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思维

时间本身并不可能有什么神力,而是一种简便化的标记,它标记的是各种资源的累积、传统的承接或转换、合法性的确立。

                                ——朱苏力

我们刚刚接触这个世界时,对一切都是好奇并且富有探索兴趣的,而时间的标记,让我们渐渐的了解这个世界,对一切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义,更甚者,会形成一些惯性思维和评价。

个人觉得,惯性思维是种恐怖的东西,它甚至可以让一个人对一件事仅仅从一些细枝末节就对其定性,就算后续有深入的了解,也会习惯性的搜集可以验证自己结论的那部分消息,就算有和自己的经验或者结论不符之处,也可以作为惯性思维的bug被忽略。

记得以前有一次和别人谈论哪种推理方式比较好,我觉得演绎推理三段论得出的结论是最合理的,但是对方提出归纳推理类比法是更适合实践的方法。的确,在实践中没有办法保证完全了解到所有的信息和前因后果,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会比归纳推理准确,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大数据的时代,真实和虚假的信息鱼龙混杂难以分辨,仅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通过归纳推理了解事实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

闲话休絮,接回惯性思维,通过惯性思维所得出的结论,其准确的前提是前期积累的数据足够多,而实践中往往“事不过三”就能作为一个人惯性思维逻辑的数据库。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种情况大家可能都经历过。有一天,你出门儿走的急,忘了带钥匙,这件事被家里人知道后,他们一逮着机会便会提醒你出门记得带钥匙。如果忘带钥匙的事儿发生第二次,那么他们就会有理有据的认为你是个粗心大意,不会照顾自己的人,并且还能自动脑补出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你掉过多少次钥匙(。ò ∀ ó。)甚至会成为亲戚聚餐时谈论你确有这种小毛病的依据。

这真的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了,通过一个行为可以直接给一个人下定论,而且还有充分说服自己的理由:我能偶尔撞见的就有一两次了,我看不见的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少次呢!

可是,就不能真的是赶巧碰上了吗?

有人也觉得,那这也是小概率事件啊,那得多巧合啊刚好一两次都让我碰上!那你怎么知道事情就没这么巧合呢?

我们对这个世界在逐渐的失去好奇心,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去细究我们曾经经历的每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庙堂蝇营,皆为名来,天下熙攘,皆为利往。

无关利益的,毋需深究,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就算可能会有不准确的判断,也无伤大雅——

你可能感兴趣的:(惯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