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生
超出三界,不在五行。太空六合,方方正正。四面双出,久练成真。先有太和,后有武当,成于真武,传于三丰。六合神拳,谓之内家。此乃武当正宗也。三丰既得六和之气,更以十三势发挥六和之功。以拳纳于文字而成字拳,将少林翻而为内家,概本于此也。
明末清初由王征南、单思南等假黄黎洲之说附以十三势,谓之太极,已经非三丰武当拳矣。以后又以姓氏而成家,张说张有理,李说李有理,更离王、单之本,不可不知。总之无论什么拳,凡系自古标明创始人者,就已经说明该拳的本来面目,究系内家外家,自不混淆。望学者详加思考,了然若揭,毋须争辩也。
一、武当太乙神剑门之技击
全有全能谓之神,万有万能谓之妙。先天地之先乃全有全能。生天生地乃万有万能。有是能之根源,能是有之结果。修真练武均本于此,不可不知。
技击之道,就是先求自身之有,而后显出外发之能。所以古人云:“练武不练功,乃是无油灯。黑暗竟瞎摸,迷途永不明”。神剑门主要以练功为本,拳术为末。功要内练,无形无象,潜移默化,不言不语,有象则乱,有架则滞。不言不语,暗自用功。
行功至极,以手代剑。气力均在于手。五神居于手背(五背),五气布于手掌(六掌),五力发于手指(十宣),要知武当真武磨针井,要晓剑河桥上石,铁杵磨绣针,工到自然成。此是武当真妙诀,须自觉自悟。
要知武术是拳术,技击是武道。术精乃入道,无术不能显道之妙,无道不能发拳之精。这说明拳术与技击一而二,二而一也。详言之,拳术是用套路来克敌,技击是以神化而致胜,其目的则无二致。
少林重于拳术,武当工于技击,拳术是外练,技击是内修。练必修,修更宜练。相辅相承、浑然一体。
所以神剑门认为,无论内,外家及各种拳理都是好的,行拳致用更是一样。如果精于外家,自然趋向内家;专工内家者也必然通于外家。三丰祖师即先精于外而后翻成内家,异曲同功,原出于一。这就说明如果对于某种拳术能够专精,自然就没有割裂的看法和说法了。
因此,奉劝武林高手以及武术爱好者,不要将完整的武术技击之道不加深思生硬地肢解开来,而转化成内外家的楔子。是否得当,请鉴之。
可见,技击之道本是以拳应敌,故无论习何种拳术,必须专精,学啥用啥,要成竹在胸,用时源源而来,这样不仅能发挥自己本门之威力,且能使敌人胆寒。例如八卦的穿掌,形意的崩拳,本来精于一招即可应敌,何必另学散手加多负担,何必另起炉灶多此一举。况每一拳路都能活用,能拆能卸,可聚可散,散手为死招,一发即了,不如原来所学套路变化多端。考武林史记,昔者绿林英雄,莫不精于一门,最忌生拳(术语又叫外手),不能东拼西凑,要知道各路拳种各有各的特长,各有各的绝招。整学零用(拆而用之)即能手外有手,招里生招,但能钻研拳路自能给你反映(叫作自发)。什么拳法都不离身手,贵在熟而能化,胜于另学散手,学不过作为备补,而非正宗,千万不要好高鹜远,学此恋彼。安分守己原来所练,终成大器。
拳有多种,只求全懂,而不能都练。即使天生聪明,也未必办到。因此必须专工于一,练时要专精,用时要回顾(回顾者,即回想拆招也),临敌不致于手足无措,乱抓一气。最可笑的是往往有人在比赛和应敌中,不会用自己所练的用法,竟忽而拳击,忽而擒拿,忽而摔跤。有时翻跟头,有时打飞脚,甚至咬耳唾面!真是所谓应有尽有,花样百出,最后以拚命取胜,纵使取胜,这样的胜法有胜何荣!不过是徒惹方家一笑耳。
假使你能将自己所学拳路拆招而用,招里生招,势里化势,彼此相较,此来彼往,你来我去,手稳神清,雍容大度,纵使不胜,也只能说是功夫未到,火候失之于嫩,而不是你所练的功法不灵。这样败了又何辱之有。胜负之家,本是战场之孤注,如同赌场,谁都希望赢而不愿输,不仅依赖于手气之灵与不灵,也关乎幸与不幸耳。又何必争长论短,这些事实,即可说明拆拳和另学散手之是非矣。
所以神剑门特别强调专功与兼善。何谓专?专者,一也。何谓兼?一而二耳。专工以求精,兼善而为博。渊博虽好,但必须由精一而后才能兼而博。精一乃变化,渊博不是拣。化则通,一通百通无不通。拣则贪,一贪百贪无不贪。
专工者,一入师门永不他求。兼善者,则是由本门旁通另一门。是用另一门来对证本门,考验本门。明乎此,专工精一不离师门,渊博不是贪与拣。
修道练武者贪是大病,道者忌之,武者远之。道者贪多则乱;武者贪多是杂。乱则性不定,杂则艺不精,道者乱性,武者艺杂,均非所宜。现在仅将艺杂详析于此。
