载,鲁迅先生为了能及时追更新,还专门订了这份报纸,之后单行本出版,又亲自购买。

再后来又买了《漱石全集》,直到逝世前十日,还买了全集的第14卷。

在1933年发表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先生写道:

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里和波兰的显克微支。日本的,是夏目漱石和森鸥外。

夏目漱石在鲁迅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夏目漱石一生的作品很多,在国内最为人知的应该是《我是猫》,算是畅销书了。

相比《我是猫》,《心》的知名度要低很多,但它的文学价值非常高。

在日本,几乎所有的高中语文教科书里,都要收录这篇小说的精华部分,还有不少学校会指定《心》作为假期的阅读书目。

凡是接受过高中教育的日本人,几乎不会有人没读过这篇小说。在各大出版社的受欢迎文库统计中,《心》也经常占据首位。

可以称得上是读者数量、受欢迎程度和研究对象方面的三冠王。

作品风格方面,《心》跟《我是猫》也不太一样。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处女作,属于早期作品,这个时期他的作品,擅长以揶揄的语气,揭示人性的自私以及不道德之处,幽默诙谐,针砭时弊,与鲁迅的文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心》则是他的“后期三部曲”之一。

夏目漱石的生命很短,去世的时候年仅49岁。1910年,他因胃溃疡恶化住院,一度濒临死亡,这也极大地改变了他的创作风格,使其后期作品偏向于消极沉郁。

一、日本文学中的颓与丧

以上是对作者和作品的简单介绍,回到本书,《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它是以“我”的叙述视角,讲述了一个我称之为“先生”的人的故事。

大学一个暑假,我在镰仓的海边偶然结识了先生。

先生表现得冷淡、疏离,我却情不自禁想要去接近他,几次接触之后,终于与先生建立起一种“能够到他家中去做客”的关系。

先生学识丰富,拥有一份不用出去工作也足以生活下去的家业,有一个美丽温柔的妻子,两个人很恩爱。

但他却是个与这个世界始终保持着疏离感的厌世者,没有什么朋友,除了妻子之外似乎也没什么亲人,整日里无所事事,觉得这个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都很无趣。

从与先生和夫人的交往中,我零零散散地了解到一些先生的过往。

他的父母在同一段时间内相继死去,他曾被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欺骗,在财产问题上吃过大亏。

他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在临近大学毕业时突然死去,是非正常死亡,先生的改变,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他每周都会去给这个朋友扫墓,且只自己一人去,连夫人都不许跟着。

我渴望了解先生,先生也承诺,有一天或许会将他的过往告诉我,现在还不愿讲。

以上便是《心》这个故事的开端,零零碎碎的线索,让我们多少可以猜测得到,先生有一段伤痛的过往。但先生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这些疑惑,吸引着我们跟随作者继续往下走。

读这部分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有典型的日本文学作品那个味,就是那种颓、丧、沉郁的感觉。

当然,我读过的日本文学作品并不算太多,基本就是在国内比较出名的那几位,除了夏目漱石之外,还有像村上春树,川端康成,渡边淳一,太宰治,以及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等。

然而,就在我读过的有限的这些日本文学作品中,似乎每一部,都有人在自杀,都弥漫着一种颓,丧,厌世的情绪和氛围。

我常常觉得,中国文学作品里的苦难,大多是向外的,是环境加诸于你的,比方说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余华的《活着》等等。

而日本文学作品中的苦难,则是向内的,就是人内心在那纠结呀,痛苦呀。

所以很多人不喜欢日本文学作品,觉得总有点富贵闲人的无病呻吟感。

我自认并不是一个过于敏感细腻,过于悲观的人,就我本人而言,我也更喜欢那种有波澜壮阔史诗感的作品,或者是那种有极致而浓烈的情感的作品。

但是在读日本文学作品时,还是会莫名地被那种颓、丧的氛围所吸引,莫名地深坠其中,无法抽离。

我想,或许是因为,日本作家真的很善于解剖人性。

他们总是拿着手术刀,那样一点一点地,把人性中的一些东西,解剖得骨肉分明,让你不得不明明白白地去直面它、审视它。

于是,你会发现,那种颓,那种丧,那种人性里的自私、虚伪、软弱,你多多少少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常常会让人觉得害怕,恐惧,害怕自己万一有天也莫名陷入他们的境地。

