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兼收并蓄,融合创新,最终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一个堪称繁盛发达的音乐文化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 繁盛唐曲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于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各类音乐活动及多种音乐体裁获得了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再加上唐初统治者奉行的重俗轻雅的音乐文化政策,以曲子音乐为代表的世俗音乐活动,形成一个琳琳盛况的局面。 唐代的曲子音乐正是所谓“盛唐之音”在世俗音乐生活中的直接体现,其题材广泛,创作多是依曲填词,词体结构多样,有七言、五言、也有长短句。
曲子音乐的文化构成: 曲子音乐滋生于汉魏以来传统音乐的土壤,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曲子音乐除了有对传统音乐继承的一面,同时也有对音乐“超越”的一面。这种“超越”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少数民族及外域音乐曲调的吸收;2.一是由当时的乐工、歌伎与文人共创新曲。如唐人崔令钦的《教坊记》中就记录了许多唱名。曲子音乐在当时的音乐活动中得以不断创新、广为流传,都同它广为乐工、歌伎与文人喜爱、演唱有关。唐代城市音乐生活中,乐伎、乐工取名士诗词入曲是常俗之事。
唐曲遗存——《阳关三叠》,曲子音乐作品中,广传于后世的,有唐代诗人王维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
第二节 隋唐燕乐
隋唐燕乐作为隋唐宫廷宴席享娱乐活动中歌舞音乐的总称,沿用的是历史上此类音乐的名称,以示与祭祀典礼中的雅乐相区别。隋唐燕乐的构成主要包括:1.汉族传统音乐;2.少数民族音乐;3.外域音乐三种成分构成的各部、各类伎乐。燕乐活动中所用的音乐包括歌舞大曲、声乐、器乐以及百戏、散乐等多种体裁的音乐表演。
隋唐燕乐的构成。大致融汇有三个方面的音乐源流:1.沿着汉族传统音乐脉络不断沿革,而在隋唐时期仍得到继续发展的清商乐;2.是自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主要沿着丝绸之路传入的西域诸国音乐。其中以龟兹音乐为典型代表。3.是在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汉族传统音乐与外族外域音乐相互吸收融合而形成的新乐种,例如西凉乐。
隋唐燕乐的组织形式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地区来源划分为九部、十部伎乐——清乐、西凉乐、高昌乐、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安国乐、天竺乐、高丽乐;二是以演奏形式为划分特点的组织形式——隋开皇初最初形成的有七部伎。清商伎、国伎(即西凉乐)、龟兹伎、安国伎、天竺伎、高丽伎、文康伎(晋代伎乐);隋大业中改为九部伎,增加疏勒乐、康国乐、清商伎改为清乐,改文康伎为礼毕;唐武德处设九部乐,去礼毕乐之名加上燕乐(狭义);唐贞观六年改为十部乐,在原九部乐的基础上加上高昌乐。
唐代燕乐除九部、十部以外,又有坐部伎与立部伎的组织划分形式。
隋唐燕乐实际上是一个奇异多姿、各具特色的多元性民族音乐文化的聚合体,其中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合,是在多种历史文化环境中,以多种方式展开的,其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以丝绸之路为传播渠道的外域文化对于中原本土文化的影响;二是中原文化在与西域文化的交合中,也并未丢失本性。
第三节 歌舞大曲
在唐代,作为诗歌、器乐、舞蹈综合一体的艺术形式——“大曲”其发展标志着中国传统“乐”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以一种新的艺术面貌,达到一个新的艺术繁盛时期。
唐歌舞大曲的结构要复杂庞大:唐大曲的音乐结构较一般歌舞曲要复杂庞大。唐大曲在后世最著名者,是法曲《霓裳羽衣曲》,这同此曲在诗文中的记录与传说较多有关。法曲有名“法乐”。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对《霓裳羽衣曲》的结构做了描述,其基本结构为:<散序六奏>器乐依次演奏,不舞不歌,散拍;<中序十八阙>抒情漫舞,节奏有定拍,或有歌;<破十二遍>舞蹈段,节奏急促,或有歌。
宋人关于大曲的记录,其中所用的概念及叙述,虽然不一定与唐人概念相同或者结构顺序相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唐大曲相似的三部结构。例如西安鼓乐《八拍作乐全套》的基本结构:<起>由六段散板乐曲构成,前后有起转换作用的鼓段;<正曲>为全套坐乐的中心,由多段抒情慢板套取构成。<曲破>由若干散板乐曲开始...具有多变节奏、快速的曲调穿插其中...最后以欢快的鼓段结束全曲。
唐宫廷雅乐歌舞中,有所谓“三大舞”,即《破阵乐》、《庆善乐》、《上元乐》,其中以《破阵乐》最为著名。其原是军中乐舞,有名《秦王破阵乐》。在日本,尚留有包括《五弦谱》所记《秦王破阵乐》曲调在内的九种《破阵乐》遗谱。
第四节 歌舞戏
唐代燕乐中的“散乐”作为“俳优歌舞杂奏”的综合艺术形式,是歌舞杂戏形式兼而有之。这类表演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有角色与化妆,兼有歌舞和乐器伴奏,伴唱,因此被称为歌舞戏。唐代歌舞戏的主要作品有:《大面》、《拨头》、《踏摇娘》。
《大面》又名《代面》或《兰陵王破阵曲》。此歌舞戏曾传入日本,今日本存有雅乐《兰陵王》,从表演上看,《大面》既有故事情节,又有人物表演及专门服饰道具,音乐上“亦入歌曲”已具有戏曲综合艺术形式的多种因素。
《拨头》据唐杜佑《通典》记载,出自西域。《乐府杂录》记其演状披头散发,穿素衣,面作啼哭状。
从歌舞戏的表演具有一定故事情节,有角色和化妆表演。兼有歌舞、伴唱与乐器伴奏,以及在创作、审美中存在的戏剧意识看,唐歌舞戏可以视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雏形戏曲。另外,从更宽泛的“唐戏”概念来说,唐代的“参军戏”与寺庙中的“‘戏场”活动,也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