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植物辨识(二)不堪重负的柳

                                                                     不堪重负的柳

                                                        《诗经》里的植物辨识(二)



  柳,在古代称杨柳,古人说杨和柳是一物二种。《说文解字注》解释说,柳,少杨也。杨之细茎小叶者曰柳。《康熙字典》解释说,《毛诗》将柳和杨“分而言之者,《齐风》折柳樊圃,《陈风》东门之杨是也。合而言之者,《小雅》杨柳依依是也。《本草》云: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宋代陆佃《埤雅》说:柳“柔脆易生,与杨同类。纵横颠倒植之皆生。”意思是将柳枝倒栽就生为杨。李时珍不信,我也不信。上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到河里插柳,曾偷偷倒插过两株,但都没成活。古人还说柳絮落水为萍,固有“柳花衮雪春冥冥,溪风一夜吹为萍”之说。我好奇,难道岸边没有柳树的水塘水池中就没有萍吗?

  杨与柳其形大异,我一直纳闷古人凭什么将它们归为一类,难道就是因为“杨枝硬而扬起,柳枝弱而垂流”?或是因为它们都是“柔脆易生”,其花都是葇荑花序且多生河边?但实在佩服古人,那时候就知道杨和柳同属一科。

   现代植物分类学里没有“柳”这个种名。《诗经》里“折柳樊圃,狂夫瞿瞿”(《齐·东方未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小雅·采薇》),“菀彼柳斯,鸣蜩嘒嘒”(《小雅·小弁》),“有菀者柳,不尚息焉”(《小雅·菀柳》),以及《小雅·将种子》里面的“无折我树杞”,这里面的“柳(杞)”,应该是部分柳属植物的统称。我国南北东西大部地区均产的当属垂柳和旱柳,所以,《诗经》里的“柳”,多应是指垂柳和旱柳(河柳),至多还包括腺柳、川柳之类。至于每一首诗里的“柳”是具体的哪一种,除了“无折我树杞”,里面的“杞”有解释为杞柳(注:垂柳。《埤雅》:而乡村所树者多为杞柳,长条下垂木性柔软),其余皆无确指。

  “扬之水,不流束蒲”《王·扬之水》中的“蒲”,也有解释为“柳枝”的,其根据可能源于“蒲柳”,但“蒲柳”不是柳,而是杨。

柳树本来是自然界里的一种普通植物,它对于人类的使用价值无非是或作薪柴,或做家具器具,或植于园圃路边河旁美化环境遮阴纳凉,但从《诗经》开始,它却与骚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骚人墨客们除了借用它的本意外,还将美的丑的好的坏的褒的贬的喜的忧的爱的怨的端庄的轻浮的,统统拿它来说事,什么柳暗花明、桃红柳绿,什么柳弱花娇、分花拂柳、柳眼梅腮,什么寻花问柳、攀花折柳、眠花宿柳、烟花柳巷,什么残花败柳、柳啼花怨、柳折花残、柳悴花憔、柳眉倒竖,可谓林林总总,形形色色,举不胜举。

  在诗词歌赋里,它又成了骚人墨客们情感的宿主:良辰美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柔情蜜意全都让柳树为他们承载着,“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唐·李商隐)——欣赏它的,说它“碧玉妆成一树高”(唐·贺知章),说“此树易荣滋”,“无根亦可活”(唐·白居易);不待见它的,则说它是“风里杨花,轻薄性”(宋·谢逸),“不是天生稳重花”(宋·韩琦),还说它“勾引春风无限情”(唐·白居易),“倚得东风势便狂”(宋·曾巩)。心情愉悦,生活稳定时,感到“绊惹春风别有情”(唐·唐彦谦),或赏赏“一树春风千万枝”(唐·白居易),或听听“两个黄了鸣翠柳”(唐·杜甫),或看看“牛衣古柳卖黄瓜”(宋·苏轼),享受“柳阴亭午正风凉”(宋·范成大)的惬意;心情烦恼,愁苦悲怨时,就自怜被“抛家傍路”,“也无人惜从教坠”(宋·苏轼),感叹“楼外垂杨万千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满眼“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宋·王雾·眼儿媚),愁着“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唐·李商隐),后悔“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埋怨它“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唐·裴说),发誓“从此西湖休插柳”(宋·刘克庄)。那些官场疲倦了的,便觉着村野溪畔的“杨柳更温柔”(宋·辛弃疾),就想着“买陂塘,旋栽杨柳”(宋·晁补之);虽是身在高位,也还想着“手种堂前垂柳”(宋-欧阳修)。更有千百年的离愁别恨系满枝头,让本来就细弱的“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纵然“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唐·周邦彦),谁道是“柳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唐·狄焕)。当然,也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和“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唐·韦庄)的缠绵时刻。

  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大家明白“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的道理,不必怨天尤人,不必自暴自弃,管它“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勇敢的面对,就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逆境莫沉沦,抖搂精神,振作起来,行动起来,“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宋·辛弃疾),让祖国大地到处“十里清阴柳影斜”(明·胡祗遹《阳春曲·春景》),春风杨柳万千条。

  年年都经冰刀霜剑,岁岁都沐春风暖阳。千百年过去了,任凭骚人墨客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压得它纤枝低垂,但它依然是亭亭袅袅,送给大地一个又一个春天,送给人们一个又一个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里的植物辨识(二)不堪重负的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