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者的集权狂欢——《1984》

转载于我的公众号 夏蝉日记 欢迎关注

文|摸鱼是第一生产力


暂时还没有读完《美丽的新世界》,先看完了《1984》,写下一点我自己的看法。以后再看其他书时可能还会有些新联想新观点,这个就当一个随笔吧。

对于《1984》中所描述的世界,阐述的内容,我认为把它推举到反乌托邦圣经是过誉的。或许能够对于空想的乌托邦社会,有着一些思考与反思,但是在马恩构建的科学社会主义之后,所泛起的思维涟漪是非常有限的。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年代: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如“新话”—Newspeak)、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telescreen)控制人们的行为,依靠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来维持社会的运转。

故事中主人公所在的国家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格兰社会主义,按照新语,简称英社(IngSoc)。社会也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群众)三个阶层。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军备和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持秩序、镇压和严刑拷打,真理部负责宣传、文教和篡改历史,富裕部负责生产和分配。按照新话,分别简称为和部、爱部、真部、富部。

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因为在工作中逐渐对其所处的社会和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产生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


《1984》落笔于1948年,此时距离《共产党宣言》问世已经过去整整100年之久。想要理解《1984》中架构的世界,需要从历史唯心主义的角度来评断。在唯物史观的框架下,《1984》中的地缘政治格局,社会结构,阶级组成是无法支撑的,在文中虚构反派的著书《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写道 "…社会是分阶层的,而且阶层分明…",这从侧面反映了《1984》中的社会在表面上是否认阶级的存在并掩盖阶级矛盾的。

可以这样说,在唯物史观的框架下,《1984》的普世价值要远逊于《陈涉世家》。翻开《史记》,文字虽已古色斑斓,但司马迁的笔触依旧闪耀着朴素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因此不要尝试用唯物史观来理解《1984》,因为其内容的核心"思想钳制"就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


在小说中,三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高度相似,均是极端的个人崇拜以及狂热的"伪集体主义",关于这个'伪'字,是我自己的理解,会在后面予以解释。

集体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以调节个人与集体关系为内容,并主张集体利益优先的价值原则。它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和前提,主张集体是个人自由发展的保障,集体成员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协调一致。

1.用战争来框定物质基础

《1984》中三个国家维持统治的手段的关键在于维持一种巧妙的平衡:虽然相互之间军事冲突不断,但是只争夺缓冲地区(比如非洲,中东),每个政权的核心地带不会被大举进攻。此时,战争不再是为了征服和掠夺资源,而是成为一种掩人耳目的消耗生活必需品的手段,以造成国内物资短缺和紧张的政治气氛,维持阶级统治。

只要这种默契一直保持下去,那么每一个国家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天地,永远不会受到外来危险的震动,永久的战争便成为永久的和平,即" 战争即和平 "。古往今来的战争无不是以争夺资源,倾销产品为目的,但是在这里战争更像是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农民们在倾倒牛奶,以破坏利益来维持利益。


2.在思维方面,进行类似于白色恐怖时期的思维钳制


这种思维钳制具体事务由两个部门来进行,一个是男主工作的真理部,另一个是负责思想改造的友爱部。

真理部的主要工作就是修改已出版的书籍,新闻,宣传册等,对于现实与历史有冲突的地方,则选择修改过去。比如大洋国今天和东亚国结盟,就修改抹除一切过去和东亚国打仗的历史,并宣称大洋国一直和东亚国友好交往。真理部的一些行为和秦始皇焚书坑儒倒是有些类似,只是小说中的技术手段更为高明,而群众也是采用双重思想来处理这一魔幻现象。

所谓双重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克服自己的记忆,以上面的例子来说,第一重思想就是忘记大洋国曾经和东亚国交战的过去;第二重思想就是清除第一重思想中忘记这件事的动作,即清除忘记动作本身的记忆。

所以我们需要从唯心史观的角度来看待这种做法,英社认为"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现实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不存在于其他任何地方,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一群人都能控制自己的认知,达到一种魔幻的同步认可,那么历史、现实、艺术、科学、文学、美与丑、好奇心...都将合理的消亡。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飞行,并且其他人也都认为他可以飞行,那么这个人就是实现了飞行,这一点可以类比一下皇帝的新衣。

正如英社自己所说的,这是一种" 集体唯我论 "。这样就能合理的解释英社的所作所为了:以思维改造达到修改历史的目的;以控制人思维的权力,达到集权统治的目的。正所谓" 真正的权力,我们日日夜夜为之奋战的权力,不是控制事物的权力,而是控制人的权力 "。这一点也是为什么很多地区曾将《1984》视作洪水猛兽的原因。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前一段时间" 美利坚封号大统领,川建国大意失白宫 "这场" 灯下黑 "的谋害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呀[Doge]。


3.《1984》本质上依旧是对社会历史本来面貌的呈现

阅读这本小说的前半部分时,我一度以为我在阅读高尔基的《母亲》,同样的物质短缺,同样的民不聊生,同样的恐怖统治。因此在这个层面,我认为英社的统治与十月革命前沙皇末期并无二致,令我疑惑的是,同样是描写黑暗统治,《1984》为何会被后世冠以反乌托邦圣经之名。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 伪集体主义 "吗?在小说中,并没有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至少没有正面提及过。在书中有这样的表述:" 寡头政体的唯一可靠基础是集体主义,财富和特权如为共同所有,则最容易保卫  "。

但是,《1984》中并没有完成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我冠以一个'伪'字,这类似于少数人的集体主义/少数人的民主/少数人的特权。书中对此的表述是: "  如果他能绝对的服从,如果他能摆脱个人存在,如果他能与英社打成一片而做到他就是英社,英社就是他,那么他就是全能的、永久不朽的 "如果把这个段话中'英社'换成'门阀','寡头','垄断阶级'是不是也是毫无违和感?

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的任何阶段,任何地方,依旧是屡见不鲜的,只不过想要进入这些阶级可比小说中要困难多了,不然最后怎么会用科举制来打破门阀呢。但是《1984》确确实实的就被冠以反集体主义/乌托邦/乃至anti-communism著作,不由得让我感慨,一个和《母亲》中一样混沌的社会,一个从奴隶社会到中世纪乃至到现在依然是作为人类社会治理顽疾的客观现象,怎么就成了对集体主义集权的沉重反思了呢,可能这就是"帽子一换,评论过万"吧。

《1984》与《母亲》两部小说的结果大相径庭,前者消极的陷入了唯心史观,笃定"群众从来不会自动起来造反,他们从来不会由于身受压迫而起来造反",错误的看待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变革中的力量(认为“王侯将相,确有种乎”);而高尔基的《母亲》则正视了人民的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而最终证明也确实如此,在《母亲》发表十年之后,俄国便爆发了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

一直比较笃信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对鲍威尔所说的一句话:" 是的,我这一代苏联人都读过库珀、杰克·伦敦、马克·吐温的作品,你们的所有优秀作家的作品都读过。" 

我相信,欲要学习了解所要做的事情,不仅要在正面上勤于学习,也要在对立面给予思考。可惜在大学期间只草草阅读了马克吐温的《美国》以及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直至现在,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理解,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还有很多要去学习,也许有一天我会完全否定现在所认知的一些内容,或者发现很多理解错误的地方,但是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唯有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才能避免更多的错误,实现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唯心主义者的集权狂欢——《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