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两篇读后感

图片发自App


《刺杀骑士团长》可以说是集村上春树历年来创作大全的小说,有魔幻有意识流有很多哲学思想(“我”寻找秋川真理惠而入森林那段简直看不下去)。小说中很多地方延续了从前长篇的影子,比如“我”依旧是草食系男,不争不抢但是有正义感,不习惯享受主流社会的便利,听古典音乐过半隐居生活;出现的少女依旧是带着灵气有敏锐嗅觉的美好迷惘的少女,真理惠像《1Q84》的青豆像《挪威的森林》的绿子和直子像《舞舞舞》的雪......;依旧向他钟爱的大师们致敬,譬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啦菲茨杰拉德啦在书中都有出现,包括书名都是他喜欢的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一幕.....但是,也许因为已近七十岁,内心有了更多的悲悯,结局没有以往的开放和发散,只强调了“博爱”。小说的两根线都是在说伤痛。一根是说“我”被妻子遗弃的伤痛,内心不愿接受的现实,仿佛在做一个长长的无止境的梦,就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般迷幻,梦境中要不断修正自己改变自己战胜自己,骑士团长也好,儒雅绅士免色也好,白色斯巴鲁男子也好,都是“我”的镜像罢了;另一根线是涉及到战后的伤痛,大画家雨田具彦和他的弟弟钢琴家雨田继彦经历战争后都以逃避的方式来疗伤,一个痴呆一个自杀,村上春树告诉我们否认历史就是“恶念”的延续,永远无法走出自己意念的“黑洞”。这两根线看起来平行却又时常交叉,梦境中的“我”也会有瞬间“恶念”,倘不熄灭,汇聚成众,就有可能成为任何一个在战争中无人性的侵略者(这让人想到电影“浪潮”,个体往往被集体绑架意识)。虽然书中并没有太多笔墨提到南京大屠杀,但是村上春树很大胆的质疑日本当局强调死亡人数为十万难道就不是侵略了吗?难道就可以减轻两个国家人民背负的伤痛了吗?......在经受的伤痛面前,人屡屡被打败,如何走出阴影是村上春树一直念念不忘的话题,但是他的笔调一直是温暖的治愈的,故事结局总让我们感受到心中要有乌托邦,人生才有继续下去的意义。


图片发自App


《天黑之后》主线是讲两个十九岁的小姑娘一个昏睡一个不睡的故事。隐喻很多。村上春树的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其实不大适合年轻人阅读。有时候会给三观尚未立正的孩子不明确的指引。不过,天黑之后主题还算明确。

姐妹俩之间出现问题,因为缺乏交流而导致相互对对方的不理解。高桥只是连接线,把姐妹之间的关系串起来;被毒打的小妓女是妹妹玛丽疗伤的媒介,在她的身上包含了玛丽的孤独和无法突破的境地。她其实就是玛丽的镜像。

白川是人性恶的一面,就是少年p奇幻旅行里那只孟加拉虎,被释放后可怕一面。人性本恶,靠后天信仰救治。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平时靠衣冠皮囊支撑,不知内部已经腐烂变质。但是,这部小说也谈到,恶也将恶报,难得的正能量。

人与人之间有无法逾越的巴别塔,相互都退缩就面临着渐行渐远。姐姐选择一睡不醒,妹妹选择去北京某大学交流,其实俩人都很孤独寂寞。如果不是高桥和小妓女的出现,这辈子估计永不再见了。而在东京的某个冬夜,玛丽年幼时的美好回忆被唤起,她终于拥抱了的姐姐......

你可能感兴趣的:(村上春树的两篇读后感)