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变成能力真的很难吗

这几天的Duber君沉迷于乐高精心,看着成品的布加迪龙,心里说不出来的开心,但是同时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说明书,那我要怎么把他拼出来呢?”

确实,乐高的每一环都扣得十分紧密,想要成为乐高高手,除了机械原理,也需要很多其他的知识。那么知识变成能力很难吗?

记得陈铭曾经在【奇葩说】里面举过一个例子:

水在零度的时候会结冰,这是一个知识点。在未来,我们要在什么时候,把什么味道的水或者将水变成什么味道,卖给谁,这才是我们的智慧和能力。

能力其实是指对知识的处理和运用能力。知识变成能力不难,三个方法就可以了。

掌握20%的核心

还记得在前面的更文中,Duber君提到过二八定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八原则】“一个领域20%的核心内容,能够解决这个领域80%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常见命题,他也告诉我们,掌握了20%的核心,我们就能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

就拿我们身边最普通的考研、考证来说,我们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走进过一些机构,深入这些机构,你可以发现,里面那些给我们推销考研、考证的“老师”们,其实自己都还只是一个大专或者本科生,有的文凭更低,为什么他们可以向我们推销,还说的让我们觉得那么专业,原因很简单,他们无非就是看的多了,掌握了考研、考证的一些套路,所以才能来做所谓的“指导”。

换句话说,他们只是掌握的一般考研、考证学生的经验,找出大家的共性,来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运作流程,他们将机械的套用加上自己推销的能力,也就一切都OK了,而这个套路,就是考研、考证之路上那20%的核心。

知识和能力的联系

知识永远不是单一的知识,还记得古话“举一反三”吗?为什么我们经常可以感到明明自己学了很多知识,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束手无策?可是也有很多和自己一起学习的人,却可以很轻松的解决问题?

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没有将知识和问题建立起练习。就好比我们在做数学题一样,Duber君会兼职给一些初三、高三的孩子们做补习,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做数学题总是没有思绪,其实那些问题早在之前上课复习我就已经全部讲过了,只要我稍微点一下,他们也就全部懂了一样的道理。

那么如何将知识和问题产生联系呢?简单来说,只需要将知识向问题靠近,以及问题向知识靠近。

要做到这样的靠近很简单,当我们看到每一个知识的时候,就去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自然就慢慢将知识和问题产生了联系。同时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在通过我们第一反解决问题的同时,多想想这个问题和什么模型很相近。

换句话说,就是和我们课后改错一样的道理,要学会归纳总结。Duber君在要求我的学生都是要他们除了改错,还要再旁边写上批注,标明自己为什么做错了,哪里没有想明白没做出来,同一类型的题目归纳到一起,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方法,无论是Duber君自己还是带的学生,数学成绩都是有很明显的提升。

系统化训练

不同的能力并不是相互割裂的,他们之前也存在关联。比如演讲,很多人都觉得文学素养高的人适合演讲,其实不然,演讲除了需要饱读诗书,更需要清晰的逻辑思维,调理层次清晰,才能更快的打动观众。Duber君在大学的一次演讲,现在回过头来看,就明显的发现条理不够清晰,现在经过一年办公室文秘工作,天天写公文训练,才发现逻辑才是行文的第一准则。

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能力都是需要刻意的练习,就如我们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同样学习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可以很快的找到漏洞,很大程度上来说,那个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的人,在快速找到20%的核心思想的能力上面要比另外一个强很多。

通过一定时间的系统训练,培养一定的思维习惯,慢慢的,我们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就像艾力英语打卡团,在Duber君坚持了21天早起打卡的之后,起床不再需要闹钟,到点自然就醒了。“习惯成自然”的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个方法,知识变成能力

知识变成能力不难,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学会将知识变成能力,相信我们可以更快的打怪升级,下期想要了解什么,公众号留言告诉我,我来帮你找~~~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变成能力真的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