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成坚持社群]39/50悖论?植入新认知

经典悖论

说谎者悖论

一个生活在克里特岛上的人说,“克里特岛的人都是说谎者”——你信不信这句话?

你信,意味着克里特岛的人都是说谎者,但说话的人也在克里特岛上,他有没有说谎呢?

你不信,那克里特岛上的人就不是说谎者。

相对主义悖论

所有事情都是相对的。

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它说所有事情/判断都是相对的,但当你相信“所有事情/判断都是相对的”的时候,你又不会相信这句话。

罗素对这种悖论有一个经典描述:

一个村子里的理发师给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他该不该给自己理发?

如果他给自己理发,按照他的话,他就不该给自己理发(因为他“只”给不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按照他的话,他就该给自己理发(因为是“所有”不自己理发的人,包括他自己)。

兔子洞:连接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道

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从一个现实世界进入一个迷幻仙境的世界,中间的过道是兔子洞:你知道你掉到这个兔子洞里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你要从那个世界出来也得从兔子洞里钻出来。

《盗梦空间》里说我们认为自己所在的客观世界是由一个主观、梦的世界所支撑的。原文叫Inception,意思是:在现实中我需要和这个人打交道,但我没办法改变他怎么办?我就进入到他的潜意识的最底层,拿一个协议出来。我的任务完成了,这个人就很好打交道了

——通过改变一个最底层的认知改变一个客观的世界。

悖论的机理

那么,悖论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在罗素看来,命题分为“涉及自身的陈述”和“不涉及自身的陈述”。用比较拗口的话说就是:任何一个全称判断不能以自身为子集。

自身不能成为这个判断里的一个子集合,因为一旦涉及自身,悖论就会出现。

而我们的认知本身就是涉及自身的。

我们在认知世界的时候没办法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择出来,认知本身是你自带的认知机制制造出来的一个产品。

你看到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你塑造出来的,带着你自己的影子。

悖论就像一个终极的复杂性迷宫:普通迷宫是以自身内部的复杂性把你绕晕了,但它是有出口的,只不过你很难找到那个出口而已;而悖论是一种错综复杂、超级复杂的迷宫,因为它没有出口,简单说,这个迷宫表面上是在你之外的,其实它是植入在你内心的,你的任何逃离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比如你觉得“我工作的这个公司太糟糕了,我要跳槽”,等你跳完以后很快就会发现:你跳到的这个公司可能只是原来公司的另外一个版本。你可以习惯性跳槽,但没办法摆脱你的那个世界,

因为这个你不喜欢的、要逃离的世界是你自带的、已经植入到你的认知中、由你的认知世界投射出来的。

能否逃离悖论的世界?

就像盗梦空间里说的,你只有终结一种认知,植入一种新的认知,你所在的世界才能立即发生变化。

这就像一场比赛当中,你只能在这个球场上踢球,不可能逃离这个球场,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如何建立一种屏蔽干扰的机制,阻断不断增多的变量,不让你的认知陷入混沌——这个认知的改变就是你参与方式的改变。

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在职场上的郁郁不得志归结于昏庸的上司和难缠的同事,换一个单位以后情况往往没有多大变化,那些你讨厌的人和事不过是“换了一件马甲来见你”。如果不改变我们的心智模式,大概率我们就是在原地打转。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人挪活树挪死”这一说呢?换个环境的积极意义是为自己的改变创造一个契机,调整我们看待外界人和事的视角,“改变别人难上难,调整自己最简单”,你变了,你和外界的互动模式就变了,组成事情的构成要件就变了,我们才有可能收获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小结

学完今天的课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说:“你不知道的事情不会伤害你”,“当你明白了一个道理,你就是一个不同的人了”,因为你知道后,你的认知就变了,看到的世界也就变了,一个想法一旦进了脑子里,你就没法假装自己不知道,领悟的一瞬间就是一个新世界的开启,至于领悟的世界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这个治理工作需要我们自己负责。通过改变一个最底层的认知改变一个客观的世界 - 本质上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这个法则,只是自己不知道。一般情况下,我们说服一个人的本质是通过我们的说明,对方自己发现了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我们没有让他看到新世界,我们只不过提供了一把钥匙,但是门需要对方自己找到。所谓植入一种新的认知,就是让对方感受安全的情况下带领他找到大门,他以为是自己找到的。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各种“怪圈现象”,比如“越忙越胖,越胖越忙”、“越穷越生孩子,越生孩子越穷”。 “我的状态不好,所以我需要看心理医生。看心理医生需要钱,所以我需要去工作。去工作需要画完作品。可是我状态不好,画不出作品。所以需要看心理医生调整状态。看心理医生需要钱”。很多时候这种怪圈都是思维的怪圈。但如果陷入在这种“不断找前提”的认知和思考方式里,将永远无法走出怪圈抵达终点。而“屏蔽干扰机制”,就是停止给自己找前提,底层认知原则改变了,终端的效应也会改变。



你可以从一个地方逃离到另一个地方,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逃离中,你还是无法逃离你自己。_爱丽丝门罗《逃离》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成坚持社群]39/50悖论?植入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