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观|肖申克:如果职场也有救赎,和安迪一起,不再填坑

从大学到职场的过渡,神秘而又危险。一路走来,有人如履平川,有人如坐针毡。职场之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成功和失败的背后,有的只是已经填好或被挖得更深的坑。本期,我们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视角,洞见职场万象背后的真相,让你不再做职场“填坑人”。

心态:初入职场,三分热度敌不过沉着面对


图1:做更好的准备,未来即在手中(图片来源:网络)

大家好,我是安迪,人们常说,人生即修行,对于我来说,铁窗也是修行,结果不外乎两种:一,把牢底坐穿;二,把墙壁挫穿。

如果有什么可以形容初入职场的复杂心情,那就应该是我看到肖申克第一眼时的感受:面对陌生的环境,你永远不知道有什么在等着你。

对于有的人来说,或许是阿甘手中的那盒巧克力,虽然充满未知,但至少还能应对;对于有的人来说,则如同查理的巧克力工厂,过程是甜蜜的,但随时可能出局;而对于有的人来说,则是穿普拉达的恶魔,不仅对你百般折磨,还不给你喘息的机会……

其实,初入职场,复杂的不是未知,而是面对未知时的心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态、态度。就像肖申克一如既往的迎新仪式一样,既能看到内心充满抗拒、哭得一塌糊涂的大老爷们儿,也有三分钟就与大家打成一片的“汤米”。当然,你也可以像安迪一样,做一个沉着冷静的“新人”。

没错,在前期经过层层简历筛选、笔试、面试之后,入职来之不易,兴奋激动之余,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关系以及陌生的工作流程,不免让人战战兢兢。但沉着永远不是多余的,多一分沉着,你可能在领导介绍同事时,多记住一个人名,不至于下一次打招呼时张冠李戴;可能是你快速拿出笔记本记下某项任务的工作流程,避免因某个环节的缺失而导致的项目停摆;也可能是提前三到五分钟到达会议室,不在众目睽睽之下连连致歉。

更重要的,是沉着应对背后,心态的稳定,以及由此而来的自己对自己、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和放心。对此,有的同学会说,有的人天生性格就有优势,做事沉着冷静,像我这种性格大大咧咧的人,难免会有咋咋呼呼的时候。

真的是这样吗?来,一起回到肖申克,当安迪走进肖申克的时候,有一点是明确的:这不是一日游。职场,也是一样,一份工作,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所以,做好长期待下去的准备:多一分准备,多一分沉着,多一分适应。

人际关系:不一定站队,但要选择“战友”和“导师”


图2:选择合适的队友(图片来源:网络)

身在职场,除了接受个人工作任务上的挑战之外,还有应对各种防不胜防的人际关系,有的人应付得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也有人深陷舆论,腹背受敌。对此,结果也不外乎两个:一是你主动选择“战友”和“导师”,二是随波逐流地被动站队。

所以,我们也会看到,部分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强调,甚至在求职的时候,明确表明:希望所在部门人际关系简单。

但是,职场如战场,每一次工作任务的达成、每一个项目的冲刺,都是一场战役。在一次又一次战役中,在我们自己之外,还有团队和各种各样的合作方。久而久之,工作上的协作,在人际关系的催化、不同利益的裹挟下,衍生出了诸多阵营。随之而来的,是在利益驱使下,不断扭曲的人际关系。

就像安迪的到来一样,在肖申克中,各自为据的阵营,早已对他虎视眈眈,态度不一:为了占有他,有人不惜一切手段引诱、恐吓;有人为了看他惊慌失措的样子,跟着众人嘲笑、起哄;也有人冷眼旁观,看到他光鲜外表和“滔天罪行”之下的内在和本质。

面对这些,安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既不是威逼恐吓的“姐妹团”,也不是那些顺势起哄的墙头草,而是相比之下,被肖申克“改造”得还可以的(实际上是本质还不错的)“瑞德们”。