这或许就是日本文学的魅力。

《心》这本作品也是如此。一开始描述的,是先生所呈现出的状态,接下来,就开始解剖与审视了。

二、先生的故事

我因为父亲生病,回到乡下老家,在我照顾着垂危的父亲,期待与先生的再次见面时,突然收到了先生一封长长的、长长的信,那是他的遗书。

遗书里,先生向我讲述了他的过往。

在先生还不到二十岁时,他的父亲得了可怕的伤寒,又传染给了在旁边看护的母亲,两个人相继死去。

父母把后事托付给先生的叔叔。叔叔开朗豁达,与父亲的关系十分要好,他接受自己兄嫂的嘱托,照顾侄儿,为他打理家产,尽心尽力。

先生也视叔叔为至亲之人,信任他,感激他,尊敬他。

但是后来,如我们所料,叔叔利令智昏,侵占了先生的财产。经亲戚调解,先生最后得到了比他应得到的少得多,但也足以维持他生活的一笔家产,到东京继续读大学。

那时的先生,是个热心之人。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好友K,他特地邀请K与自己同住,还会默默地向房东太太交上两个人的伙食费,尽量以不伤害K自尊心的方式给予他帮助。

而阴差阳错的是,两个人都爱上了房东太太家的小姐。

K向先生坦白了自己的爱情,诚恳地征求好友意见,而先生却出于自私的心理,用“精神上缺乏进取心的人就是笨蛋”这样一句话,奉劝K像从前一样节欲或禁欲下去。

之后,又先下手为强,背着好友向房东太太提出了求婚。

K无意中从房东太太那里得知此消息,他没有指责,没有怨怪,甚至都没有去找先生对质,只是在一个夜晚,选择了割颈自杀。

遗书中,他一个字都未曾提及小姐,只说自己是因为软弱无能、对未来失去希望而自杀,他对先生一直以来的帮助表示感谢,并托先生为他料理后事。

先生娶了小姐,但他的人生从此蒙上了一层阴影,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卑鄙,也没有勇气将真相告诉任何人。

他开始厌恶别人,同样也厌恶自己,失去了生活的力气,逐渐成了与世隔绝的孤独者。

他许多次起了杀死自己的念头,但因岳母死后,妻子说“从今以后,世上可以依靠的只有你一人”,他又踌躇不决。

无奈之下,只能抱着已死的决心苟活下去。

多年来,他表面上过着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内心却经受着痛苦挣扎。

终于,在明治天皇逝世之时,以“殉死”的借口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临死前,他给我写了这封长信,交待了自己的所有过往。

三、人之善恶

《心》的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

如果光看故事情节,就是一个纯真善良之人,先被自己信任的亲人背叛,后来自己又背叛了最好的朋友,以致好友自杀,自己也活在内疚之中,最后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自杀了。

但是《心》这本小说,不能只看故事情节。在夏目漱石笔下,故事只是个载体。透过先生从一个有志少年,到孤独厌世者的转变,所传达出来的,是对人之善恶的思考。

先生本秉持着“高尚”的信念。

如书中所说:

当初我被叔叔欺骗时,深刻地领悟到别人是不可依靠的。但我只是不相信别人,却仍然相信自己。我心里有一种信念:无论世间如何丑恶,我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然而,这种信念却因为K的事情而完全被摧毁了,我意识到自己和我那个叔叔其实是同类人。

或许我们主观上总觉得叔叔更可耻一些,因为我们看到了先生的痛苦,看到了他心灵所受的折磨,我们知道,先生是一个有道德感的人。

一个有道德感的人,因为一时没能克制住的自私而犯下错误,或许是更值得同情,但多么让人警醒啊。

这让我不禁觉得,对每一个有道德感的人来说,这一生,得多谨慎,得怎样地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审视自己,才能一直保持高尚,才不至于陷入这种纠结、痛苦的境地。

在自己心中设置一条道德底线很容易,但要守住这条底线,却是一件何其不易的事。你必须得时时警醒,把人性中那些自私、懦弱、虚荣的坏小人儿给摁下去,让它别蹦跶得太高。

在先生出于自私而试图用一句话阻断K的爱情之路时,他说:如果这时有人走到我身边,对我耳语一声“你真卑鄙”,那么我也许会在这一瞬间突然醒悟过来。

只是那时,他大意了,他未曾警醒自己。

说到底,或许这世上并没有一种人叫作“坏人”,平时大家都是好人,至少都是普通人。可是,一到关键时候就会突然变成坏人,这点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千万不能大意,千万要时时警醒,莫要让心中那点恶意的小火苗肆意生长。

------------------------------

以上,是我对《心》这本书的简单介绍及阅读感悟,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读一下原著。

读客再版的黄悦生的这个译本,个人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很流畅,且语言熨帖,读的时候很能让人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很舒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本经典文学《心》:夏目漱石用温柔的笔触,深刻解剖人性之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