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版资治通鉴【753】说的很对!这事儿三百年后就能办成!2020-02-26

6、

夏,五月一日,琅邪王司马伷薨逝。

7、

冬,十一月,任命尚书左仆射魏舒为司徒。

8、

河南及荆州、扬州等六个州发大水。

9、

归命侯孙皓去世。

10、

这一年,鲜卑慕容涉归去世,弟弟慕容删篡立,要杀慕容涉归的儿子慕容廆(wei),慕容廆逃亡,躲在辽东徐郁家里。


五年(公元284年)

1、

春,正月四日,武库水井中发现两条青龙,皇帝亲自去观看,面有喜色。百官准备朝贺,尚书右仆射刘毅上表说:“当初有龙从天而降,到夏朝宫廷内,最后却成为周朝之祸。《易经》说:‘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我翻阅旧典,没有贺龙的礼制。”

综合胡三省及柏杨注:

龙降夏庭,卒为周祸,是指传说夏朝末年,有褒国人的神化为两条龙,飞降在夏朝宫廷。巫师占卜说,将龙的口水收集、收藏起来,大吉。过了一千年,周朝厉王在位,放龙涎的柜子放出光芒,周厉王命打开观看,结果打翻了坛子,龙涎流在地上变成一只小鼋。周厉王命宫女脱光衣服围着它呼叫(当时认为裸女可以辟邪),小鼋突然不见。一个宫女不小心踩了小鼋爬过的足迹,竟然怀孕,周厉王认为她与人偷情,将她关押起来,四十年后生下一个女孩。不夫而育,既耻且惧,将女儿抛弃。一个逃犯捡到并收养了这女孩,逃到褒国。女孩长大,成为绝世美女,又被献进王宫,当时的天子是周幽王,这位女子,就是著名的褒姒。


2、

魏朝时,陈群认为吏部不能遴选天下人才,所以让各郡国设置中正,州设置大中正,都由本郡本州在朝廷做官,德充才盛者担任,让他们按九个等级,将各地人才评为九品(这就是九品中正制),有言行修养卓著的,就升职;有道义亏缺的,就降级,吏部就以中正们的评定为依据来选拔百官。这个制度施行时间长了之后,有些中正本身就不合格,积弊越来越深,刘毅上疏说:

“如今的中正,定九品的时候,高下随意,别人的荣辱,全在他们手中,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于公来说,他们考核是否失实,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于私呢,他们揭发他人隐私,又没有任何顾忌。他们别有用心,各怀目的,廉让之风消失,而争讼之风盛行,我真为圣朝感到羞耻!这个中正制度,对政治的损害有八个方面:

“其一,评级的高低,全看当事人家族势力强弱,是非黑白,全看当事人家族正在兴起还是衰落,往往十天之内,论断就完全改变。评级为上品的,没有一个出自寒门,评级为下品的,没有一个来自豪族。

“其二,设置州郡中正,本来选拔州里舆论所归服的人,以镇服不同意见,统一评定标准,但是,责任如此重大,人选却很轻率,以至于当地舆论不服,朝廷大臣之间也产生矛盾和仇怨。

“其三,设立九品中正制,本来是要将才德分级,从首到尾等差分明,结果呢,优劣颠倒,首尾倒错。

“其四,陛下赏善罚恶,无不依法裁决,而唯独对中正,委之以一国之重任,却没有赏罚考核,而且禁止人对中正的裁决结果提出诉讼。于是中正纵横随意,无所顾忌,那些被枉屈的,抱怨积存于心,却没有渠道上达天听。

“其五,一国之士,多至千计,有的流徙于他国,有的谋生于远方,中正对他们都不认识,他怎么能穷尽一国之士?他不管知道不知道,认识不认识,都给人评定一个等级。于是,要赞誉某人,就听当地官员的意见;诋毁某人呢,就是采信一些流言。中正如果全靠自己判断,他自己并不认识对方;如果听他人意见呢,听到的又是别人的偏见。

“其六,求得人才,本来是用以治理人民,而如今政绩卓著的,反而被评为低等,没有政绩的,反而被评为上品,这是压制实际功绩,而崇尚虚名;长浮华之风,而废除考绩。

“其七,不同的官职和事务,需要不同的人才,如今不看他的才干和特长,而只是分为九品,以品取人,品级够的,那工作非他所长;擅长干那工作的,品级又达不到。品级和才干之间的矛盾,让九品之评,成了空谈。

