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听这首歌,只觉得熟悉到了骨子里,却又一时想不起来曾在哪里邂逅过。直到某个瞬间突然明晰:哦,是那首多年前曾传遍大街小巷的《秋天不回来》。可不,除却伴奏里的刀光剑影,短兵相接;除却歌里时远时近的奔腾马蹄;除却里面将士们喑哑的嘶吼;那调子,就跟《秋天不回来》一模一样!
别怪我反应太过迟钝,实在是因为两首歌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一个儿女情长,一个家国天下;一个凄凄切切,一个壮怀激烈;一个是失恋之后的极度思念感伤,一个是家国即将沦陷之时的誓死守卫。孑然不同的感觉,实在让人无法将两者联系到一起。
《雁门关》这首歌,最开始打动我的,不是其他,而是歌曲结尾之时的那一段马蹄声:在所有的昂扬曲调逐渐尘埃落定之时,一阵凌乱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时而伴着马匹的一两声响鼻。可以听出是一人一骑,他们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一路不停歇的赶过来,人与马皆是筋疲力尽。终于,在某个抬头的瞬间看到了伫立在斜阳下的古老边关。见此,马背上的男人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到了,这里就是,雁门关。”
这样的一个小片段曾无数次的感动我心。我也想了很久,为何这么一首歌,我独独钟情于那一阵马蹄声。后来,无意间读了席慕容的《出塞曲》,其中有这样一句:“如果你们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看了便是恍然,之所以感动,是因为产生了共鸣。主体与客体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歌者与听者之间,有了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如此钟情。
除却歌的最后那一阵令人心动的马蹄声,其实《雁门关》的歌词也是极好的。
与现下流行的许多歌不同,《雁门关》的歌词描述了一个平凡少年在家国即将沦陷之际,舍下了家中青梅竹马的爱人,抛开了自身温良的书卷气,提起红缨,跨上战马,前往雁门关,誓死保卫家国的故事。
如果把这个故事写成一篇小说,也许我不会有如此感慨,因为这样的作品可以找到很多,看得多了,也就不再如此念念不忘。然而,用一首四分钟的歌把这个故事呈现,而且还能如此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主人公的复杂情感,描述出战争的惨烈景象;个人觉得,是非常不易的。
歌词的开头便是:“金军麾南,宋史那年,空守半壁河山”。寥寥十四字,便交代了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点明了北宋岌岌可危的地位,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是北宋的一名士兵。
这是《雁门关》这首歌歌词的亮点所在,字里行间有历史的厚重,有英雄末路的悲凉,有身入其境的壮怀激烈,也有藏于心间不可言说的儿女情长。
纵观整首歌词,可以从三个视角来看:主人公,红衣女,和诸侯君王。
先来看主人公。无疑,他是一个心怀天下的志士。在国家兴亡的时候,他选择战甲披肩,告别爱人,前往千里之外的雁门关去抗金杀敌。
这是流于表面的。
其实,还可以往深处想。歌里没有提到他的外貌,但却强调了他眉宇间的气质:温良的眉宇。由此想见,他必定是一个斯文守礼的人;这样的人通常饱读诗书,温润如玉,想来他一开始是个书生。既然是个书生,又为何放弃仕途而选择去投军呢?
古有诗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首诗是作者在忧愤疾思下所作,想必主人公的弃文从武,也与作者有着类似的心情吧。
分析完了他的胸怀天下,再来看看他的铁汉柔情。前往雁门关的时候,他亲手给他青梅竹马的爱人戴上玉镯,“允诺三年,再隐山间,泛舟共度余年”。每每听到这里,都会忍不住心中一恸。这里的“三年”是实数还是虚数我们不做讨论,总归时间不短。理想的蓝图有多么美好,现实的打击就有多么痛苦。先不说短短数年的时间战争是否会停歇,他能否留下一条命都要看天意!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由无数个马革裹尸喋血疆场的故事演绎而成。对于这最坏的结果,我不信他没有想过,可他还是温和的揭过,轻描淡写的告诉她,等我三年,我再用余生补偿你。
也许有人会觉得他残忍,不该许下这样空白的承诺。可我还是想说,也许,他只是想留给她一个念想,活下去的念想。也许明年,也许后年,他就会战死沙场,可只要三年之期还在,只要她还没有接到噩耗,她就有活下去的动力,不至于茫然无措的等待着。这是他对她的温柔。
再来看看红衣女吧。歌里提到她的字句不多,只有短短两句。“在故里,红衣女,为你念着菩提”“在故里,红衣女,笑你歌如黄鹂”。前一句,是在出征之后,她在故乡为他祈福。接着的“古佛灯芯惶惶移”中灯芯的移动表明了时间的推移,“惶惶”二字又指“惶惶不可终日”,暗示了她心中对他的担忧。后一句,则是在回忆出征之前,那时他们两小无猜。可是这样的乐景只为了反衬出接下来的哀情:“如今革马身不渝”。
他终究还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听到这里,又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那首著名的边塞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她比那个春闺人幸运,至少她接到了讣告,不用再以满心希望去等待一个永远不可能的回归。
