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修武县,一个不知名的山村里,隐藏着一口斑驳的古窑。一块立于宋朝的窑神碑,记载了一段隐匿千年的历史。
“当阳工巧,世利兹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口……”当阳峪,这个曾繁荣一时,如今却鲜为人知的重要窑口,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绞胎瓷,当阳峪窑独有的皇家御瓷,利用黑白两种原矿石的天然粘性,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透明釉,烧制而成。因胎内胎外纹饰统一,极其珍贵。
在窑火兴旺的北宋,绞胎瓷曾风靡一时。“开时光彩惊奇异,铜色如朱白如玉!”北宋瓷官程筠对此大加赞赏。
然而,金兵入侵,北方战乱,当阳峪窑厂迅速衰落,精美绝伦的绞胎工艺也流落民间,沉寂千年。
沧海遗珠惜蒙尘,重现芳华凭一人。建国之后,当其他瓷种相继复烧后,在当阳峪,一位匠人,凭着信念和对陶瓷的热爱,倾其所有,三十载呕心沥血,让绞胎瓷的绝世华美再现人间。
在落英缤纷的初冬,《掌玩文化》有幸采访了这位匠人——柴战柱,作为全国唯一一位国家级非遗绞胎瓷代表性传承人,他为我们讲述了那段艰辛创作的复烧之路。
凝土为器,重燃千年窑火
“柴老师,您小心点!”
“没事儿,每次找原料,我都要在山上待好几天,登这个小山头,小菜一碟儿。”在徒步近半个小时后, 56岁的柴战柱,一脚踩着一个陷入山体的凹槽,一手攀着一块突出的石头,跳上了一个陡峭山体中的“小平台”。
沿着山体斜坡,柴战柱抡起锄头,凿下去,“一层白土,一层黑土,天然的高岭土,含铁量丰富的原矿石,油性极大,揉搓手上,细腻柔滑,是绞胎瓷的最佳原料。”
这样的选材过程,往往需要一周。每次,柴战柱都会亲自上山。三十年来,寒来暑往,从未中断。
“如果当年我没有做绞胎瓷,或许现在过的是另外一种生活。”下山途中,柴老师边走边讲述他的故事。
(图丨柴战柱作品《中华龙》)
上世纪80年代,柴战柱进入当地陶瓷厂上班,作为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大学生,他从小热爱艺术,对瓷器更是格外痴迷,梦想烧出精美的作品。但没过几年,陶瓷厂便倒闭了。其他同事纷纷转行,只有他,孤身去到景德镇学艺。
在景德镇的6年,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一个瓷种的兴盛,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当阳是古代的瓷都,绞胎瓷是由陶入瓷的重要转折点,祖先留下的能工巧艺,我们应该将其传承发扬。”
作为一个有理想的艺术青年,柴战柱决心复烧绞胎瓷,重振当阳古老的文化精神,振兴当地经济,惠及乡民。
学成归来后,他抵押了房产,借遍了亲朋好友,倾其所有,投入到绞胎瓷的烧造中。
精诚所至,再现千峰翠色
在蜿蜒的盘山路上,我们和柴战柱乘坐着一辆蓝色的五菱面包车,缓慢行驶,路旁高挂的柿子,鲜艳夺目,一闪而过。
“孟子曰,君子本色,表里如一。绞胎瓷承载的便是这种优秀的文化,从里到外,都是同样的纹路和花饰。这也注定了,它的工艺极其复杂,泥料配方,釉料配方,每一项技艺的恢复,都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它的烧成率极低,因此格外珍贵。”坐在颠簸的车厢中,柴战柱娓娓道来。
每种瓷器,都有适合自己的温度曲线,细微的差别,都会影响烧成效果。为了探索出绞胎瓷的烧制温度,柴战柱做了无数的尝试。“烧一窑,坏一窑,坏一窑,烧一窑”,如此循环往复,不知烧了多少窑,坏了多少次。
“我始终相信,古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尽管多年的投入未见产出,尽管一贫如洗,尽管遭到所有人的反对,但柴战柱还是“固执”地坚持着,怀着信念和毅力,一个人默默的忍受着一切。
(图丨柴战柱作品《君子祥瑞壶》)
奇迹终究还是出现了。
2000年的初冬,山上寒气很重。为了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所有窑厂都改用液化气烧制。有一天夜里,其他员工都下班了,柴战柱独自守在窑炉旁,时而看看温度表,时而观察窑火。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他疲惫的脸颊。
晚餐照例是南瓜饭,这还是用烧制的瓷碗跟村民换来的。“还不错,不用啃干面吃。”想到这里,他苦笑了一下。常年住在窑厂,艰苦的生活,他早已习惯。