并且,安迪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了“瑞德们”,而是源于前期不断合作之后,逐渐建立起的互帮互助和信任。在职场上,站队无好坏,但切忌剑走偏锋,为利益所挟持,因为选择站队很简单,一个简单粗暴的判断,就可以下决定。但要选择“战友”和“导师”,则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而检验的标准,是合作的质量以及你是否真正地快速成长。

效率:打造生产力的必备条件


图3:生产力是工作的良好保证(图片来源:网络)

要衡量工作的好坏,工作结果无疑是最有力的证据。再夸夸其谈的项目经历,也不如一纸详尽而真实的工作结果和数据。

在执行力大行其道的职场,谁能将工作第一时间执行下去,将结果第一时间拿回来,谁就占尽了竞争的先机。

如果你是一个行政助理,那么,必要的公文写作技巧、快速响应的落地执行、泰然自若的危机应对,外加一只笔和笔记本,就是你执行力的基础保证。倘若遇上紧急重大的会议,高效快速的会议速记,甚至一只录音笔也会成为你的利器。

就像安迪一样,既然自己是无辜的,“越狱”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和出路。而安迪的成功越狱,包含几个重要因素:


第一:前辈经验——挖地道。

第二:知识储备(方法论)——地质学爱好者。

第三:技巧——掩人耳目的圣经和棋子。

第四:善用团队的力量——资源、人力、智力支持。

第五:工具——铁锤、明星海报。


同样,要做好手中的工作,对于一个短期临时项目而言,我们或许能临时抱佛脚,但这不足以面对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和挑战。尤其是在面对工作中那些长期存在且需要反复进行的项目时,一次成功只能说明我们能完成工作。而工作的质量,与此无关,但却与你不断提升的工作效率,密切相关。

简单地说,抛开工作中不断重复的动作,我们需要的是,对工作不断地总结和归纳,以及基于此的一整套与个人高度适配的工作方案。它可能有着各种不同的要素,但对于我们的工作,一定是必要的助推器。

例如,一个图书撰稿编辑,要打造自己一流的生产力,就需要从以下各要素着手:


第一:基本工作能力——Office办公软件操作,文字的良好运用,写作的基本常识和规范应用等。

第二:项目层面——对工作项目的认同,项目流程的熟悉,对项目资源、人员的构成及分工了解等。

第三:工质量标准——项目过程、交付的质量标准,客户的要求,领导的审核门槛等。

第四:个人软实力——良好的个人工作习惯,交流沟通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等。

第五:思考——项目个人、团队经验的总结、反思,他人成功、失败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提出创新性方法的能力等。

……


为一场高效工作准备的过程,总是细节而繁琐的,其中的重点和核心思考在于: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让自己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并且,永远以探索和开放的心态,发现和吸纳各种更好的方法。另外,当你掌握高效的方法时,让你的团队也掌握这一方法,无疑会大大提升你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效率。

能力:能明修栈道,还要暗渡陈仓


图4:内外双修的能力才能双管齐下(图片来源:网络)

职场如修行,自我们踏入职场开始,究其一生,永不停止。如果说道行是检验修行深浅的标准,那么,一个人的能力,无疑也是其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

同样是在肖申克,有些人在籍籍无名中老去,有些人在蝇营狗苟中剩下残肢败体。但安迪却不一样,19年多的肖申克生活,带来救赎的,是他自由的灵魂和坚信自己无辜的信念。而在救赎的漫长旅程中,真正帮助他实现救赎的,或者说确保他在救赎过程中,能从肖申克全身而退的,是他的能力:一个银行家的专业能力,以及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自我拓展能力。

同样,在职场厮杀的我们,不仅要在自己的工作上日益精进,更要不断让自己在专业上精益求精,这是我们立足职场的基础,也是根本。广泛的尝试固然重要,但选定方向之后,唯有不断在专业上不断扎深,才能撑得起不断增加的责任和不断提升的职位。另一方面,在专业之外,业余爱好,在满足自我拓展的同时,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在我们的专业能力上形成有力的助推。

