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学途,遥远的哭声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the most dangerous ways to school》,集数只有三,但却足够震撼。纪录片展示了偏远地区学龄儿童危险又漫长的上学之路,而上学的交通问题在我国,或者说任何你在新闻媒体上常见的国家,都已只不过是一段遥远又伤感的历史。我国刚刚实现全面脱贫,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观看这部纪录片,仿佛给美好世界的理想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这些孩子的上学路我们一生也见不到一次,我们的父母也许宁可举家搬迁也不愿意让我们去走哪怕一遭。不过十来岁的孩子,有的要走进四处暗藏毒蛇的“蛇山”,有的要踏上摇摇欲断的木桥,有的要光腿赤脚蹚过有鳄鱼出没的河流水塘,有的要凭几根细细的铁索和一个生锈的滑轮从百米的高空越过峡谷天堑——固定他们的竟然是一个已经磨损的编织口袋。

危险的路途千奇百怪,但原因都只有一个——贫穷。但上学不能放弃,因为那是将他们带离贫困的唯一途径;可惜道路别无他选,因为贫穷没有给他们做选择的权利。若是有更好的办法,又有哪个家长愿意让孩子冒着生命危险去上学?弹幕里很多网友在支招——搬家啊,把木头换成钢铁啊,接送孩子不就行了……

世界内部的隔膜真是巧夺天工,如此无形,却又如此坚硬

我们常为我国的经济奇迹自豪,并作了无数赞歌——这当然值得自豪与赞叹。但是,辉煌的成就也容易让人遗忘遥远的哭声,不管是时间上的,还是空间上的。对于90后00后来说,跋山涉水去上学近似儿时枕边的寓言和传说。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宏大叙事,我们郑重地举办各种仪式,我们说要不忘国耻,我们喊要牢记烈士,没有人会怀疑这些的正当性。但在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变迁上,那些远去的苦难和其中颤动的荣耀,不曾有谁大大方方地为其唱一曲挽歌

你也许会说,在生活富足的今天,关注地球另一端的苦难真的有必要吗?

有。关注遥远的苦难,对近处的不幸就能施予更多的察觉和关怀,就能在消费消费再消费、增长增长再增长的时代延续一点人文主义的关怀、增添一点人情的温度。我们确定肯定以及一定要成为强者,我们也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不能成为功利至上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命的学途,遥远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