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难于上天;学海无涯,回头是岸(倒碗毒鸡汤,洗洗更健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虽然不知道熬出这碗汤的大厨是谁,但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是喝着这碗毒鸡汤长大的。

学生时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时常在半睡半醒的夜里,感叹自己不够勤苦而愧疚自责。

于是我花了一整个下午,忍着痛一针针把这句话刻在我的手臂上。

为了学习古人悬梁刺股刻苦读书的决心毅力,我用笔在墙上写了大大的一句“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来提醒自己,在房梁上挂好麻绳,书桌上放了几支锥子。

然而我妈既看到了我拿手臂自残,又搞出这种看起来绝对是要上吊的摆设,于是痛哭流涕不眠不休在我床边整整跟我讲了两天两夜关于人生的意义。

其实我小时候成绩还挺好的。

每学期语文课本刚发下来两三天,我就把所有课文都看完了,再过几天,我甚至已经背下来了好几首诗——仅仅只是出于好奇和喜欢。

而数学,老师讲完第一课,我早已把第二课的作业都做完了。

我总是对未知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当我学会了一元一次方程,我就会进一步去想二元一次方程应该怎么解。

特别是生理卫生课本,关于人体的那部分内容,我不知道翻来覆去看了多少遍,纸张都几乎被完全磨烂了。

而且,我从来没有觉得学习是辛苦的,反而在搞懂了一个又一个新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愉悦和满足。

因此,周末其他小伙伴们都在开心地玩耍,而我则在开心地看书。

这时候总有隔壁的大娘大婶一边对着我竖起大拇指一边咬牙切齿地对我妈说“你儿子真刻苦!”

我却只想说:我不苦,你才苦,你全家都苦!

可惜,到了中学时,这种对于获取知识的朴素纯粹的乐趣,逐渐被一点点消磨殆尽。

我明明只想读点书,家长却想我考大学;

我明明想看胡适,课本里却只有鲁迅;

我明明喜欢李清照,老师却只讲辛弃疾;

我明明想了解荷尔蒙多巴胺,试卷却偏只考杂交豌豆小白鼠。

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原来读书,是真的很辛苦。

我以苦作舟,抡圆了胳膊荡起双桨,可学习的小船却推不开波浪,还是只在河中心打转。

有时候我忍不住会想,学习,为什么一定要辛苦?就不能是快乐的吗?

古人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恐怕不是他父母一定要大半夜逼着他赶作业,而是他自己实在是乐在其中停不下来。

同理,负薪挂角闻鸡起舞,跟我们今天坐在马桶上拿着手机刷抖音快手应该是一样样的。

无非都是沉迷学习无法自拔。

孔老夫子迷上了周易,韦编三绝依然乐此不疲,于是才有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感悟。

如果,我们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和满足,从“好之者”进化成一个“乐之者”,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再来几次“双减”,也丝毫不会减少我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然而现实却是,现行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评价制度、升学制度,仍旧停留在上个世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滞后状态。

孩子们打小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单纯美好的远大理想,逐渐沦落成了简单粗暴功利性的“考高分,上重点”。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教育看起来比上个世纪发达了,却始终没有出现一个有资格被称为“大师”的。

学海的确无涯,但若是以苦作舟,绝对行驶不远。

倒不如,回头是岸。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山有路,难于上天;学海无涯,回头是岸(倒碗毒鸡汤,洗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