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之旅》读后

读完《敦煌之旅》,感动,遗憾。没想到作者写的这么好,平和,温暖,让人身临其境。可惜五年前去敦煌时,我还很无知。可是随着作者的笔触,眼前又重现了沙雾中黄金般的鸣沙山,弯如新月、碧如翡翠的月牙泉,落寞耸立的玉门关。羡慕作者,能在考古学者的引导下,细细欣赏了各个时代若干代表性的石窟,也感激他,以严谨的笔触,为我们还原了一座座朴素天真、瑰丽璀璨的人间宝藏。

莫高窟佛像

从4世纪到14世纪的千年岁月里,无数虔诚的佛教徒在这里开凿石窟、求取真相,祈求众生的解脱和天下的太平。东晋高僧法显、唐三藏法师玄奘,以及众多没有在历史上留名的高僧,沿着戈壁中荒凉凶险的河西走廊,前赴后继前往天竺求法。敦煌文明经历不同朝代、不同政权、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创建、保护、破坏,最后留下来的,是人类社会对美好、朴素、真实、自然的共同向往和追求。

世间好物不坚牢,我们都希望美好的事物停留的久一些。现代社会里迷茫突进、永不知足的人们,如果多读读这样的书,多去体验不同的山川河岳,或许会慢慢接近生命的真相,也会真正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对照书里的描写,翻翻前几年的微信照片,我一下找到了鸣沙山洞窟最大的一个、第96窟正面的九层阁,朱红色的建筑倚山而立,前面是一排排防沙的白杨,中间石板路上是女儿和她爸爸手牵手的背影,明朗亮丽,怪不得作者说,敦煌的天空始终晴空万里。

图片发自App

佛经说,佛菩萨的慈悲愿力和大智慧,能令所有见闻忆触的众生种下解脱的善种子。所以能有幸得见莫高窟,或者能读到这样善知识撰写的书,甚至读到大乘经典一偈一句,哪怕是以无知无记的心,应该也是莫大的福报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敦煌之旅》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