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管理的平衡原则和高效原则

     (1) 平衡原则

        在我们讨论软件项目为什么会失败时,列出了很多的原因,答案有很多,如管理问题、技术问题、人员问题等等。但是,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是软件系统的用户、软件开发商、销售代理商最不愿证实的,那就是:需求、资源、工期、质量四个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问题。

        需求定义了“做什么”,划定了系统的范围与规模。资源决定了项目的投入(人、财、物),工期定义了项目的交付日期。质量定义了交付的系统满足需求到什么程度。这四个要素之间是有制约平衡关系的。如果需求范围很大,却要求在较少的资源投入,很短的工期内,以很高的质量来完成某个项目,那是不现实的,要么增加投资,要么延长工期;如果需求范围界定清晰,资源充足,对系统的质量要求很高,则也可能需求延长工期。

        在平衡上述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时,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鼓吹“多快多省”。“多快好省”,那么理想的境界啊!需求越多越好,工期越短越好,品质越高越好,投入越少越好,对软件开发来说这是不现实的。

        多:需求真的越多越好吗?

        软件系统实施的基本原则是“全局规划,分步实施,步步见效”。需求可以多,但是需求一定要界定好范围,划分优先级,要分清企业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据80-20原则,企业中80%的问题可以用20%的投资解决。如果你要大而全,对不起,你那20%的次要问题需要花费80%投资的!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软件用户所不能接受的。

        快:真能快起来吗?

        “快”是用户、软件开发商都希望的。传统企业里强调资金的周转率,软件企业里强调的则是人员的周转率。开发人员应尽快做完一个项目再做另外一个项目,通过快速地启动项目、结束项目来承担更多的项目,以此来获利。但是“快”不是主观地拍脑袋定工期就可以完成的,工期的定义是基于资源的现状、需求的多少与质量的要求推算出来的。软件毕竟需要一行代码一行代码地写出来,其工作量是客观的,并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式的精神鼓动就可以短期完成的。

        好:什么是好软件?

        软件系统的“好”字是最难定义、最难度量的。“让用户满意”是最高目标,你可以做到,但是资金的投入与时间的投入用户能否承担得起呢?在硬件生产企业中,产品的需求是明确的、有形的,质量目标是明确的,可以分解到各个作业环节中去,而软件生产不具备这种特征,在硬件生产中,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对人员的依赖性较小,质量的要求对进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在软件生产中,质量的一点提高或降低都可能会对工期或资源的投入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软件生产是质量敏感型的生产。

        省:省到什么程度?

        “一分钱一分货”,这是中国的俗话,这是符合价值规律的。甲方希望少投入,乙方希望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当省到乙方仅能保本的时候,再要求省,乙方就亏损了。

        正视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是软件用户、开发商、代理商成熟理智的表现,否则系统的成功就失去了一块最坚实的理念基础。

        企业实施IT系统的首要目标是要成功。企业可能可以容忍小的成功,但不一定能容忍小的失败。所以需要真正理解上述四个要素的平衡关系,确保项目的成功。

        (2)高效原则

            在需求、资源、工期、质量四个要素中,很多的项目决策者是将进度放在首位。现在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早上市一天,就早挣一天钱,钱挣的就比花的多,所以一定要多挣”。再这样一个理念的引导下,软件开发越来越追求开发效率,大家努力从技术、工具、管理上寻求更多更好的解决之道。

        基于高效的原则,对项目的管理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         要选择精英成员;
  •         项目目标要明确,开发范围要清晰;
  •         项目过程中沟通要及时、充分
  •         要在激励成员上多下功夫。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目策划,cmmi,敏捷流程,敏捷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