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街巷》104:晚清民国说交通

《老成都》(连载)

【文章:卢   枣;配图:完   璧】

  说起老成都的交通,就有很多事情可摆了(编者注:方言,即可说了)。大家晓得,成都是块盆地,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江河也那么贯通,水利呢,从秦朝就建成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成都地区的水利相当普及,灌溉粮田、舟船运输,全国范围内都是相当不错的。

  原来古代没有火车、汽车,运东西全靠舟船。从锦江出去,可以达到眉州(现眉山)、嘉定(现乐山)、宜宾、重庆、夔府(现夔门),出巫峡而达到长江。

        古代的蜀国,在长期闭塞的社会里,除了弄些舟船顺江而下以外,再就是沿到起(编者注:方言,即沿着)山崖修建的栈道。

20世纪50年代新南门城门拉黄包车和推独轮车(鸡公车)的人(摄于20世纪50年代 锦江区方志办资料)

  在晚清时期,成都的交通工具,唯一可以代步的就是轿子,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人推的独轮鸡公车。那个时候,就有人提倡要发展交通,于是就有了制造轿子的行业以及开轿行,也就是轿子铺。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就发展了好多家。比较大的如升平街、署袜街、康公庙、青石桥街、骡马市街有十几家制作轿子的作坊,而且,人家还要经营轿行,就相当于搞一个现在的三轮车管委会(编者注:2008年4月,成都三轮车退出成都市)和出租车公司一样。当时的轿行一般是买来许多轿子,专门供没有职业的劳力去抬有钱人,行会呢,就抽取租金。

  据说成都的轿子起初用竹篾编制,后改为藤制和木结构,1922年是轿子的鼎盛时期,成都共有2300多乘,官方还制定了轿价表,规定多少路程收多少钱,不得乱收费。各条街所制作的轿子分为几种:一种叫官轿,又名拱竿竿。轿竿有两种形式,分“蛾眉俏”、“鹰爪子”两种。轿顶叫纱帽头,轿身用竹篾编成,轿底及轿身是竹木结构,用绿色呢子绷面。二人一前一后抬起,再用四五个人捧起竿竿行走,还要不断地换班,行走要用小跑,轿顶一般高于盖顶的飞檐,这样才显得威风。因为轿竿是拱形,从侧面看去,像一顶官员的纱帽,所以叫“纱帽头”。可能相当于现在的奔驰、宝马一级的待遇。

  其次是士轿,造型比官轿略微差一些。是用蓝色鹅蛋呢子绷的面,或者用斜纹呢子绷的面,一般是官宦人家和缙绅人家使用。这种轿子竿竿的弯曲度有一尺多,稍微有点拱形,没有官轿那种气派。轿顶是平的,所以叫“平顶冠”,一般是三人换班抬,俗称“三丁拐”。

        官轿和士轿,抬轿的人被称“大班”,是招雇的,穿一色短服,蓝色红边子是官轿大班,白色边子的,是士轿大班。

        最后就是普通轿子,制造简单粗糙,都是黑色。轿顶像瓦片一样,俗称“一匹瓦”,是普通老百姓坐的。抬这种轿子的劳力呢,就不能叫“大班”,只能叫轿夫了。

  抬轿人还有一口鲜活的“口歌”。在清代,不管哪种轿子,轿身都高出抬夫视线两三尺,城乡道路既弯曲狭窄,又七高八矮,抬前面的人,还看得见路,抬后面的,两眼被轿身遮完,啥都看不见。因此在行走时,必须由前面的人报路,后面的人答话,表示已经注意到了。这两个人一报一答,在长期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口歌”,不能更改,如果不统一,就没有办法协调。如果前面的人报“照高”,就是说高处有障碍,轿顶不能通过,后面的人就要答应“躬腰”,同时就弯着身子行走。

        旧时川西抬花轿情景模拟(完璧摄影 2010年摄于绵阳龙隐镇):

      (下篇:《盐市口至东郊之交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锦江街巷》104:晚清民国说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