就像电影中安迪一样,如果说肖申克是安迪的修行,那么,成功越狱就是这场修行的终极目的。而在这场修行中,安迪也是内外兼修的,。

表面上他明修栈道,银行家的出身,让他有了为典狱长在内的不同管理人员做纳税申报咨询的机会,也让他即使遭遇“姐妹团”袭击时,有了保全自己的机会。而表面之下却暗渡陈仓,对于地质学的爱好,对于雕刻手工艺的爱好,为他成功凿穿墙壁、处理碎石,提供了最完美的支持。

挫折:至暗时刻,永远保持希望


图5:希望,永远是美好的(图片来源:网络)

职场上,没有完美,对于个人职业生涯来说,亦是如此。即便是一帆风顺的人,也终究要在遭遇风浪后凯旋而归,才能称得上“一帆风顺”。关于挫折,用饱含江湖气息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

来自于职场的挫折,除了我们经常面对的那些各种困难和阻力之外,还有一些,则是在糖衣炮弹包裹之下的诱惑。比如:公司竞争对手突然抛来的橄榄枝,或是在某些艰难时刻从天而降的机遇。然而,到底是机遇还是诱惑,需要我们真正从自身发展角度,去认真分析和思考。

对于困难和挫折,有时候,换一个角度观察,也会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和收获。例如小编曾经就面对这样一个困境:在一本图书初次撰稿的时候,因为缺乏对各种撰稿规范的常识,遭到作者的严重质疑,甚至一度想放弃编辑这个岗位。但经过领导的思想开导,重新调整心态之后,将“写一段让作者满意的书稿”当成了挑战目标,最终不但顺利完成挑战,也从此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同样是面对“重获自由”这一机遇,我们看到了三种不同应对的方式:

一是布鲁斯,已经被肖申克“体制化”的他,在面对自由时,因为恐惧和逃避,不仅差一点伤害狱友,也让自己走向了终点。

二是瑞德,一次又一次地申请假释,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直到真正获得假释时,他甚至也一度考虑过重蹈布鲁斯的覆辙,但最终因为和安迪的约定,而踏上新的旅程。

三是安迪,他对希望一直是坚持和渴望的,即便是因为和典狱长关于自己没被冤枉的对峙,遭受漫长的禁闭,也无法浇灭。就如同意大利歌剧在肖申克上空回响的那一刻,他不仅自己沉浸在完全的自由中,也让那些抬头仰望天空的狱友,得到了片刻的心灵自由。

其实,和安迪一样,职场中的挫折和黑暗,或许会给我们带来难以想象的打击,但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仍然能够自由地坚守希望,直到黑暗退去,光明到来。

格局:如果已经很好,不妨让眼光更长远些


图6:迈出下一步,需要眼光(图片来源:网络) 

与挫折不同的是,当职业以我们期待的方式,顺风顺水发展的时候,仍然不可避免地发现,有些人一马平川地奋勇前进,而有些人却在“温水煮青蛙”中步入了职业倦怠期。

如果仔细地梳理,其实,职业倦怠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职业倦怠的背后,我们对于自己职业发展少得可怜的规划。职场不是一尘不变的,个人的发展不仅和行业、职业、企业相关,也和自己对当前和未来的投入有关。

短时期内的顺风顺水,快速取得的成就,的确容易让人一时冲昏头脑。但如何平衡当下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则更为重要。

例如,一个在文案领域运用自如的从业者,如果要进入产品经理或内容运营岗位,除了本身已经具备的文案能力之外,还要在横向上拓展相应领域的能力。而如果要胜任文案经理等更高的职位,则不仅自己要具备专业的文案能力,还要确保自己能培养出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或是站在公司层面去考虑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与产出的平衡。

职场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好”是对我们当下工作成果的肯定,但如何让未来更好,则是源于我们对于自己未来的期待和规划。

正如安迪一样,越狱是对自己无辜理所应当的补偿,而在墨西哥海边的渔船,才是他心中的追求所在。也正如瑞德一样,假释固然比待在肖申克好,但与许久不见的故友重逢,能为人生带来更多的惊喜。

同样,职场和人生,也在一次次长远的眼光中,随着我们格局的放大,迎来更多的收获与惊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观|肖申克:如果职场也有救赎,和安迪一起,不再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