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日智慧父母研修班作业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情商

        在培养学霸的路上,多数家长都会四处碰壁,因为没有完美的教育,正如没有完美的孩子和没有完美的父母。成不了学霸,但,起码,我们应该培养起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

        所以,是不是学霸先不说,每个孩子都需要高情商。而我们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正在一点一滴磨掉孩子原本满额的情商。

        “不吼不叫陪伴孩子”,这个话题对我而言,是个不需要去反思的问题。在印象中,我基本没有吼叫过孩子。

          可是,为母则刚。当了妈妈之后,特别是孩子十二岁之后,你永远不知道,你经常在上一刻自以为是的努力,在下一刻会得到什么。一个妈妈所需要的坚强、隐忍、智慧......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这些必须的东西,哪里能尽快去获取。

      只有学习。如果能够未雨绸缪,那当然是最好的。


        现在,儿子睡了,女儿在读书,我决定擦掉之前写下的作业,重新开始。感觉自己的智慧不够用,但愿在这次作业中有收获。

        老大初三,即将中考。今天周日,孩子校内上课。

        叮——

          门开了,是儿子回来了。放下书包,转身,迟疑片刻,儿子说话了——

          妈,我去打会篮球。

          嗯,可以,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

          就一个小时,你看行,就去,不行,就拉倒。【因为下午还有作业,而一周的知识回顾、休息调整,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已经在退让了】

          一个小时够做什么呀?算了,不去了!

          沉默,谁也没有说。

            “我今天数学模考,120的题只考了88!”

          那你还打篮球呀?!还不得看看试卷,找找原因?

        ......

          后来,儿子走向书桌。再后来,拿起试卷。看了一会,发了一会呆之后,仰躺在沙发上,突然之间声嘶力竭:八十八,八十八,我怎么考了八十八?

          我站在一边,没有理会。

          儿子还在继续。甚至,自己抽了自己巴掌。我知道,他觉得成绩和努力不对等,而时间,真的很紧。看不下去了,我过去,俯身,将他拥进怀里。

        我看见十六岁的大男孩,眼泪直往下掉。儿子哭了。

        “孩子,人一辈子,面对的挫折很朵,这算什么呀?问题就是机会,你的机会来了。没事!”

        ......

        后来,儿子情绪稳定一些了。

        早在两天前,有老师反映,孩子课上瞌睡。课间,和几个孩子老在楼道玩。玩不是挺正常吗?可是,这是初三,是所谓的实验班,大家都在拼了命的学习。想放松的孩子,其实等同于老师眼里的问题孩子。至于瞌睡,十一点多完成作业,第二天如果不利用课间眯一会,肯定会的。

        可是,我的孩子,多次谈话,做不到这一点。

        体制面前,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只能引导孩子。那次的谈话术,我请教了老师。其实,今天的成绩,无疑是和老师反映的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如果在三个月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比孩子更着急。但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我坦然了。越是着急的问题,越是急不得,因为,这样破坏了事物本身的规律。

      “孩子,妈妈只是推测,不是结论,真正的原因,还得你自己去找。妈妈说的,只能供你参考。功夫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你看,依妈妈推想,这和前两天妈妈和你说的问题是有关系的。你自己再想想。”

        “妈妈相信你是男子汉,这点问题挫不倒你。找找原因,是知识点不清楚?还是方法不对?还是当时瞌睡了,状态不好?你先睡一会,下午自己再对照试卷纠错,反思。问题就是机会,就看你够不够重视!”

        后来,儿子就去睡觉了。十六岁的大男孩,第一次,我看到狼狈不堪。

        现在,说说我自己。

        家有考生,真的不容易。能够安慰我的,也许只有课程中的那些励志的金句了。

        “我们的孩子假如还不够优秀,那是三年前决定的,我们现在学习了,就一定会越来越好。假如孩子还不够优秀,说明我们还没达到一定的高度。只要浸泡其中,一定会有华丽的蜕变。”

        这是张老师前几天对我说的。看来,我现在所面对的一切,是三年前就决定的。因果关系。自作自受。

      陪伴儿子十六年,女儿六年,我没有吼叫的方式对待孩子,但是,我有我自己的问题。

        我的问题是,讲的道理太多,说教太频繁,老大身上的要求太多。因为太多,把握不住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其实我一直是在学习的,《养育男孩》《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但是,世界上没有哪个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是一模一样的,后来,在听了王博士的课,我意识到自己自我反思不够。没有反思,何谈进步!我也知道,给孩子说那么多道理是没用的。对待老二,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问题不觉得是问题了,或许是有些问题,在老大的引导过程中挫败了,老二身上提前预防,也或者以另一种方式引导孩子。

        帮助比要求更重要。一直对老大五岁道十五岁的教育,非常内疚。非常非常内疚。

      余生,希望用自我蜕变,成就一对儿女的成长,弥补内心深处的缺憾。

        面对熟睡的儿子,我想说:儿子,妈妈会和你一同努力的。你们安好,妈妈便是晴天!余生,只做你们婆娑枝叶下面的根须,让你们长的更欢!

且行,且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4.18日智慧父母研修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