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8

很勤奋,很努力,

但不管自己怎么勤奋,

却总是没结果。

甚至还会安慰自己,

我一直都很拼命啊。

“假勤奋”的人在其他人眼中,

就是一类,时时刻刻在努力,

很少间断学习,却很难有所成就的人。

这,就是假性勤奋

「 为什么会有假性勤奋的现象? 」

  01

因为大家都喜欢勤奋的人,

可是勤奋很累,

所以假装勤奋

为自己造—层美丽的外壳,

也容易博取他人关注,

而且可以带来暂时可观的效益,

比如获得别人的夸赞。

02

想要懒的心安理得

用体力上的勤奋

来掩盖脑力上的懒惰。

低质量的勤奋

就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表面上很刻苦,

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和学习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欺骗自己以缓解焦虑情绪

因为假装比勤奋要更加容易。

03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这是由于缺乏自我认知所导致的。

“假勤奋”的人往往对自我能力

无法有一个正确客观的判断,

因此,他们在学习或者工作的过程中,

总是会不考虑自身的客观因素,

直奔高要求而去。

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到底是什么,

勤奋的目标何在,

也对自己所能够努力的程度有所误解,

所以用假装勤奋

来感动自己

「 假性勤奋有多可怕? 」

01

不仅不能进步,反而处处碰壁

那些“假勤奋”的人为了使自己的成就感和上进心得到满足,

在其他方面格外“努力”,

以此规避自身短板,

使表面的优势麻痹内心。

可他们却不明白,正是因为不重视战略上的思考,

才致使自己处处碰壁。

02

失去自信心

“假勤奋”并不等同于勤奋,

可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却并不比勤奋少。

他们会因为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导致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

很难清晰认知自身的能力和所要努力追寻的目标,

因此,也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

若是以失败告终,

他们将会受到十分强烈的打击和挫败感。

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自信心,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

03

做事效率低下

“假勤奋”的人专注度很低,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这也会导致做事的效率非常低。

所以浪费许多时间

这与他们的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

每个人做事的效率都是不同的,

而专注度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假性勤奋的人

在做事时,很容易被身边的事物干扰,

注意力不停地被分散,

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脑海里也充斥着无关任务的内容。

而真正优秀的人

却可以在做事时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

专注于眼前要做的事,

所以他们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

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 如何摆脱假努力 」

01

走出舒适区,别吝啬思考

花大量的时间去做事情中最重要的环节,

而不是做最容易,自己最得心应手的那一个环节。

如果你的努力

导致目标产出很少,

那就是假努力了。

只要你感到需要思考,

就别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

制定一个需要克服困难

踮一踮脚能够完成的任务

只有提高产出

才称的上是真勤奋。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虐得更惨,

更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

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技巧和方法。

02

埋头拉车时,记得抬头看路

有清晰目标,不做低效重复的劳动,

不原地踏步,不为了自我感动或感动别人,

一定不定时的去检测自己到底获得了什么。

你从早到晚,却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什么都没有完成。

因为你只是在购买诗词,囤积食谱而已,

只有你把你的饭菜做出来,

你才能真切的感觉到你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记住一定要有输出。

03

善于向高手学习,善于总结规律

绝对不要埋头苦干,从来不总结规律。

总结就是对过去的反省、反思,

也是一个整理、归纳、提炼的过程。

善于学习的人都是善于总结方法的。

事情即使做对了,也要总结一下,

看看有没有可能做得更好

事情哪怕做错了,一定要反思一下,哪里做错了,

哪里做得不妥,避免下次再错

对过往失败的经历,如果懂得反省自己,

问题在哪里,是不是太盲目,

是不是经验不够

如果说是聪明与否的差别吧,自然是有的。

聪明与善于找到方法,可能是互为表里的。

真确的方法很重要不要总是闭门造车,

不要只凭借自己的直觉去解决问题,

善于反思自身,善于学习他人。

总结也是一个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方式的过程。

04

化繁为简,做最重要的事

学会取舍,学习不是贪多,

最本质的就是将你想学的东西最简化,

去掉所有的花里胡哨,

不搞形式主义,直接开始。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人都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甚至患上了学习焦虑症,

而面对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课程,

不懂得取舍分辨,

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学习,

也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写在最后 」

假装努力或许能感动自己,

但结果从来不会陪你演戏。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