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迴旋-銅棒練習

從第一個「7拍子的銅棒練習」,第二個「12拍子的銅棒練習」,到這個「 S迴旋-銅棒練習」,以及下一個「Qui-Qui 銅棒練習」,它們各自對應到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手指關節──的活動練習。所以也是依照這樣的順序,逐漸的進行練習活動。

透過「S迴旋-練習」,增強手腕的力量與靈活的轉動。可以先做右手,之後換左手;熟悉之後,可以雙手同時持兩隻銅棒一起旋轉。


由一手的五個手指尖持住棒子的中央,藉手腕的轉動,帶出棒子以圓圈旋轉。為了幫助初學者,老師會以漸進的方式帶引。首先,手臂伸直(一者,充分的運作腕關節;二者,手臂若不伸直,轉起來的銅棒會敲到自己),以五指手指尖持住銅棒的上端,讓銅棒垂直朝下。老師說:想像自己在攪拌一鍋湯,但是整隻手、手臂保持固定位置,不上下左右晃動,只用手腕去攪動,使銅棒下端從身體中心向外轉動(若是以右手持棒則是順時針轉動,若是左手持棒則是反時鐘方向);逐漸加大旋轉的圓周。熟悉這樣的感覺之後,逐次的向下移動握持的點,每一次轉動,都只注意銅棒下端那一頭的旋轉;因為銅棒上端另一頭也會開始出現旋轉,很多人會因此卡住,無法順暢的轉動手腕。以如此方式練習,逐漸加大旋轉的圓圈,直到懸轉的棒子非常貼近手臂,此時銅棒可以非常快速的旋轉,而手腕自然產生S狀的旋轉繞動,它形成一個三度空間中的「雙紐線」圖形。

棒子快速旋轉時,應當盡量避免手臂上下擺盪;使棒子穩定的保持在(接近)水平的狀態。至於旋轉的方向,是以身體中心向外轉動為「大調性」(Dur-Stimmung),是開展的、上升的氛圍;不論是用右手還是左手,通常也是以此原則,作為基本練習轉動的方向。至於由外向身體中心內側轉動的方向,是「小調性」(Moll-Stimmung),是收斂的、下沉的氛圍。基本練習大多是「大調性」的轉動為主。

當棒子儘可能保持在水平時,可以產生S-線條旋繞形成平滑平面。若能極為靈巧的、輕快的做到這練習,甚至兩手各自持棒,同時旋轉,它真的呈現出優律斯美的(子音)S的感覺與圖像。Dr. Steiner在第四講(GA279,「優律思美一如可見的語言」)裡談到S的聲音,關於這子音所含有的諸多特性,其中之ㄧ他給予如此的描述:具有精巧知覺能力的掌握,去驅導、轉變某事或某種狀態。經由這練習,逐漸發展出手的動作──顯著而毫無一絲牽強的活動,的確是呈顯S的意念表現。

學習「優律思美」,入手、著眼之處,大多是從「以太能量」、「以太身體」(Ätherkraft,Ätherleib)為出發點,然後呈顯在可見的「物質身體」之上。在這「S-迴旋」練習,可以引導學習者逐漸觀察、省思,意會到:若是固著在可見的物質層面,看到的會是「銅棒的一端只轉動自己的圓」,但是「它」只是「一半」的呈現,另外「一半」出現在「沒有意圖使力」的「另一端」!!!──這裡面好幾重深深的意涵:「可見的」永遠只呈現出「不可見的」的一半;在「可見的」相反方向上可以找到它的「另一半」;練習「出、入」於這「可見」與「不可見」的雙重世界,這是「雙紐線」圖形中蘊含著更多深奧意涵的入門處。──兩個「S」匯成一個「雙紐線圖形」,而不是兩個「圓」兜出來的。另外,在這練習,可以試著練習自己的「覺知」狀態──這是所有優律思美活動最基本的「立足點」。仔細覺知:在手腕旋轉上,慢慢意識到,在「一個旋轉」的單元上,它在起點處需要一個驅使的啟動力量,但是之後便需要立即放鬆,不能使力,只需維持銅棒在前進的方向。若是一逕的使力,或是錯過了那個啟始點才用力,便會發現銅棒會上下亂晃,甚至打到自己的手肘(很痛的!)。一旦掌握到那律動,是不需要用太多力量,便可以持久的、優美的一直轉動。所以,難在,轉動的速度很快,人必須清醒的意識到每一個轉動開始、放掉力量,緊接著又是下一個新的驅動──只要自己一陷入機械反應,銅棒的轉動馬上就會顯現給你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S迴旋-銅棒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