展开不少武术书刊,文中所载不是互相吹捧就是诬枉古人,或者某人打败大力士,某人除过恶霸等等。少林鼎盛时期则自称达摩信徒,硬说没有武当,没有张三丰,甚至还说没有达摩。八卦没有董海川,形意没有姬际可。反过来武当方兴,则摇身一变言其为三丰嫡传。明明练的是外家,偏要在所练套路的拳种上戴上武当的帽子,向武当山上挤。更可笑的是,连一个武术的术语(名词)都弄不清,把一而二,二而一的名词要割裂开,以致争论不休。又有人为了炫耀自己,搜尽拳种名称,真是无奇不有。要知道功夫是练来的,不是拣得和凑成的。关老家祖传用一段讽刺性的故事晓喻后人,详记如下:“穷人拣破烂,纵使拣的很多,多如积山也得不到宝,更富不了,到头还是一个穷光蛋”。至今我把这段故事当作一面镜子,天天时时刻刻对照自己,能专精专工,而不肯兼善,谨记兼善有度。武者何去何从望自择之。为了维护武当,发扬中华武术,值此关键时期,凡吾同道,尤其是武当同道都有纠偏扶正的责任,绝不能袖手旁观哑而不言,否则将何以对前贤,又何以对后学?
二、武当太乙神剑门之字拳
说到字拳,可不是像人们想象的写字那么简单。一提写字好像谁都会,不就是拿笔在纸上写字嘛,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大家想想,那可是张纸老虎,谁都可以拿笔在纸上乱写乱划,把纸划个稀巴烂。但敌人可不是纸老虎,他可不会让你拿手在他的身上、脸上去乱写乱划的。所以,如果我把写字改为刻字,大家就能马上明白。可想,当你面对的是一块硬石头的时候,你还能在上面写字就把它捣碎吗?肯定不行了吧。那怎么办?是不是得动刀子、动斧子了?所以我说刻字,就是要像篆刻家一样,拿着刻刀在石头上刻,才能把字刻在石头上。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你的刻刀锋不锋利?若是钝的要命,是不是照样刻不动石头?所以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放在我们的字拳里就再恰当不过了。可想,你面对的是敌人,你想打败他,但你有没有能打败他的东西呢?如果把敌人比作一块石头,把你比作刻刀的话,那你这把刻刀能不能刻的动那块石头呢?可见,这正是练字拳最关键的地方,也是神剑门特别强调内修和技击的原因。俗话说“打铁先得身子硬”。那么打人呢?是不是也得先身手硬啊?这不就像农民割麦子,先得把镰刀磨利了一样吗?如果在你割麦子前不先把镰刀磨利了,到割麦子时还美其名曰“镰刀快不快,全凭力气拽”。岂不是胡闹嘛!
所以练神剑门字拳特别强调操与练。但要知操与练是两回事。练者是照拳势成套的练;操则不然,操是扼要选择一手一势,单操单练,练须守恒,操要吃苦。如此才能精益求精,要知道非熟不能巧,非精不能神。所以先辈师父们,都在操字上用工夫。操分内外,外操是操其皮肤和手势,内操是操其筋骨和神工。外操由熟中求懂劲,出工夫;内操是精进而神化,以外操引内操,以内操促外操。两者相互为用,不可分离,如果分开,不伤于内即伤于外,不可不慎。
操有多种,各随自己条件与特点,聚精会神的单练。例如操手、操掌、操指、操肩、操肘、操胯、操腿以及其它得心应手的某一手。一招一势要自己先行选择。或者在身上某一部分,突出操练,以求超人一等,准备临敌致胜,不至受制于人。语云:“练武不练功,一辈子成不了名”。操要有耐性,坚持到底。如忍痛拍石划沙,吊袋排打身体,练阴练阳,不食不眠。严冬酷暑,时刻不辍。一年十年,甚至几十年,孜孜不倦。最后乃能得其神功极致,出手骇人听闻,方谓全功。此中奥妙不过精诚守恒而已矣,
所以古人说:“学了十年功,只得一书生,切金断玉一阵风”。这也正是我教的弟子为什么能用拳头把砖打得粉碎的道理。可见练武术学字拳,身手上没有功夫是不行的。必须要操练到手是刀,指是剑,手指可以代笔,出手骇人听闻才行。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太乙神剑门的弟子。故此,我们才把敌人看成一块石头,用铸成的太乙神剑,按六书之诀,循八法之划,展七煞之力,把他剁成六段,把他卸为八块。制人于不觉,取命于无形,即所谓刀笔杀人不见血也。这不就是神奇的字拳嘛!那时,再身快如风,出手如电,学三丰祖单丁杀百人又有什么稀奇的呢!
