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7为什么我支持尊严死,而不是安乐死 24-4

说了三天生死学,给你讲几个有趣的名人离开的故事。

因为一个人的死前故事,就是这个人个性的最好表达。人要离开了,也没有什么好掩饰的,所以这些故事,也折射出他们对于死亡和生命的态度。

金圣叹临刑前

第一个故事是清末才子金圣叹,点评《水浒传》的金圣叹。清朝政府文字狱,他带着弟子在孔庙前面哭,相当于今天的游行骂街、搞行为艺术。这种公知艺术家肯定要被关入大牢,择日问斩。

临刑前,金圣叹请狱卒带封信给大儿子。家人以为是遗言,哆哆嗦嗦打开一看,写着:“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恨矣。”

行刑当天,押到菜市口。金圣叹又出幺蛾子——他对刽子手说,我不想看着其他哥们儿先死,求先从我这里开刀——我也有好处给您, 我身上有银票,你杀了我,就给您啦。

接下来这个情节都超越东野圭吾了。

刽子手手起刀落,第一个咔嚓了金圣叹。结果他脑袋落地,耳朵滚出两团字条, 打开一看,不是银票,分别写着“好”“疼”。

这是第一个故事,好多人都视死如归,金圣叹做得最有趣。

鲁迅的遗言

鲁迅的遗言就不是金圣叹那个文风——透着一股“战斗劲儿”——他清醒得可怕:

不能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想起了老舍儿子舒乙)

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幽默的布特维尔伯爵

最有意思的是法国贵族布特维尔伯爵的故事。

他被判极刑的原因是不顾国家禁止一对一决斗的法令,在红衣大主教窗前与人决斗。走上断头台时,他非常冷静,唯一害怕的是他那漂亮的长髯被剪去。直到旁人保证绝不碰他的美髯时,他才把脑袋放倒木砧上。第一次斩首的刽子手对他说:“您躺好了,伯爵先生,我这是第一次”。

他勃然大怒:“混蛋,你以为我这是第二次吗?”

佛陀圆寂

最后的故事讲佛陀。佛陀三十岁成道,传法49年,80岁那年某天,他感知到自己就要圆寂,提前一天告诉侍奉在身边的弟子。

弟子想,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以后人们再也见不到他了,于是告诉师兄弟,师兄弟告诉了信徒们。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想拜见佛陀最后一面。

第二天,佛陀仰卧的菩提树旁排起了长队,人们在佛陀脚下磕头,献上鲜花,然后离去。有一个城里的屠夫,走到他面前,既不磕头,也不献花,站着对佛陀说——你不是一直在传法吗?我还没有学会冥想的法门,你为什么就离去呢?

佛陀不生气,也不推诿,勉身站了起来,坐下细细地教了一遍那个男人打坐冥想的法门,然后回去坐下,安然离去。

这是最后一个故事,佛陀展示出一个好老师的慈悲和坚定。

答疑

1. 关于安乐死和尊严死

我并不支持安乐死。

在国外,安乐死也有“自助”和“他助”的。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医生设置了协助死亡的装置,而病人自己执行。

但这并不是个好方法,其一是从伦理来说,这与自杀没什么区别,而病人往往并不具有专业水平确定自己是否真是绝症;其二是从法律来说,很难断定是不是他杀。

我支持尊严死。

尊严死则是当诊断为绝症的时候,不使用医疗设备来人为的延长生命。尊严死的决定最好是由当事人清醒的时候提前做好。对于亲人来说,这是一个重担——这几天大家的留言可以看到——放弃的常常自责,还在坚守的也时刻拷问自己。

我们完全不应该把这个责任丢给我们最疼爱的亲人,自己如果有机会,就尽到自己的选择权利。

2. 关于生前预嘱和家庭会议

《最好的告别》(推荐有兴趣的人去看看)的作者提到一个观点,也反复被安宁疗护的医生提起:

“一场好的家庭会议,重要性不亚于一场大手术。”

生前预嘱不仅仅需要你自己定,最好还有一个小的家庭会议宣布和达成此事,否则你制定的执行人也会面临很多的挑战和压力。

和父母亲提及此事,的确是个难于开口的事,不过只要你想,总是有机会的——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他们家……”这种旁敲侧击。

如果看到父母亲也有想聊的意愿,再慢慢的讲述一些想法,或者可以邀请他们一起听我本周讲的生死课内容。

3. 讲给后悔、内疚、自责的人

【用户】海燕:母亲当年由于脑溢血发病突然,没有留下任何嘱咐,因此我拼死也要留下她这条命,哪怕她已是植物人,哪怕需要日夜看护,为的是有朝一日奇迹出现,让她能有丝毫意识,对我说上哪怕只字片语。可直到最终,奇迹都没有出现,尽管我与父亲精心照料之下,她卧床4年,全身无一处溃烂,可是,她却活得毫无尊严,现在想来,那时的我是何其的狠心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一定会选择让她尊严的离去,即使这个选择会让我承受万箭穿心,也会好过现在的愧疚与悔恨!

【典评】很多人会觉得过去亲人离开,并没有能让他们更加舒服有尊严而内疚自责。千万别这么想,记得一句话:“在你不知道之前,你并无选择。”

我说这句话有两重意思:

第一, 你原先并不知道有这样的选择,所以其实当时的你那是最好选择 。更何况,即使你知道有这种选择,你也不知道家人的选择。站在你的境地,你做的并没有错。

第二, 你能把握的是自己的选择权,以及更珍惜现在的日子 。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17为什么我支持尊严死,而不是安乐死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