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怎么办?为什么孩子会仇恨父母呢?讲两句心里话有这么难吗?

网友提问:

恨父母的孩子应该怎么走下去?

我想说说我的心里话,我知道一个孩子恨它的父母是天理难容,是不肖没有良心,因此,我既恨自己不道德,没有感恩之心,是个坏孩子,我也恨我的父母。我每天都很不开心,有时候我想还不如死了算了,恨父母的人大家也容不下,我该怎么继续生活?

说点背景,我小学六年级离开家开始住宿,别的同学都有想家的时候,可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家,因为我的家里很少有温暖和快乐,只有孤独。我妈喜欢打麻将,喝酒,在家里很少陪我。我爸脾气不好,他们经常因为一件小事吵架然后动手打架。我在家里非常害怕。

他们非常不思进取,但却对我期望非常高。因此我成绩特别好,也考上了非常好的大学。因为期望高,他们容不下我的缺点。但是在一个动辄家庭暴力,父母性格都不好的环境里,我的性格也非常不好,有许多缺点。他们对我的缺点非常痛斥,期望我每一个方面都做的完美。其实我缺少家教,仅仅只有成绩好,其它方面都非常差劲。他们习惯了周围的羡慕和评价,觉得我既然学习好就应该什么都好。

从小,他们一直喜欢说为了我多么不容易,吃了多少苦,花钱供我读书他们自己什么都舍不得买种种,这就是我成绩好的直接原因,我觉得成绩不好对不起他们。但我也因此从小就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每花一分钱我都觉得非常愧疚。(其实我的家庭条件还可以),现在我工作了,可我的思想负担还在,如果我比父母多一件衣服,我就感觉强烈的不安和内疚,这种感觉非常难受。

同时,他们特别喜欢向周围的邻居同事等等炫耀我的成绩,即使高考已经过去八百辈子了,依然如此,给我的压力非常大。因为上了大学,我真的就变成中等生了。可他们还沉浸在过去的成绩里。

我毕业的时候他们离婚了,每个人都跟我痛斥对方的不好,在我妈跟我吐槽的时候我恨我爸,我爸跟我吐槽的时候,我又恨极了我妈。在这种矛盾中,我每天过的都很不好。

可以说,我对他们的恨从小到大一直存在。

我现在每天都很不开心,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思。希望可以有过来人能够指点一下我,怎么样放下这种恨,能够有自己的生活。


厌学

和本博士:

针对“恨父母的孩子应该怎么走下去?”的问题,我们从接触到的一些厌学现象和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知道比例有多少,但确实有存在的,而且不少子女对父母都抱有怨恨。

和本博士也不指望一个回答就解决你和父母的关系问题,但是希望通过解答能让你觉察到一些潜意识的事情,解开你思维上的一些困惑。

之前豆掰有一个很著名的小组叫【父母皆祸害】。

我们会遇到很多有厌学症的孩子,都非常仇视父母中的其中一方,或者双方。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期望父母不要再插手自己的事情。

棘手的问题并不是父母有多坏。

假如家长真的很恶劣的话,这些孩子反而会比较容易治愈。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孩子一定会想办法逃离这些家长。

这些创伤也反倒好处理的,坏的东西,丢掉就好了。

比较糟糕的是,又对孩子好,又对孩子坏的家长,爱恨纠缠在一起。

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一只小白鼠关在笼子里,有一个按钮,按下是食物,这个按钮就是好的;按下去会被电击,小白鼠就知道危险。

但是,按下去可能会出现食物,也可能会被电击,小白鼠眼巴巴地望着按钮,要纠结死了。

讲一个大家可能不太能理解的事情。

子女对父母的怨恨,可能来来自于一开始父母的美好期待。

几乎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没有什么。

毕竟养一只猫,我也希望它是全小区最能抓老鼠的猫。

这没有什么,这是一个美好的期待,其实它抓不抓老鼠对我来说无所谓。

假如那个家长对子女说“你就这样吧,大不了当个废物我养着你。”