对于红衣女,作为听者的我感觉是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她似乎只是主人公心底的一道影子,却又一袭红衣,留下了色彩鲜明的一笔。我常常在想,为何写词的人会让她以一袭红衣的形象出现在歌里。绿衣,青衣等等,在文学上也都有特殊的含义;因此,就艺术而言,并非非红衣不可。想的多了,多少有些明白。红衣代表着明丽,温暖;而明丽的红衣女携着这一方温暖在故乡等他。这样的场景成了他心中的一角柔软,无可替代。不过,我不能想象,当红衣女在千里之外的故里接到他的讣告时,那袭明丽温暖的红衣会是怎样的惆怅凄清模样。
最后再说说诸侯君王。歌里对他们的描述更少,但却不可忽略。“笙歌临安,烟雨江南,不思黄沙戈断”“诸侯君王,贪杯执念,谁顾及雁门前”。正是这些人的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才导致前方连连失利,百姓流离失所;可以说是一切悲剧的源头。
前面说过,主人公是弃文从武的,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对文臣一党的失望。圣人说:“文可治国,武可安邦”。明面上文武地位平等,然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武将的地位是要比文臣低很多的。更有甚者,文臣耍耍嘴皮子就可以决定一个武将的生死。而武将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家国献出自己的一切,末了还要被猜忌,被排挤。
《雁门关》里就很含蓄的表达出了这一点:文臣武将之间的不平等。
当然,从这首歌的背景来看,彼时金军南下,北宋王室偏安一隅,百姓流离失所,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究其主要原因,并非是文臣武将的明争暗斗,而是在于王孙贵族的不作为。毕竟无论是在哪个时代,文臣武将之间的争斗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当权者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达到平衡的目的。可偏偏,当时的在位者资质平平,不善帝王之术,而其他的王孙贵族又只懂得贪图享乐,不理政事。那就无怪乎会出现这样的窘境了。
只是,作为听者,听歌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为主人公扼腕叹息:若没有战乱,他会是一个温润如玉的君子;烽烟起时,他又是一个心怀天下的志士。这样的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可是,这样一个君子,一个志士,一个英雄,为了他心中的家国,忠骨埋地,宁碎不毁誉,折在了那个黄沙漫天折戟断戈的地方。
除却这三个视角,剩下的歌词便是直接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听到这里的时候心中会觉得特别的震撼,有一种热血沸腾之感。
“边关狼烟腾起战马嘶鸣 白袍浴血雨
眼前男儿罡气红缨提 血染宋字旗
边关黄沙满天忠骨埋地 宁碎不毁誉
抛去儿女情长英雄睥睨 换我河山兮”
很少有歌像这样直面描写战争,听的时候却感觉似乎是有意的略过了战争的惨烈,只把重点放在了将士们的满腔爱国心上。别人什么感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听的时候,那一句“宁碎不毁誉”在我耳边回响了很久,很久。
音频怪物的声线并不粗犷,唱这首歌的时候却唱出了王朝末年的铿锵。歌里有这么一句念白:“将士们,随我誓死守护雁门关!”我闭目都可以想象得到那是怎样的一副画面:金军兵临城下,雁门关的守军艰难的抵抗着。在明知援军不能到来的情况下,满脸血渍的将军高举红缨,带着视死如归的气势,对着雁门关的兄弟们大喊:“将士们,随我誓死守护雁门关!”回应他的是将士们齐声的高呼。接着是一阵又一阵的刀剑相鸣,短兵相接。想来,那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有很多人在听了这首歌后去探寻它的历史背景,认为其中的主人公是岳飞。如果真要探究的话,说主人公是杨继业肯定比岳飞要合适一些。在北宋时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激烈争夺的战场,爱国将领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雍熙三年,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杨继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军覆没,而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最后绝食为国,正应了那句“宁碎不毁誉”。
其实个人觉得没有探寻历史背景的必要。无论歌里的故事是否曾真实的发生过,它用音律将我们带入了那个刀剑长鸣的时代却是毋庸置疑的,正如英雄不问出处,听歌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将歌里的内容嵌入某段历史。更何况,一个普通士卒的悲欢离合显然比一个名垂千古的将帅的生前身后事更具有代表性:将军只有一个,士卒却有成千上万个。他们只是普通人,有着最寻常的喜怒哀乐,追求着最简单的幸福快乐。正因为这样,他们能够抛却儿女情长来保家卫国换我山河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听《雁门关》已经很多年了,可是每一次重听,都会有新的感慨;每一次重听,都会对那个早已逝去的年代升起无限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