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版资治通鉴【1792】“礼”就是刀把子在谁手里。2023-01-04

33、

冬,十月,册封李俶为太子,更名为李豫。

自从中兴以来,皇帝对群下都没有赏赐过财物,至此,开始有新铸的大钱,百官、六军将士才分别等级,各有赏赐。

34、

郭子仪引兵从杏园渡过黄河,向东抵达获嘉,击破叛军守将安太清,斩首四千级,俘虏五百人。安太清走保卫州,郭子仪进兵包围;十月七日,遣使告捷。鲁炅从阳武渡河,季广琛、崔光远从酸枣渡河,与李嗣业军一起到卫州与郭子仪会师。安庆绪动员邺城全部军队七万人救援卫州,分为三军,以崔乾祐率领上军,田承嗣率领下军,安庆绪自己率领中军。郭子仪派善于射箭的士兵三千人埋伏于垒垣之内,下令说:“我退,贼军必定追击,你们就登上垒墙,鼓噪射击。”既而与安庆绪战,假装撤退,贼军追逐,到了垒下,伏兵起身射击,箭如雨下,贼军退走,郭子仪再引兵追击,安庆绪大败。俘虏了他的弟弟安庆和,诛杀。于是攻陷卫州。安庆绪逃走,郭子仪等追击到邺城,许叔冀、董秦、王思礼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都带兵赶到。安庆绪收集余众拒战于愁思冈,又败。前后斩首三万级,俘虏一千人。安庆绪于是入城固守,郭子仪等包围,李光弼引兵赶到。安庆绪窘急,派薛嵩求救于史思明,并且说愿意把自己的帝位让给他。史思明征发范阳兵十三万人,想要救援邺城,观望未敢前进,先派李归仁率步骑兵一万人驻军于滏阳,遥作安庆绪声援。

35、

十月十五日,上皇李隆基前往华清宫;十一月八日,回京师。

36、

河南节度使崔光远攻克魏州。

十一月十七日,任命前兵部侍郎萧华为魏州防御使。正巧史思明把军队分为三路,一路从邢州、洛州,一路从冀州、贝州,一路从洹水,一同救援魏州。郭子仪上奏,以崔光远替代萧华,十二月五日,敕令以崔光远兼领魏州刺史。

37、

十二月六日,设置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苏州、润州等十州,由升州刺史韦黄裳担任。

十二月十二日,设置浙江东道节度使,管辖越州、睦州等八州,由户部尚书李峘担任,兼淮南节度使。

38、

十二月二十一日,群臣请上尊号: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皇帝接受。

39、

史思明乘崔光远刚到,引兵大下,崔光远派将军李处崟拒战。贼军强盛,李处崟连战不利,退回城内。贼兵追到城下,扬言说:“李处崟召我们来,为什么不出来!”崔光远信了,腰斩李处崟。李处崟是骁将,全军都依靠他,他死之后,将士们没有斗志,崔光远脱身逃回汴州。十二月二十九日,史思明攻陷魏州,杀死三万人。

40、

平卢节度使王玄志薨逝,皇上派宦官前往抚慰将士,并且在军中遴选继任人,授以旌节。高丽人李怀玉为裨将,杀死王玄志之子,推举侯希逸为平卢军使。侯希逸的母亲,是李怀玉的姑姑,所以李怀玉立他。朝廷于是任命李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开始。

司马光曰:

人天生有欲望,没有君主,就会乱。所以圣人制定礼,来治理他们。从天子、诸侯到卿、大夫、士、庶人,尊卑有分,大小有伦,如同主纲维持枝条,手臂指挥手指,所以人民服事他们的君上,而下无觊觎之心。《周易》说“上天、下泽,履。”象辞解释说:“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就是这个意思。人君之所以能统治臣民,全靠“八柄”来控制他们而已。如果没有八柄,彼此力量均等,那还怎么能指使他们呢!

肃宗遭遇唐朝中衰,幸而复国,这时正应该正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而偷取一时之安,不思永久之患。任命将帅,统御籓镇,这是国家大事,他却只派去一介使者,满足士兵们的贪心,不问贤与不肖,惟其所欲,他们想要谁,就任命谁。自此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自以为得策,姑息迁就。以至于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也不治其罪,就把那帅位授给他。那么,爵禄、废置、生杀、予夺,都不出于上而出于下,祸乱之生,还有完吗!

统治国家的人,赏善而诛恶,所以为善者得到奖劝,为恶者被惩罚。为人之下而杀逐其上,还有比这更大的恶吗!却让他拥旄秉钺,师长一方,这是奖赏他了。用奖赏来鼓励恶行,那就什么样的坏事都干得出来!《尚书》说:“远乃猷。”(要有长远计划)《诗经》说:“猷之未远,是用大谏。”(因为他没有从长远计划,所以我竭力进谏)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治理天下,而专事姑息,那忧患岂能停止!由此,在下位的人常虎视眈眈盯着他的上级,只要有机会就攻击他,将他全族屠灭;在上位的人呢,心中则惴惴不安,畏惧他的下级,只要有机会,就先下手为强;都争着抢先发动,以满足自己的心意,上下之间,没有相互保护依仗的共存共荣之计。如此想要天下平安,可能吗!追寻唐朝大乱的起点,就从平卢事件开始。

古代治军,以礼为本,所以晋文公城濮之战,看见晋国军队上下有礼,就知道这军队可用。如今唐朝治军而不顾礼,让士卒得以欺陵偏将裨将,偏将裨将得以欺陵将帅,那么将帅之欺陵天子,就是自然之势了。

由此祸乱继起,兵革不息,生灵涂炭,无所控诉,前后二百余年。然后宋朝受命。太祖(赵匡胤)才制定军法,依照官阶,一级一级服从于上,小有违犯,都处以死刑。然后在上下有序,令行禁止,征发四方的反叛,没有不服的,天下平安,人民得以繁衍生息,一直到今天,都是因为治军以礼的缘故。这不才是长远的战略吗!

华杉曰:

司马光这一段,就是儒家的国家理论,就是“礼”。儒家的礼,不是礼仪,而是礼法,礼就是法,礼包含了法。礼的内容,主要就是司马光说的两条:一是“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苍天在上,水泽在下,这就是履卦。君子因此分辨上下贵贱,让民心安分守己。《说文》解释说:“礼,履也。”礼就是履,就是应该履行的规矩。上级就是天,这就是礼。第二条,就是“八柄”,刑德八柄,之前讲解过,封爵、俸禄、赏赐、贬逐、赦免、剥夺、罢免、诛杀八项权柄。生杀予夺,一切权力,绝对权力,都属于皇帝本人。柄,就是“刀把子”,不能落入大臣、外戚或宦官之手,更不能像唐朝中后期那样,上下权柄全乱了次序。所以,“礼”并不是彬彬有礼的礼仪之邦,而是八柄的刀把子在谁手里的规矩。这就是儒家国家理论的核心本质,再重复一下八柄: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四曰置,以驭其行;五曰生,以驭其福;六曰夺,以驭其贫;七曰废,以驭其罪;八曰诛,以驭其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杉版资治通鉴【1792】“礼”就是刀把子在谁手里。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