这也会对子女造成心理创伤,没有期待也意味着否定。

家人们,发现了吗?进退两难啊。

理性来说,让孩子朝着努力的方向前进,总体还是算一个正确的选择。

可是,父母选择的正确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冲突的。

我们遇到过很多有抑郁症的厌学症学生,他们的父母基本上都还是在不停的讲他们的不好。因为很多的家长,已经习惯了这种不断去指责子女不好的场景。

而且,在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中,子女感觉到被指责和控制的痛苦;但家长感觉到的,却是一种关心与保护的正确感。

这个事情就很麻烦了。

反应到现实中。

我记得有一个家长给孩子花了20多万上培训班,结果呢一分没提高,还降了20分。

家长就受不了了,投入了这么多,得到受益居然还是负的。

另外,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经历过给孩子辅导作业的痛苦。

之前还有新闻父亲辅导女儿作业,女儿回答800减700等于900,结果父亲崩溃大哭,到大街上求警察拘留。

宁可被拘留,都不想回家面对女儿了

还有辅导儿子写作业,母亲气到两次进医院。

我记得还有人拿这个问题去问了延参法师,如何辅导孩子写作业不发火不生气?

结果法师回答:你去问别人吧。因为我督促小徒弟学习,我也已经气疯过几回了,你还是找几个没疯的问问吧。

现实残酷啊。

理想的情况:只要我付出心血,更早、更长时间地教孩子,孩子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学。

现实的情况:家长辛辛苦苦教了半天,花了20万上辅导班,孩子不仅没提高分数,还降了20分。

家长的认知是,投入了就有回报,可现实是不投入一定没回报,投入了也不一定有回报,甚至投入错误的地方还会带来损失。

投入带来回报,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对某件事情过于理想化,那么就一定会在这件事情上频频遭遇失望。

当家长失望的时候,会善罢甘休吗?显然不会。

最后的问题都归结到了关系的问题。

我记得有一个女生,在班级里是当班长的,学习成绩也特别好,非常有主见的一个女生。

你猜这个女生回到家之后,和父母发生冲突之后是会选择狠还是忍呢?

显而易见嘛,状态是稳定的,在学校狠,回家也会狠。

狠就是斗争、竞争嘛,她在学校里斗争、竞争,那么她回到家也会斗争和竞争。

从父母的感受来说就是,怎么养了一个白眼狼,一点都不知道感恩。

有没有父母能平衡呢?有,很少。

另外一个情况就是,每个父母都想自己的子女考名牌大学、当高管、当大官,但是这现实吗?

现实就是,一个成绩普通的孩子,可能考不上大学只能读个大专,毕业找份普通的工作,刚刚好养活自己。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有几个人能做到呢?大概率是做不到的,那做不到怎么办?

家长往往不会给出答案,而是不断地希望子女去竞争,直到胜利为止。

我记得有一个母亲询问,“为什么自己的儿子写完作业后就不愿意多学习一会儿,而是去玩,明明儿子可以做得更好。我多买了两本练习册让他写,他还很生气,该怎么办?”

这问题其实很简单,大人都很反感无偿加班行为,孩子怎么会喜欢呢?

遇到这类上司,成年人大概率也会选择辞职。

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唯一“离职”的办法,那就是投胎再来一次了。

那么孩子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下,感受到的是什么?

假如孩子考得好,就被爱;考得不好,就不被爱,孩子会得到什么结论?

——父母爱的是一个成绩好的孩子,而不是我。

所以,与其说年轻人恨父母,不如说是恨这段被苛责的关系。

关系如何是从角色定位得出来的,有一句话很适合父母的定位“别人都关心我飞得高不高,只有你关心我飞得累不累。”

从厌学的角度来看,当父母忽略了孩子飞得累不累的时候,父母的身份就会动摇。

这个时候再去要求孩子“飞的更高”,那就很容易激起逆反的心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厌学怎么办?为什么孩子会仇恨父母呢?讲两句心里话有这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