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本过去的画册,看看那时东方的风情——读《古代生活图卷》

随着多地新冠疫情的陆续清零,武汉解封,春天来临。国人像破茧而出一般重获新生,走上大街小巷,或踏青、或消暑,情势一片欢欣。

可反观国外疫情,确诊人数稳定增加,拐点迟迟不肯出现。总是有人调侃,为什么有中国这么好的防控成绩在前,大家连抄作业都不会呢?

其实国与国之间相互了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没有相互了解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何谈合作与学习?

在两百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一种东西充当了中西交流的媒介——外销画。最早的打开的国门广州,成为外销画的生产基地。

土生土长的广州画工,以传统的线画为基础,融入透视、投影的洋画技法,勇于创新,终于形成一个外向型的艺术行业,使土洋结合的“草根”图片成了独口通商时代(1757—1842)广州口岸的热销货。

湖南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古代生活画卷》,甄选200余幅精美手绘,从街巷、民宿、贸易、造纸、制瓷、服饰、风景等七个维度,洋洋大观,向我们全景展现了古人的生活技艺,读来既熟悉又陌生。

收到此书后,仅粗略翻动书页就兴奋不已———那精美的装帧,丰富的图片,设计的巧思所产生的阅读美感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

推荐此书的三个理由:

01 想穿越不需要时光机,翻一翻书就可以

毫无疑问,十八世纪是个风云跌宕的年代。

我们在无数清宫正剧或者穿越剧里看到,在庙堂之上,中国宫廷里已出现了以郎世宁为首的欧洲画师,创造出艺术性极强的清代宫廷绘画。

在草野之中,中国士大夫推崇的仍是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文人山水画。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7年)开始,广州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也是西方人进入中国的必经之路。

鲜有人知的是,一口通商的广州出现了一帮默默无名、聚集在十三行附近的民间画匠,绘制了无以计数的外销画,远播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了解这个神秘东方国度的重要媒介之一。

当时的画师称其为“洋画”,而外国的购买者们则称其“中国画”。颇有些类似中国的“荷兰豆”却在荷兰被称为“中国豆”,都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趣闻。

外销画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因此其内容从商业活动到日常生活,从生产过程到成品贩卖,从市井风光到自然景色,小到街角一隅的画面,大到港口繁华的景象,包罗万象。

翻开散发着油墨香的一页页画纸,从北京到广州,既有八旗贵族穿华服,也有招牌幌子卖货郎,又有年节习俗老风物,还有港口的碧波白帆图……

配以古朴简洁的文字解说,图史互证。遥想当年光景,时常醉入其中。

02 老风情不只在相声里,看一看画也痴迷

“打竹板,进街来,住户买卖两边排。也有买,也有卖,也有幌子和招牌。金招牌,银招牌,里里外外挂出来……”

传统相声里有太多关于早间年老北京街巷旧景的活,《鼠来宝》、《卖估衣》、《当行论》、《学叫卖》、《十三香》,天子脚下皇城根上,八旗贵胄穷苦百姓,形形色色好不热闹,充满了浓郁的市井气和远去的老风情,让人心生向往。

可城市的变迁已经让老北京人都快忘掉了旧日的种种,遑论我们从不曾赶上那个时代的人。

幸运的是,我们还能在外销画里咂摸出一丝味道来。

开卷第一章便是“京城店铺幌子图”,葫芦形的药酒幌子、琵琶状的乐铺幌子、珠帘形的肥皂铺幌子,写着“润古斋”的裱画铺幌子,写着“万安斋”的鞋铺幌子,写着“整容”的剃头铺幌子,造型别出心裁,既能表情又能达意,凝视半天,常有恍然大悟的乐趣。

接下来还有“京城市井风俗图”,有亲王坐的轿子一大顶,有内家送的克食一小盏,有蒙瞎儿的孩童两三个,有算命的先生拎着幡儿。

更有那锡器店、服装店、头面金箔店、灯笼店、钟表店、戏服头面店、帽子店、茶叶店、绫罗绸缎店、药材店、竹器店、婚嫁物品店……

仿佛又能听到店铺里、胡同中货郎的叫卖声、吆喝声、号子声、开道声:

“香菜、辣青椒哇,沟葱嫩匠菜来扁豆茄子黄瓜架冬瓜买大海茄,买萝卜胡萝卜卞萝卜嫩了芽的香椿啊,蒜儿来好韭菜——”

“卖药糖喽,谁还卖我的药糖喽,橘子还有香蕉山药仁丹,买的买,捎的捎,卖药糖的要来了,吃了嘛地味儿,喝了嘛地味儿,橘子薄荷冒凉气儿、吐酸水儿、打饱嗝儿,吃了我的药糖都管事儿,小子儿不卖,大子儿一块——”

03 好画册不仅能当珍藏,找一找还有巧思

《古代生活图卷》的收藏价值,一在于美学,二在于史学。

虽说图画皆出自“佚名”之手,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民间画匠,他们身份草根,却极富创造力,率先将西方绘画中的透视、光影、色彩等元素引入东方绘画,奏响了中西绘画融合洪流中的一曲前奏。

外销画对清史研究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批图像资料,覆盖了清代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成套的关于制瓷、制茶、制丝绸的工艺解读式的流程套图。

以制瓷图为例,这些套图对瓷器制作的选矿、炼泥、拉坯成型、绘图、上釉、烧制、包装、运输等各个阶段都有细致的反映。



这些套图用直观的方式,让西方人理解了他们曾经陌生的东方物质与东方文化,如今也让我们能够回首历史,找回一些失落的久远记忆。

文字作者是南京大学文艺学博士后王远先生,用流畅风趣的文字,深入浅出地对画中的历史风貌进行解读,储存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既是图录,又是图考”。

本书的装帧、版式和印刷都流露出古朴的工艺之美,完善的体例更是深藏着“内秀”的结构美,处处充满了设计的巧思。编者别具匠心,善于用细部来凸显画面的重点,而封面打开,竟然是一张完整的《京城生活画报》。

从小就知道老北京有西洋镜这么个玩意儿,投两个子儿就能贴上去看一眼外国的风景。却不曾知道,原来中国的风物也被画成了画片远销海外。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的脚步,原来一直都未曾停歇。

如今它们又从海外漂回来了,摆上书架,搁在案头。让我们能循着墨香,去重温古人的生活记忆。

呵,得着宝了您内!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你一本过去的画册,看看那时东方的风情——读《古代生活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