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节课诠释磨练深意

我接受基础师资培训之后,调整了我的教学,对学生处于“慢”的渗透中。

比如说学习数学,老师不能只告知学生1+1=2,而是向下探究,为什么等于二,学生才会去思考和归纳,得出是量的变化,那么之后,学生懂了道理,其它加减乘除往往只是数量的变化。

在音乐教学上,我的“慢”开始,就让学生们从两个音符开始,向下思考,这两个音符是什么位置?引出高低音谱号的介入,引出调式,引出音程关系,引出指法,引出弹奏方法,引出强弱,引出时值,引出节奏变化……学生从一开始就要观察和思考这么多内容,自然就是“慢”的,不过一旦方式被学生彻底执行,掌握好方法,那么,以后的音乐学习只是音符在不断增加而已,却相对将是简单的了。

但我们往往“慢”不下来。为了回应市场,和满足家长们心理需求,给学生设计了拔高的级别考试,比如三级的程度,安排了五级考试,我不赞成这样,但也曾被迫因为要考虑家长要求和市场需求,做出了“表面求快”的决定。

对我而言,虽然拔高了级别,但曲目的学习质量一点都不能下降,照样按我的“慢”进行着课程安排,四节课时间,学生只学了12小节,能看得出家长都有些着急,怕不能按时完成考级内容。

在反思自己的教学的同时,我几次南下广州,深度培训教学法的精髓。从《拜尔》开始,到《小汤》第一课结束,对在教学中做正确事情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然而,只是思路比以前清晰,如何才能落地生根,余老师安排了深度读谱,并每天把深度读谱作为作业发到教研群里。

就这样,我每天读谱,分析,交作业,给学生上课,按以前正确的方式和“慢”进度又上了三节课,能察觉到家长都有点着急,我也开始动摇每天自己深度读谱的意义。余老师给予两个字“坚持”,好吧,我是听话的学生,我也是相信在教学做的是正确事情。在不断深度读谱中,对于曲目中的音符和各种符号越来越敏感,能感觉到音符背后真正的流动……而我的学生,到第四节课时,在轻松的状态下,正确音准,正确指法学习了近20小节曲目,还想学,但已经到了下课时间。

第五节课时,学生顺利完成20小节的正确音准学习,然而这一点都不意外。之前四节课的“慢”是巩固学生完全理解1+1=2的量化变化过程,而进行渗透,熟练,当孩子们明白和理解了原理,后期的一节课20小节也只是熟练的过程,是自然得来的结果,也是坚持的结果。

从自身行动中,切实感受到:技能总是在一次次的练习中精湛,手感总是在一次次的坚持中纯熟。风格会在千百次练习后自成一格,灵感会在持续不断的沁入中孵化养成。

真正的天才,是长期的坚持不懈。天赋只能决定你的起点,坚持才能决定你的终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节课诠释磨练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