“其八,九品中评级低下的,并不说明他的罪状;列为上品的,也不说明他的善行;全凭中正的个人爱憎,植其私党,天下人于是不再追求德行,而是致力于搞好关系。

“由此看来,中正虽然名为中正,实际上是奸恶之府,九品虽然名义上是九品,实际上有八害。古今之失,莫大于此!愚臣认为,应该取消中正,去除九品,抛弃魏朝的做法,重新建立新的制度。”

太尉、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瓘也上疏说:“魏氏承丧乱之后,人士流徙,考详无地,所以设立九品之制,粗略的满足一时的人才访求而已。如今天下一统,教化方始,臣等认为应该荡除末法,一概以现在的住所为永久居住地,自公卿以下,一律以现居地为籍贯,不要让他的籍贯远在异乡,由远方的中正给他评级。废除中正制度,举善进才,各有本乡推举,则争讼自然平息,各自自己修行。”

始平王文学(掌王府教育)、江夏人李重上书说:“九品制废除后,应该先开放允许人民自由迁徙,自由选择永久居住地,然后由本乡评定人才的制度就可以实行了。”

皇帝觉得他们说的都很对,但始终不能改变。

华杉曰:

晋朝是一个士族政权,九品中正制,本身就是豪族垄断政权的制度,确保所有官员,都在他们的家族范围内选拔,并不在于他是不是人才,是不是称职。要改变九品中正制,是动所有人的奶酪,动司马氏的执政基础。所以司马炎觉得你们说的都对,但是办不了。

要办成这个事情,形成科举制度,平民社会,还得三百年。所以我们今天看到好多社会问题,你说得都对,但是要办成你想的那样,可能也还需要三百年时间。


3、

冬,十二月十日,大赦。

4、

闰十二月,当阳成侯杜预去世。

5、

这一年,塞外匈奴胡太阿厚率部落二万九千三百人来降。皇帝把他们安置在塞内西河郡。

6、

撤销宁州,并入益州,设置南夷校尉,监护境内蛮夷。


六年(公元285年)

1、

春,正月,尚书左仆射刘毅退休,紧接着去世。

2、

正月九日,任命王浑为尚书左仆射,王浑的儿子王济为侍中。王浑的主管处理事情不恰当,王济将他绳之以法。王济的堂兄王佑,一向与王济不和,于是诋毁王济不能包容自己的父亲,皇帝因此疏远王济,后来,王济因事违法,被免职。

王济生性豪侈,皇帝对侍中和峤说:“我想把王济骂一顿,再给他一个官做,如何?”和峤说:“王济俊杰英爽,恐怕不肯屈服。”皇帝召见王济,痛斥他,然后问:“你知愧不?”王济说:“《尺布》、《斗粟》的歌谣,常让我替陛下感到惭愧。有的人能让亲人变得疏远,我不能让亲人保持亲近,这是我愧对陛下的地方。”

皇帝默然。和峤,是和洽的孙子。

华杉曰:

王济是皇帝的女婿,和峤是王济的姐夫。王济说《尺布》、《斗粟》的歌谣,是讽刺皇帝不能包容司马攸,这是他替皇帝感到惭愧,而他愧对皇帝的地方,是他不能让皇帝听他劝谏,让亲兄弟保持亲近。

所以他对自己的错一个字也没认,把皇帝反击得哑口无言。皇帝默然,是皇帝知愧了,王济呢,如和峤所言:“济俊爽,恐不可屈。”他不屈,他俊,他爽。也难为司马炎包容这些狂士了。

3、

青州、梁州、冀州旱灾。

4、

秋,八月一日,日食。

5、

冬,十二月十七日,襄阳武侯王濬去世。

6、

这一年,慕容删为其部下所杀,部众迎接慕容涉归之子慕容廆继位。慕容涉归与鲜卑宇文部一向有矛盾,慕容廆向朝廷请求讨伐宇文部,朝廷不许。慕容廆怒,入寇辽西,杀略甚众。皇帝派幽州军征讨慕容廆,战于肥如,慕容廆大败。从此每年侵犯边境,又东击扶余,扶余王依虑自杀,子弟撤退到沃沮。慕容为夷平扶余王城,俘虏一万余人而回。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杉版资治通鉴【753】说的很对!这事儿三百年后就能办成!20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