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7摘抄记录

      据《伯夷列传〉上说,商朝末年,纣王暴虑无道。那时中国有很多封建小园,其中有一个叫孤竹国。孤竹国君有三个儿子,最大的叫伯夷,最小的叫叔齐,中间还有一个老二。孤竹君本来最喜欢他的小儿子叔齐,可是按照礼法,在孤竹君死后,应该由他的大儿子伯夷来继承帝位。伯夷很孝顺他的父亲,就说,父亲既然喜欢我的弟弟,而按照礼法要让我去做国君,如果将来我真做了,那不是父亲的意思,他一定会不高兴。为了使父亲高兴,伯夷就逃走了。这样一来,孤竹君当然就要把帝位传给叔齐了。可是叔齐说,按照礼法本应该是我哥哥做国君,我如果做了的话,就是不义不悌,这不合乎道理,所以叔齐也逃走了。

      后来,兄弟俩逃到了一起,他们听说西伯姬昌是一个很好的人,非常善于治理国家,于是一起去投奔。可是他们去了以后不久,姬昌就死了,他的儿子姬发,也就是后来的武王继位,他说,纣王太无道了,天下的人民都在他暴虑的统治下,实在太痛苦了!于是起兵攻打纣王。伯夷、叔齐以为这样不对,就“叩马面谏”,他们跪在武王的马前劝告他说:“以一个臣子去攻打自己的君主,怎么可以这样呢?”武王没有听他们的劝告,可也觉得他们是很好的人,所以没有杀死他们,而是“扶面去之”一把他们扶起来送到路边 上去,然后就出发了。

      后来武王消灭了封王,统一了天下,自己做了天子,伯夷、权齐两个人耻食周粟。“耻食周粟”就是说不愿意出来做官,拿周朝的俸禄。但是,你总是要生活呀,最后伯夷、叔齐二人隐居到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就挖地上的野菜来吃。因为他们生活得很困苦,这样过了不久,他们便饿死在首阳山上,临死之前吟诵了一首歌,歌词是:“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他说,我们登上西山,来采山上的薇蕨,我们为什么过这样的生活?因为“以暴易暴",“暴”就是暴乱,指那些不合礼法的事情。纣王无道,没有尽到做国君的责任,他就是暴君;武王以一个臣子去攻打他的君主,这也不合乎做臣子的礼法,所以他就是暴臣。你要知道,这是用伯夷、叔齐的观点来看的。他们认为,以一个暴臣换掉了一个暴君,而天下的人都不知道这是错的,他们不知道用违背礼法的手段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对的。“神农、虞、夏”是中国儒家所传说的圣君贤王,“神农”是上古时代教人们种田的人;“虞”是虞舜;“夏”是夏禹王。他说,像“神农、虞、夏”这样美好的时代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天下没有一个是好的君主,而我又将往什么地方去,归向什么人呢?“于嗟徂兮, 命之衰矣!”“于嗟”是长叹一口气;“徂"是说快要灭亡了。他说,我们现在快要死去了,我们的命运真是不幸,生在这样的时代!于是二人就死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9-27摘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