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偷着吃,自个美

图片发自App

    前端时间,有朋友从东南亚回来,聚餐期间大惊小怪的描述东南亚人吃虫的种种“恐怖”,在座者无不倒吸凉气,要么觉得不可思议,要么觉得荒蛮不开化,只有我默不作声,回味着我吃过的虫虫。

  在山东期间,知了猴是经常吃,雨后树林中最是适合捡拾知了猴,回来急急泡入盐水,否则一旦羽化脱壳,就不复好滋味了。洗净投入油锅,香气扑鼻,外焦里嫩,酥脆之余,尽是鲜香。

  再后来,吃过大青虫,所谓大青虫主要是指绿色的豆虫,在大豆生长期间最是活跃,,豆虫洗净,入油锅炸制,稍许便成了黄灿灿的一条,放在灯下看,通体成半透明状,撒上椒盐,酥脆又富有嚼劲。说实话,味道还可以,就是一想起慢慢蠕动的青虫,还是有些发怵,所以我也只是偶尔尝过。在连云港有道汤叫做“豆丹”,听闻就是用筷子将青虫内脏挤出和鸡蛋等烧的汤,曾到连云港有机会尝试,但还是放弃了,弄得随行的连云港朋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曾经临沂的丝绸厂很兴旺,作为副产品的蚕蛹自然少不了。蚕蛹是蚕蛾的蛹,蚕宝宝登上麦秸山吐死成蛹后,丝绸厂将蚕蛹用热水煮沸,即是缫丝加工,而缫丝后的蚕蛹即可供人实用。民间有“起个蚕蛹一个蛋”的说法,都相信蚕蛹很补,是保健食品。蚕蛹常见的做法是洗净的蚕蛹用酱油、料酒、花椒、葱、姜、蒜等腌制后,入油锅炸制。蚕蛹炸制后入口肉香四溢,但余味中有时会有些淡淡的臭味,是因为一盘子中会有些时间稍长的作祟。还有种做法,是将蚕蛹烫熟,拌入新鲜的蒜薹,浇上油辣椒,凉拌蚕蛹,碧绿衬着金黄,下酒佳品。前段时间还见过大排档烧烤蚕蛹的,但觉得小小的蚕蛹串在竹签上,不大符合烧烤的江湖味。

  在沂蒙地区,小时候一放学最爱跑到山坡上去,一是夏末秋初摘酸枣子,还有掀蝎子。掀蝎子是当地人的说法,绝对生动形象。因沂蒙多丘陵土坡,蝎子喜欢阴凉,常躲在石头下。小心翼翼的掀开石头,拿用筷子一劈中间夹根树枝做的简易夹子,眼疾手快的夹起竖着尾针刚要战斗的蝎子,放入随身带的玻璃瓶中,心满意足。沂蒙的蝎子属于东亚蝎种,药用价值很高,所以又称为“沂蒙全蝎”,当地药材公司常年收取,记得好像是一角钱一只,这对于孩子而言,不啻于巨款了。而油炸蝎子更是被百姓誉为大补之物,我也尝过,只是满口香酥之余,有些担心那油炸后依然高举的蝎子螯钩。除了这些之外,蚂蚱我也尝过,可惜和海鲜一样,可能会蛋白酶过敏,而我吃海鲜没事,吃了蚂蚱却差点没了命,这样想来,为了吃,我还是满勇敢的[偷笑]。

  其实,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昆虫入馔的例子,只是常识中不吃就很难突破逾越,也难怪鲁迅先生盛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谁会想到如今身价不菲的横行将军当时无人敢吃,是啊,口吐白沫,青绿色外壳,举着俩大鳌,还横着爬,有够吓人。

  吃虫者,不足分享,否则保证吓到一片,虫虫,还是尽管偷着吃。自个美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虫虫,偷着吃,自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