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拖延症最有效方法——分解

说实话,我小时候做作业也没有拖延症,周五就完成,周末可以玩两天。

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论文或材料总是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晚上才开始真正动笔。每一次总是背一堆学习材料回到家里,但是最多只看区区几页,或者根本没看。

  美国海蒂·格兰特·霍尔《成功,动机与目标》一书(豆瓣评分高达9分)中,

作者给出了一个治疗拖延症的绝对利器:我称之为——分解动作。

拖延症的人,往往有完美主义。什么事都开始不了,又老拖着不做完。

拖延症的人往往很爱唱高调,内心对自己要求极高,总喜欢“竭尽所能,做到最好”。

“做到最好”,这个口号貌似会激发你,但你我都是普通人,你可能为了这个“最好”,可能久久不愿意开始,因为

1.你潜意识里不愿承认自己的平庸和怂包;2.“最好”也没有一个具体标尺,如果没有具体目标,“做到最好”所带来的结果往往离“最好”相差甚远。

那么拿什么来取代“做到最好”呢?答案是: 

具体而可以承受难度的目标——分解动作“是什么”

比如,我开始挑战日更30天的任务,要求自己:每次文章必须1000字以上,至少引用一本书的科学理论。这就是个具体可操作的,我能承受难度的目标。

不管实际上文章写得多烂或多好,它都为我完成任务提供了下限,使我有足够的意志去支配开始。

我发现,不仅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喜欢拖延,现在连一般性的洗澡洗衣服、拆包裹也渐渐喜欢拖着不做,直到不得不睡觉才开始做,为什么?

因为,人忙碌一天,很累了,很想就这么躺下,但是内心理性知道:如果躺下,爬起来再完成必须完成的洗澡洗衣会更难,这时怎么办呢?就开始带着难受的心情拖着。

《成功,动机与目标》一书中的任务分解,给了我真正的助力。

书中举了个例子,心理学家让常喝咖啡的人们喝咖啡,先给了他们30种对此行为的描述,比如“满足我的咖啡因嗜好”“给自己提提神”,还有那些更具体的、基于“是什么”的描述,比如“喝一杯液体”和“吞咽”。

然后,一半实验参与者被要求从普通的咖啡杯里喝,而另则从磅重的笨重杯子里喝。

用普通杯子喝咖啡的人们更倾向于那些抽象的、“为什么”类的描述。换句话说,在正常情况下,常喝咖啡的人倾向于用“为什么”来解释喝咖啡的行为。用笨重咖啡杯的人明显倾向于具体的描述。他们想的是具体动作——“把重点放在行为不溢出来”、“把杯于举到嘴边”。因为,用具体的动作来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喝到咖啡。

比如,我很累不想洗澡,这时洗澡的好处和意义“它保持我身体的干净清爽”“它让我更舒服健康”,意义太大太远,不能帮助我尽快行动。

而应该告诉大脑:洗澡超级简单省时,无法就是几步骤——

收拾好要换洗衣服,带上脸盆和洗面奶、拖鞋,然后冲到洗浴房,关上门,冲两下就好了,洗衣服也是利用洗衣液浸泡,然后轻柔搓一搓就行了,一切大功告成。

写文章也是,不要把找材料,想构思,打草稿一股脑地胡成浆糊,我就一次只解决一个动作,绝不多想下一个动作,我只要先想灵感,完成中心主旨(文章的核心观点),然后把灵感闪现的线索记下来,然后边写边把逻辑理顺,把框架搭起来,最后再找论据,润色、论证。

把它拆成几个具体步骤,比写出一篇文章的长远意义更能让我行动。

当人们用“为什么”理解行为时总是会对他们对长期目标更有概念。日常的举动都部变成更重大的目标的一部分。这样想问题的人更少冲动,更少被诱惑,比如我自己,很少能被饮食诱惑,过度饮食或者吃不健康事物,也是出于我多是“为什么”型的思维方式。

“是什么”的思维方式也有弊端,当人们用“是什么”理解行为时,他们会聚焦在细节上一从A点到B点的机械过程。他们有时更容易为了一棵树而失去整个森林。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诱惑和分散注意力的事物那么多,多用“是什么”想问题,是改善拖延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是什么”与“为什么”是思维方式中的西瓜和芝麻,各有利弊,最好的策略就是根据日标的不同,在两种思考模式中转换。而成功人士,非常善于理解自己的大脑,做出最合适的切换。你要不要也试一试?

今天是我日更30天的第3天(每天坚持写作之3/30,爱上你的每一天),邀请你和我共同见证。

��}��3

你可能感兴趣的:(克服拖延症最有效方法——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