今天,我把神剑门技击和单操的奥秘告诉了大家,如果大家还是去追求拳趟招式的外练,而不回到修身技击上来,岂不是太傻了吗?我上次讲修真,就是要告诉大家身体的重要,它是武术的根本,不修是不行的。今天我又讲技击,也是要告诉大家单操的重要,它是武术的致用,不单操也是不行的。如果你们能照我说的把身修好了,把手操成了,就是不练神剑门的字拳、而学其他门派的拳法招术、是不是也照样如虎添翼呀?但是在学其拳法招式之前,大家必须明白,技击之道,无论内外家,各门各派,都各有各的架子。即所谓把势也。把势不离架势,而要知把势即八式,而非把势也。我们这门不叫势,也不称式,而名之曰八法。与上述架势有所不同,并不以架子为重,全取法于自然。
所谓架子者,则死守成规,教者要求极严,丝毫不许走样,手身活动都固定在定势上,虽有利于初学,然日久天长,病则随之而出。架子越精,病也越大。把学者弄成木偶,腰挺身僵,只能直出直入,有竖无横,有刚无柔,一举一动,形同傀儡。如同有人掌握着,若尸骨之不化,终身不悔悟。纵使外观齐整,不过仅供表演走会卖艺而已。一无所用,即使用也不灵,不能制人,反为人制,此泥于成法不化之病也。
偶有明达,有所悔悟,愿意改正,然作病已深,也难摆脱,反不如初学者得力。究其原因,乃系失自然之故也。以下举例来说:武术中架势每多形于飞禽走兽,如龙盘虎踞,鹰翻兔滚,猿猴通臂,熊经鹤顶化为手势,本系法自然,但是一到架子上,就重在做作,失去自然。试问鸟兽的动作,是否象人一样,有尺寸,有定形吗?不是自然而然而自发的吗?大则说法天法地,能说有一定形势有一定的架子吗?比如乘风行云,翻江倒海,能有固定的架子吗?没有,肯定没有。统统的都是自来自去,自至自往,有自然之规律。可转,可变,可化,并不是个死架子。所以鸟兽勇猛的本能叫作天兵(有爪、角、牙齿等自生自长的武器而自卫)。人无天兵,必须练而后卫,所以有技击之道焉,叫作法天兵而自卫自防。我们既法天兵,自应取法自然,岂能泥于人为的架子乎?
然则能说架子不好,教人习武不要架子耶?绝对不是。架子全是好的,教人学武更必须要架子。非架子不能入门,非架子不能领会。然而要知道,架子并不是没有自然。原始造架子者他也是取法自然,并不是他本人杜撰的。不过历经百年甚至千年,世世相传,代代教人,张传李,李传赵,赵再传张……一传一变,一教一改,成为每一个人的私有架子,以致脱离了原始的形式,失去原创者取法自然的气息,将原来的活架子变为人为的死架子,遗害于后学,良可慨也。
当今学者,欲去此弊,不可不在架子上用功夫。应当随学随改,一手一势要追求自然。知其自然,得其当然,不拘不泥,善者留之,不适合者去之。总要由懂着而悟于自然,随便出手,神情自若,洒洒脱脱,旁若无人。由有法归于无法,以无法还于有法。要在大小细微处求之。
所以神剑门认为,技击之本,不外身体和四梢,身体为体,四梢为用,体不成用不灵。用灵不易,体成更难。体要通,须通臂、通肩。通体先求圆满周充,后达寸虚方空。太实气扑满身,则窒则夯,则不应用矣(所谓无气无力乃纯刚是也)。
四梢贵有法,指掌要找位。虽云四梢但发之于体。手脚上下相隔,必须通体合用,所谓形于手指发于足踵也。这就是说明体用关系,体不离用,用必由体。练体练梢各有专工,非由名师指点,难以成功(所谓引进入门须口授是也)。此外要懂周身大用,由己及人方尽其妙。
故此,神剑门强调,内要心意坚,外要身手勤。意坚必诚,诚则静,静则虚,虚则灵。时时这样想,须臾不能离。先求混元达到周充,后则由刚而化柔,由柔再返刚,刚极则柔,柔极自刚,至空至虚乃纯柔,无气无力乃真刚。由柔化虚,由虚而空。空而灵,灵而妙。外练一遍十遍千遍万遍,刻刻在身。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由巧到妙,表里皆妙,内外相合。不迟不滞,得心应手。神乎其神,明乎其明。功夫到极绝非一日,少学老用,方能得体。由衰变壮,由老返童,是大力士,是大修行家。所以祖师曰:“求之在己,成之自然”。
综上所述,大家不难看出,神剑门之字拳其实也是拳术,但它却不同于各门派的拳术。因为各门派的拳术,如果你一没时间,久不练习,就容易忘了,再想练时也不是那个劲儿了,甚至还想不起来了。而神剑门的字拳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它根本就不需要你想着,也不需要你记着。只有你想用它时,拿起就用。因为,字就在那摆着,用时有,不用时也有,它永远丢不了,也没不了。说的再直接一点儿,就算你上了台什么招法也不会,但只要看看对方给你使了什么招法,你只需要照方抓药就行了。这不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可见习武的关键不在拳法上,完完全全是在你的身手不凡上。所以说,如果你自身就是一把宝刀宝剑,挨着就死,碰着就亡,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不就是无往而不胜吗?所以说:“学功者似牛毛,成功者似麟角。明徒定天下,庸徒四海游”。