炉温继续上升,已是凌晨两点,温度升至1000度时,火焰开始扑朔,时高时低。“不好,没气了。”他赶紧叫醒徒弟小张,并端来一大盆热水,放在液化气罐下,反复叮嘱睡眼惺忪的小张,一定要不停地晃动气罐,千万不能让温度降下来。
“一旦温度降下来,这一窑瓷就毁了!”柴战柱冲出窑厂,一路狂奔,到山后村民家借气。“咚咚咚,咚咚咚,敲了好多下,都没反应,”半夜敲门,更深露重,许多人不愿意开。终于敲开了一家,说明来意后,村民非常不情愿:“你把气借走了,俺明天咋做饭啊?”好说歹说,最后村民终于答应帮忙。
“那会儿,我也不觉得重,背起近百斤的液化气就往厂里跑,前后就用了35分钟。”讲到这儿,柴战柱呵呵一笑,“保温半小时后再次升温,那一窑出来后,我自己都惊呆了。”
打开窑门,晶莹透亮的瓷器,发出清脆的开片声,个个饱满温润,如玉般华美。师徒俩欢呼雀跃,热泪盈眶。皇天不负苦心人,没想到,这个“借气”的插曲,竟成就了绞胎瓷。
汲古创新,揉出纹路万千
绞胎瓷最珍贵之处,便是纹饰的表里如一。利用泥胚的天然色彩,用纯手工绞揉,搓、揉、捏,能形成木纹、菊花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变幻无穷的纹理。
每一种花纹,柴战柱都要比着古瓷碎片研究许久,为了开发出手工编花技艺,他用了三年,经常揉泥的短案,变得格外光滑。
在长方形的短案上,柴战柱常常坐在案头,以橡皮泥代替泥胚,每天都要揉搓上百次,无数次切开泥面,只要没看到想要的花纹,他都会变换手法,重新开始,经常揉的胳膊酸痛,大汗淋漓。
“那是一个夏天,揉泥揉的衣服都湿透了,切开还不是自己想要的纹饰,非常生气,烦恼,索性把泥往案上一摔,睡觉去了。”
第二天醒来,走到案前,柴战柱惊喜不已:“在揉泥的案子上竟然绽放出娇艳的菊花纹路,原来泥胚经过变形、扭曲后,释放了它的美。”
通过对装饰纹多样性的研究与实践,他创作了16种绞胎纹饰:羽毛纹、席编纹、菊花纹、自然纹、山花纹、方格纹……在他的手下,泥胚仿佛被施了魔法,可以变换出千姿百态的花纹样式。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投入,2000年,绞胎瓷终于成功复烧。
(图丨柴战柱作品《君子祥瑞壶》)
但是问题又来了,瓷做出来,却没有人买。
常言,得道者多助。此时,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为柴战柱出谋划策,提出要注重宣传。
“那些年,我总是先烧出瓷器,再一件件装进纸箱,用绳栓好,抬到汽车站,到全国各地参加工艺美术展。真的是烧了几十年绞胎瓷,宣传了几十年的绞胎文化。”谈到此,柴战柱感慨万千。
很快,我们乘坐的面包车抵达金谷轩绞胎瓷艺术展厅,与一位等候已久的朋友简单沟通后,柴战柱又返回窑厂。
“三十年来,基本吃住都在厂里,从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没有按时吃过饭。”柴战柱说。
丰收硕果,不忘传承重任
正是多年的呕心沥血,扎根山中,柴战柱的付出,收获了巨大的回报。
2002年,央视一套的一条早间新闻,轰动全国:“当阳绞胎瓷复烧成功”! 2006年,他的作品《硕果》入选九年义务教材,随后几年,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博物馆和许多陶瓷收藏家收藏了他的作品。
经过柴战柱多年的钻研和探索,当阳峪绞胎瓷从单一品种发展到300多个品种,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无数国家大奖。
2018年5月,柴战柱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陶瓷行业最年轻的国家级传承人,他深感传承和创新的责任之大。
为了普及绞胎瓷知识,传承绞胎瓷技艺,作为河南省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柴战柱经常通过讲课的形式,向学生教授知识。
如今,已近花甲之年,柴战柱依然走在创作一线,常常与开发人员共同摸索研究至深夜。国内大型的工艺美术展,无论多忙,柴战柱都会参加。“只有不断地走出去,才能让更多人了解绞胎瓷。我传播的是文化,传承的是技艺,留下的是精神,传世的是作品。”柴战柱如此评价自己的事业。
(图丨柴战柱作品《孔雀开屏》)
谈及未来,他表达了内心的希望:“绞胎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纯手工打造,千瓷千面,每一件都是孤品。我希望它可以永久传世,不再消匿,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绞胎瓷表里如一的品格,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