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函数的重载、覆盖(override)与隐藏很容易混淆,C++程序员必须要搞清楚概念,否则错误将防不胜防。
在 C++程序中,可以将语义、功能相似的几个函数用同一个名字表示,即函数重载。 这样便于记忆,提高了函数的易用性,这是 C++语言采用重载机制的一个理由。
例如下面例子中的函数 EatBeef,EatFish,EatChicken
可以用同一个函数名 Eat
表示,用不同类型的参数加以区别。
void EatBeef(…); // 可以改为 void Eat(Beef …);
void EatFish(…); // 可以改为 void Eat(Fish …);
void EatChicken(…); // 可以改为 void Eat(Chicken …);
C++语言采用重载机制的另一个理由是:类的构造函数需要重载机制。因为 C++规定构造函数与类同名,构造函数只能有一个名字。如果想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创建对象该怎么办?别无选择,只能用重载机制来实现。所以类可以有多个同名的构造函数。
几个同名的重载函数仍然是不同的函数,它们是如何区分的呢?
我们自然想到函数接口的两个要素:参数与返回值。 如果同名函数的参数不同(包括类型、顺序不同),那么容易区别出它们是不同的函数。 如果同名函数仅仅是返回值类型不同,有时可以区分,有时却不能。例如:
void Function(void);
int Function (void);
上述两个函数,第一个没有返回值,第二个的返回值是 int 类型。如果这样调用函数: int x = Function ();
则可以判断出 Function 是第二个函数。问题是在C++/C
程序中,我们可以忽略函数的返回值。在这种情况下,编译器和程序员都不知道哪个 Function
函数被调用。 所以只能靠参数而不能靠返回值类型的不同来区分重载函数。
编译器根据参数为每个重载函数产生不同的内部标识符。例如编译器为上例中的三个 Eat
函数产生象_eat_beef、_eat_fish、_eat_chicken
之类的内部标识符(不同的编译器可能产生不同风格的内部标识符)。
(1)相同的范围,在同一个类中;
(2)函数名字相同;
(3)参数不同;
(4)virtual关键字可有可无。
(1)不同的范围,分别位于派生类与基类;
(2)函数名字相同;
(3)参数相同;
(4)基类函数必须有virtual关键字。
/*
函数Base::f(int)与Base::f(float)相互重载;
而Base::g(void)被Derived::g(void)覆盖。
*/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
{
public:
void f(int x){ cout << "Base::f(int)" << x << endl;}
void f(float x){ cout << "Base::f(float)" << x << endl;}
virtual void g(void) { cout << "Base::g(void)" << endl;}
};
class Derived:public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g(void) { cout << "Derived::g(void)" << endl;}
};
void main(void)
{
Derived d;
Base *pb = &d;
pb->f(42); //Base::f(int) 42
pb->f(3.14f); //Base::f(float)3.14
pb->g(); //Derived::g(void)
}
本来仅仅区别重载与覆盖并不算困难,但是C++的隐藏规则使问题复杂性陡然增加。
这里“隐藏”是指派生类的函数屏蔽了与其同名的基类函数,规则如下:
(1)如果派生类的函数与基类的函数同名,但是参数不同。此时,不论有无virtual 关键字,基类的函数将被隐藏(注意别与重载混淆)。
(2)如果派生类的函数与基类的函数同名,并且参数也相同,但是基类函数没有virtual关键字。此时,基类的函数被隐藏(注意别与覆盖混淆)。
下面示例程序中:
(1)函数Derived::f(float)覆盖了Base::f(float)。
(2)函数Derived::g(int)隐藏了Base::g(float),而不是重载。
(3)函数Derived::h(float)隐藏了Base::h(float),而不是覆盖。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f(float x){ cout << "Base::f(float) " << x << endl; }
void g(float x){ cout << "Base::g(float) " << x << endl; }
void h(float x){ cout << "Base::h(float) " << x << endl; }
};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f(float x){ cout << "Derived::f(float) " << x << endl; }
void g(int x){ cout << "Derived::g(int) " << x << endl; }
void h(float x){ cout << "Derived::h(float) " << x << endl; }
};
很多 C++程序员没有意识到有“隐藏”这回事。由于认识不够深刻, “隐藏”的发生可谓神出鬼没,常常产生令人迷惑的结果。 下面例子中 ,bp 和 dp 指向同一地址,按理说运行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可事 实并非这样
void main(void)
{
Derived d;
Base *pb = &d;
Derived *pd = &d;
// Good : behavior depends solely on type of the object
pb->f(3.14f); // Derived::f(float) 3.14
pd->f(3.14f); // Derived::f(float) 3.14
// Bad : behavior depends on type of the pointer
pb->g(3.14f); // Base::g(float) 3.14
pd->g(3.14f); // Derived::g(int) 3 (surprise!!!)
// Bad : behavior depends on type of the pointer
pb->h(3.14f); // Base::h(float) 3.14 (surprise!!!)
pd->h(3.14f); // Derived::h(float) 3.14
}
隐藏规则引起了不少麻烦。下例程序中,语句 pd->f(10)的本意是想调用函数 Base::f(int)
,但是 Base::f(int)
不幸被 Derived::f(char *)
隐藏了。由于数字 10 不能被隐式地转化为字符串,所以在编译时出错。
class Base
{
public:
void f(int x);
};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public:
void f(char *str);
};
void Test(void)
{
Derived *pd = new Derived;
pd->f(10); // error
}
从上例看来,隐藏规则似乎很愚蠢。但是隐藏规则至少有两个存在的理由:
写语句 pd->f(10)
的人可能真的想调用 Derived::f(char *)
函数,只是他误将参数写错了。有了隐藏规则,编译器就可以明确指出错误,这未必不是好事。否则,编译器会静悄悄地将错就错,程序员将很难发现这个错误,流下祸根。
假如类 Derived
有多个基类(多重继承),有时搞不清楚哪些基类定义了函数 f
。如果没有隐藏规则,那么
pd->f(10)
可能会调用一个出乎意料的基类函数 f
。尽管隐藏规则看起来不怎么有道理,但它的确能消灭这些意外。 示例中,如果语句 pd->f(10)
一定要调用函数 Base::f(int)
,那么将类 Derived
修改为如下即可。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public:
void f(char *str);
void f(int x) { Base::f(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