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说,不准给家长布置作业了!这只是开倒车的时候踩了一脚刹车

  这是今天看到的内容: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1、暑假前开展专门安全教育活动,聚焦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2、合理布置暑假作业。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3、严禁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班超标超前培训。拒不整改的依法依规处罚,直至吊销办学许可。

  新闻包含的内容其实很多,但在网络上流传的亮点,却是“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这个严禁指令值得被亮点,它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早在我还上小学那会儿,九十年代后半段时期,给学生“减负”的口号就叫的十分响亮了。除了给学生“减负”,还要禁止“体罚”学生。但是当时的学生不怎么开窍,基本连“减负”和“体罚”是什么玩意儿都理解得不透实。只记得曾有老师嘱咐过,如果有人来问你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不多,你必须一定要回答不多。如果有人来问你老师有没有“体罚”你,你就必须一定要说没有。当时我就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有人来问这种奇怪的问题,更奇怪的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问题早就泄露了吗?


图片发自App



  “减负”的口号直到我毕业了一直在喊。远离校园后,你会有一种奇怪的惯性思维,惯性地以为世界一定在往前迈步,包括我们的教育也不例外。但当看到“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你就知道你可能错了。“减负”不但只是作为口号在宣传,而且不曾想连家长都还被“增负”了。

  今天遇到一位家长,正巧聊起教育这件小事。他是位外地搬迁来的新住户,问我我们城市的某个小学几年级开始学英语。我说,我擦,英语不是初中才学吗?然后他给我普及,说在贵族学校一年级的孩子就能用英语对话了,而有些公立学校三年级才开始教。我只能尴尬地说,我孩子还小,没上学呢,我不知道这些事儿。

  他又给我传道授业解惑,普及了一些当代教育的内容。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学校大概都是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才开设各种课程给孩子“增负”的。而且公立学校太“人性化”,对孩子太温柔,教授的东西太少。但凡经济允许的家庭,都乐意花着大价钱把孩子送进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进行深造。我不知道那些孩子是不是已经有了将来必须出人头地的觉悟,压根儿不在乎眼前的压力和辛苦,反正换作是我,我肯定只会觉得童年好灰暗。


图片发自App



  从我们那个年代开始,这个社会的竞争之激烈就被吹得无比夸张,好像没考起名牌大学的话回家挑大粪都轮不到你了。所以,现在要我再跟孩子们吹嘘这种浮夸的竞争力,我有点怀疑有点说不出口。或者竞争真的很惨烈,但你跟一个孩子不停地强调这个,或者你一直跟自己强调这个,于是就想让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也忒沉重了吧。就我的观察,但凡最终取得了很高成就的人物,他们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现出过人的魄力而最终出人头地,并不是他们一直提醒自己必须努力因为竞争是多么多么的激烈。事实上,往往成就他们的,只不过是他们对所从事行业的无比热爱。

  选到热爱的事业才是成功的关键,这可以让一个人不知疲倦地迎接挑战和竞争。从这一点反过来想,没必要老是跟孩子们强调竞争力,也没必要老是逼自己相信那些惨烈的竞争,支持他们的热爱才是关键。这也就是说,分数的事如果不在他热爱的行列,那么差不多就行了。

  今天跟那个家长还聊到一个事,大家都有所发现,有的爱钢琴的孩子被送去画画了,有的爱画画的孩子被送去打篮球了,而爱打篮球的孩子又被送去学钢琴了。所有的阴差阳错都来自于父母觉得学什么比较有前途。这种爱好和天赋的错位,造就的就是将来的一片平庸,还有过程的万千苦痛。


图片发自App



  说回今天的这条新闻,除了第一条,另外两个消息都让人看到了我们离开校园后,一切不但没有更美好,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今天教育部的这个喊话,不过是在开倒车的路上踩了一脚刹车。接下来会不会把档位挂到前进档,还未可知。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也未见什么起色,实在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家长也需要觉悟,不必要被羊群效应引领着胡乱奔跑。

  开展聚焦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专门安全教育活动的喊话倒是心细如丝,此处应有掌声。祝所有小朋友暑假爱怎么睡怎么睡,爱怎么玩怎么玩。如果一定必须有暑期作业,挺希望只布置给家长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部说,不准给家长布置作业了!这只是开倒车的时候踩了一脚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