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次自己的追悼会策划

早就有所耳闻“趁早”创始人王潇特别擅长时间管理,于是找了她去年刚出版的新书《五种时间》来看,刚看到第一章,就被她设计的“极限情境”——追悼会吸引了,于是我关上房门,听着音频,做完了时常1个小时的追悼会策划。

追悼会策划表如下:

策划表1

策划表2


第一张表主要策划的是追悼会的外在形式,包括现场的布置、音乐的播放、告别的形式、邀请的来宾等;第二张表则是追悼会上对生平的回顾,包含个人成长、家庭、工作、社会以及其他方面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追掉会不是假设我们今天离开这个世界,站在现在的视角回顾过去的,而是将我们的人生无限拉长,拉长到自己能存活的最大寿命,站在未来的视角回顾自己想象中的一生。

所以追悼会策划表上的第一栏就是生卒年月,我们都有一个确切的出生日期,但是死亡日期我们谁也不知道,所以可以想象,如果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你希望自己活到什么年纪,在什么季节安然地离去。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照料我们的父母、儿时的玩伴、上学时期要好的朋友、工作中并肩作战的伙伴,还有或许现在未曾遇到的另一半,那么在你的追悼会上,你希望谁能来参加呢?在头脑中回顾过的一张张脸,并决定写下来的名字,无疑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

虽然当时我脑海中第一个闪现的是父母,但是我希望他们老年时能被我照料着放心离开,绝不期待他们来送我,人世间最痛苦的一种别离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想到了这一点,我就必须要让自己健康地活着,为了自己,也为了让生养我们的父母安心。

在写自己的生平时,很多词汇从头脑中一一涌现,热爱生活、活泼有趣、真诚友善、小有才华、不缺钱花、值得尊重、有社会价值,这些都是我对自己的期许,写下这些的时候,就像是对着阿拉丁神灯许愿,期待着未来能梦想成真。同时这些也在提醒着自己,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在家庭方面,我希望能做一个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是孝顺体贴的女儿,是能量满满的妈妈,是温柔有智慧的伴侣。在工作方面,希望能常常保有激情和动力,创造更多的价值。在一生中,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尽情探索和享受世界,同时能感染和带动更多人的成长。

你发现了没有,追悼会策划上虽然写的是自己的一生回顾,但是这里面都是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因为那个死亡的日子还没有来,所以就给了我们无限期待和发挥的空间。

很多事情我们犹豫不决,或许因为所处的环境让我们辨不清方向,如果把它放在一生的维度中去考量,它会影响你的人生走向吗?还是仅仅在当下会产生影响?它会让你暂时痛苦还是一直痛苦下去?它影响的是你一个人还是整个家庭未来的发展?

正如作者王潇所说的,“让遥远未来的自己审视今天的决定,才能分辨出重要性和急迫感,那些纵然时光倒流还是会做的事情,就是今天需要的答案。”

当我们站在A点,瞄定B点的时候,会在心中增加一份定力,那就是我如何在这剩下的有限余生中,过好自己的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做了一次自己的追悼会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