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自己就是买口红?

这两年,知识付费兴起,整个社会都沉浸在自我增值的热潮里。读书打卡、外文原著阅读交流会、健身卡、瑜伽课、情商课、理财课等等,几乎成了为人标配。不报两三个班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积极生活。更有甚者,报继续教育、成人高考、MBA这些动辄几万块,花费几年才完成的课程和考试。

人们都美其名曰投资自己。很多女生还会加入不停买买买的行列。把投资自己等同于给自己穿美衣挎名包用大牌彩妆。曾经,我身边围满了这种人,心灵脆弱的我很快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那时我的工作非常轻松,空余时间比较多,但工资很低。每个月到手才两千五左右。我花了两百块报了一个100天阅读英语原著的课程。微信群里一百多号人一起读书的感觉似乎应该充满干劲和讨论交流的,但没有。除了带课老师每天固定发送中文翻译和背景资料外,其他人要么闲聊要么就是潜水,基本不讨论书中内容。所以我很快就把这个群静音了。之后每天几百条未读消息我根本懒得翻老师发的内容。渐渐地也不看书了…

后来我又买了一份880的国考课程。网站送来了足足三十斤的书籍和试卷。这个课程内容非常多,有q群,有音频,每天有时政热点热评,还有至少四个小时的课和不限时的课后作业。即使不上班,要全部吸收和消化全部内容也是非常考验自己对时间的把控。果然,我上了七八节课之后就再不上群里了。从未做过作业,热评打印出来一直放着被猫糟蹋,音频更是下载在手机里没听过。国考笔试面试都过去了,我连一半的书都没拆封。至于考试?我根本不敢报名。

身边很多人报了健身卡,我也蠢蠢欲试,我问他们一周去几天,他们说,应该问一个月去几次。还有一个极端的朋友,她报健身卡才去了三次,之后每次去健身房都是因为家里热水器坏了,去那儿洗澡的。得亏我工资低不舍得报,不然估计也是如此浪费了。

报课程报健身卡毕竟需要比较长时间去坚持,很容易就能看出自己不是那块料。最危险的所谓投资自己就是各种买了。单位里哪个女生不是背MK或者小CK?涂斩男色,抹神仙水,敷玻尿酸?今天烫个头,隔几天又去染个色,指甲还得每周换一换花色。购物或者美容美发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买了立刻可以用可以晒。但这些真的算投资?

曾经有句话特别一针见血:如果你不是靠脸吃饭的,那么买衣服鞋包化妆品都称不上「投资」,只不过是「消费」罢了。因为投资,其实是花费了成本,期待获得收益的。你买一个MK包到底能获得什么长期有意义的收益?除了买时一时爽,第一次背被人夸两句,之后就没有了。甚至新款一出,你的所谓投资就暴雷了。

买了课程也是。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使用场景,很多知识学了也是白搭。比如国人很流行的背单词。你既不出国,又不考四六级雅思托福,平日里也见不着外国人,背单词干嘛?再说了,如果真的有明确目标,背单词肯定也是在走弯路。比如你要出国旅游,直接学习旅游常用口语就行了,旅游还能用上abandon?英语考试最主要也是阅读理解,单词的意思在不同语境里会千差万别,光背单词表还是理解不了的。

还有各种健身课,一月去三次健身房,一周喝三次奶茶。此消彼长,估计身体也好不到哪里了。其实不需要随波逐流,先好好看明白自己的体检报告。看看自己身体哪方面不行,针对性地选择锻炼方式。不要什么事都想着减重,跑步。一身肌肉的话体重也不轻的。再说,如果超重了,要好好研究下适不适合跑步,超重的身体跑步起来对膝盖很不友好。

当然,我也不是说批评那些报班学习,报健身卡的人有什么不对。这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只要别贷款消费也没什么说的。但人生苦短,多尝试是好,要是真的发现自己所热爱的事,坚持做。如果只是人云亦云,但没一样自己喜欢的,能坚持的,符合自己预设目标的,还是趁早放弃比较好。这些所谓的投资,不管多少都花费了你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如果最后没有产出,或者产出没有应用起来,那就等于血本无归了。

投资自己,应该是更明确,更“功利”一点才对。也许是现在人们太焦虑了吧,觉得不学点什么不做点什么立刻就会落后于人。其实真的不会,少买一支口红不会让你的嘴吃不了饭。用上不同色号不代表你做的PPT就有进步。能武装自己的从来不是物质,不是手机的音频,是内心的笃定和专业的技能。

所以,科学评价自己,内心是否富足,专业技能是否过硬。如果你足够好,不需要投资自己。如果不够好,有的放矢地补短板。实在不知做什么,就早点睡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投资自己就是买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