三、武当太乙神剑门之阵法来源
首先,我要说明:阵法原来不属于神剑门的内容,是我给加进来的。因为我在进入神剑门之前,已经是三皇炮捶门和玉龙门的传人了。当时我是带艺寻师,为了报答关老的救命之恩和遵照关老的嘱托,我才在1993年协助关老成立了“武当太乙神剑门研究会”。关老仙逝以后,为了继承关老的遗愿,大家推举我担任会长直至今日。所以我是身兼数门。但为什么我要把阵法加入神剑门里来呢?因为阵法是一个完整的武术框架和体系。
纵观武术各门派的传承,还没有哪一门派能像阵法这样的完备。它如同一辆完整的汽车,而各门派的拳种都像组成这辆车子的不同的部分,无论是发动机还是车框底盘,无论是电路还是轮胎,它们再好也不能称为汽车。也就是说无论你侧重的是南拳还是侧重的是北腿,无论你练的是少林拳还是太极拳,门派虽然不同,武术只有一个。所以说天下武术是一家,而没说天下门派是一家。可阵法恰恰是从初级到高级,都是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直到全面完整的掌握了武术才算毕业。所以,它根本就没有门派之分和南北之别,更没有门户之说和刚柔之见,而它的指导思想恰恰是“武术的顶点是道功的起点”,所以它是由外往内练。而神剑门恰恰是由内往外练,即先修道而后练武。这不正是三丰祖翻外家为内家,我又以内家带外家的不谋而合吗?
可见神剑门的修真与技击恰恰是阵法的灵魂,而阵法的奇妙又恰恰是修真与技击这灵魂的展现。就好比再好的汽车若没了汽油和电能,也照样如同废铁一样;同样再有充足的汽油和电能若没有了汽车,也照样失去了作用。所以说开的是车,使的是油电,遵守的是交通规则。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我未得到神剑门的修真与技击,光会阵法也只能傻使而不能灵通。如今我得到了神剑门的修真与技击,就等于把它变成了坦克,变成了飞机,所以这是两门精华的合并。
阵法的传承也是一千年前福建少林寺的镇寺之宝,由于两次劫难而流入民间,同样以家传的方式才得以保存。据说福建少林寺当时有三大阵作为镇寺之宝,即青龙阵、白虎阵、玉龙阵。我所得到的一百零八阵正是玉龙阵,其中三十六阵青龙阵和七十二阵白虎阵已经失传。现在只有这个玉龙阵传承下来,也就是我说的一百零八阵阵法,被神秘的称为“五守镇心图”。可惜的是,这个阵法的传人也极少,时至今日也没超出七、八个人。所以它也弥足珍贵,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故此,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玉龙阵按天地人三才,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分两论:一论基本功;二论108阵。
中篇分七论:一论五行阵;二论五大天门阵;三论五守阵;四论十大攻手阵;五论三关阵;六论大小三方阵;七论以我为守阵。
下篇分十二论:一论四灵活守;二论八方守;三论八变守;四论十大步法守;五论八字身法守;六论四大腰法守;七论八大引守;八论十大攻守;九论八节守;十论八进守;十一论八冲守;十二论图解。
阵法演练按级别传艺。
一年级学基本功和金方十八阵(分对练、四方练、六方练、八方练)。
二年级学木方十八阵和土方十八阵(分正练和反练)。
三年级学水方十八阵和火方十八阵(代攻、守、退练)。
四年级学内圈十八阵(代地趟练)。
五年级学五守阵和三关阵(代串阵)。
六年级学十大攻手阵和二十四绵掌(代八步赶蝉)。
七年级学八大身法、十大步法(代五行生克)。
八年级学动手秘诀攻守缠(代闪转旋)。
九年级学心法通玄,观察思变,智轻力巧。
总之,阵法按先天八卦列位,八方按八卦相排,内藏五行生克,中有太极阴阳为轴。有诗为证:龙行凤手虎豹身,排山倒海地崩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